核心提示: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可以看作俄对近年来北约东扩、东欧反导系统部署等问题的一次强烈回应,俄军虽然在此次冲突中迅速取得了胜利,但是冲突中所暴露的问题却悄然成为俄新一轮剧烈军事变革的导火索。
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4周年阅兵式现场。在这次阅兵中,一些接受国防改革的王牌部队仍然是在原有的部队名称。
俄联邦的首任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他最先提出根据当时国际环境适量建军的原则,并强调要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军事力量,但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他的改革无疾而终。
伊万诺夫是俄联邦历史上首任真正意义上的文职国防部长,他上任后开始均衡了各军种的发展,同时开始为军队的职业化做种种准备。
本刊曾介绍了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4周年阅兵的一些情况,其中谈到了俄罗斯从2008年开始进行的国防改革及其对近卫摩步第2师、近卫坦克第4师等一些王牌部队的影响。原以为在此次阅兵中可以得到一些关于这些部队改编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而对俄罗斯整个国防改革计划的进程有个初步的了解,遗憾的是此次阅兵中官方对这些王牌部队仍以以往的称谓进行介绍,与去年的红场阅兵并无差别,近卫摩步第2师下辖的第1坦克团的受阅步战车上使用的也仍然是以往的旗帜,这不得不使我们对俄国防改革的具体进展和前景有所疑惑。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阅兵结束后4天,俄罗斯正式出台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这又将对军事改革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文将通过已经公开的信息为大家解读俄罗斯此番国防改革的方方面面。
俄军20年“改革史”
将“改革”这个词同俄军,乃至整个俄罗斯联系起来人们已经太熟悉了,甚至是麻木了。因此在讲俄罗斯此轮军事改革之前如果不首先介绍一下俄军之前所进行的历次“军事改革”,就很难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交接前后与此轮军事改革是有着一定连贯性的。其实要将俄罗斯历次军事改革综合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俄罗斯每次改革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最后结果都是无疾而终。通过历任领导人的作为对俄罗斯的军事改革进行总结也许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这其中除了俄联邦的3任总统,前苏联时期的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应该被算进去,这期间已经经历了整整20年。
之所以把“社会主义的罪人”戈尔巴乔夫算进去,主要是考虑到是他亲手让苏联军队改姓成“俄”,其在职期间的所作所为也为俄军在随后近二十年面临种种困境埋下了伏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便开始致力于其所谓的“新思维”改革,盲目的向西方靠拢。对军队事务一无所知的他,对军队进行管理所依循的也是他的“新思维”,实行“纯防御”的国防战略,确定不发动战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越境作战的“三不”原则,将军队建设的大量资金直接转移到民用项目上,这使得苏联后期的军队建设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整个国防工业系统更是受到沉重打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此外,由于苏联后期种种矛盾的爆发,戈尔巴乔夫把军队派到了第比利斯、巴库、维尔纽斯等城市“重建秩序”,随后又指责军队造成“军民冲突”,这深深伤害了军队的“感情”,加之进行军队“国家化”等其他的一些错误方针,使这支曾经具有苏联红军“优秀传统”的军队陷入了不知为谁而战的尴尬境地。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歪打正着”地帮助戈尔巴乔夫暂时度过了“8・19”危机,但这也意味着以近卫摩步第2师为代表的俄军间接扑灭了“苏维埃复兴”的最后火种,苏联的解体已经不可逆转。
叶利钦接手后的俄罗斯已经是千疮百孔,这种情况下国家需要的是稳定,刚经历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忽视军队建设后的俄军更是如此。曾在“8・19”事变、“十月事件”帮助了叶利钦的俄军显然也对叶利钦抱有很大希望,叶利钦确实也给他们许诺了更好的待遇、更多的住房,但这对于经济几乎陷于崩溃的俄罗斯无疑是镜花水月。此时的俄军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第一次车臣战争就是这种境况下爆发的,包括陆军副总司令在内的550余名军官以辞职的方式表示拒绝参战,训练不足的各军兵种在“首次碰面”后就匆忙参战,最后以1000名军官阵亡的代价草草收场,期间叶利钦甚至不能为他的军队提供充足的食品。叶利钦本身对于军事改革其实并不热衷,所以他能够拿国防部长这样的职务来做政治交易,在他任内任命了三名国防部长,前两任的改革在遵循叶利钦“现实国力”方针和复杂的内部纷争下无疾而终,第三任“唯核武器论”则有失偏颇。纵观整个叶利钦时期的军事改革,其争论焦点往往在于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如何协调好治国与建军,两方的对立使得军事改革并未取得多少实质性的突破。同时叶利钦是一个深谙权术的人,在危机暗藏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军队反过来反对他,他挑唆都忠于他的国防部与总参谋部之间对立,同时在自身无法提供足够的军费的情况下,他却反过来批评军队的种种弊端。其实军队自身需要的无非是稳定和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叶利钦并没有给他们答案。难怪有国外的分析人士认为,“俄军能在叶利钦时期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将俄罗斯交到普京手中,在很多人看来是叶利钦之于俄罗斯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当然叶利钦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我们无从得知。不过军队的烂摊子是交到了普京的手中,普京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的表现为他在军内赢得了威望,应该说普京是一个具有强势官僚作风的问题解决者,应该说普京是重视军事改革的,他把军事复兴作为提升民众信心和重振大国地位的关键一环,尽管步伐不是很大,但是卓有成效。他首先纠正了叶利钦时期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对立的情况,使总参谋部隶属于国防部(明确总参谋部的主要职能是策划而非指挥),让军中只有一个核心,从而围绕着这个核心对军队进行改革,同时任命了苏/俄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位文职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得益于油价暴涨,俄罗斯经济迅速复苏,这使得普京能够加大对军队的投入,这对于促进军队稳定,以及后来进行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改革当中,除了裁军这种“通常手段”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其模仿西方国家进行军队职业化改造,尽管目前看来并不是十分顺利,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一切都在缓慢而有效的进行中,普京结束了任期,被认为是“普京代言人”的梅德韦杰夫登场了。梅德韦杰夫在上任初期延续了普京的军改路线,沿用了普京在其后期任命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尽管他不受军方待见。此时谢尔久科夫从普京时代末期开始酝酿的改革计划也陆续浮出水面,他和梅德韦杰夫、普京都意识到了军队职业化对俄军未来的重大意义,并且按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他变卖了军队中的一些闲置资产(其中有些甚至是“一战”时期的设施),把得到的钱用于军队的基础设施建设,他知道要招募到更多高素质的兵员,住房、教育和医疗等等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谢尔久科夫意识到当前俄军机构臃肿,军官与士兵的比例过高,他下决心要裁减军队员额、重组中央指挥机构,争取在2016年前将俄官兵数量降到100万左右。同时,谢尔久科夫非常注意军队的训练,俄军修正了大量的训练设施,提倡使用模拟训练装置,甚至表示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从美国引进相应装备。尽管谢尔久科夫设立奖金用于奖励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军官,但他的改革措施仍引起了军内的强烈反对,总参谋部与国防部再次对立,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因不满曾“三次辞职”,但高层并未予以理会,最后被原负责军备事物的国防部副部长的马卡洛夫所代替,支持谢尔久科夫的马卡洛夫知道建设一支现代化武装力量的重要性,这也可以看作高层对谢尔久科夫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已经降格为总理的普京并未干涉军队改革事物,只是在其权限内给予国防工业系统强有力的支持,这对于俄军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上述几个阶段中俄军的改革并未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虽然不能全盘否定所有改革,但大部分改革均局限在裁军、机构调整的框框之内,而就在这一时期俄所处的环境却不断的恶化。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可以看作俄对近年来北约东扩、东欧反导系统部署等问题的一次强烈回应,俄军虽然在此次冲突中迅速取得了胜利,但是冲突中所暴露的问题却悄然成为俄新一轮剧烈军事变革的导火索。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