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陆军上将谈韩战:我们莫名其妙的被中国打垮了 |
www.sinoca.com 2010-10-27 搜狐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炮兵第一次以师以上规模出国作战,尽展国威军魂。其中首战云山,成为中国炮兵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炮兵秘密出击就在美军攻占平壤的同一天--1950年10月19日傍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分3路跨过鸭绿江,秘密开赴朝鲜前线。此次行动,中国派出的是她的几支最精锐的部队,除了着名的"东北三支虎"38、39、40军和第42军,还尽自己所能为这支出国作战的部队加强了3个炮兵师和一个高炮团。
3个中国炮兵师的番号分别为炮l师、炮2师、炮8师,火炮总数为284门。虽然与美军相比,中国炮兵的数量仍显得远远落后,但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支出国作战的中国军队。
除了这3个炮兵师以外,志愿军每个步兵师配有一个山炮连(12门炮),主要是75毫米口径的美制、日制山宛,最大口径火炮是少量的美制mi式155毫米榴弹炮;每个团有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步兵炮连(每连3-4门炮),每个营有一个迫击炮排,每个连有60毫米迫击炮班。团以下火炮主要是日制92式步兵炮和150、82。sl、60等杂式迫击炮,志愿军一个军装备大小火炮共198门。这些炮大都是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炮旧,型号多,射程近,威力小,除少数由汽车牵引外,大都是"骡马炮兵"。而美军一个步兵师就有坦克154辆,火炮352门,且炮兵完全实现了摩托化,敌我差距悬殊。
中国炮兵进入朝鲜后,一路上不断遇到老百姓和撤退的人民军官兵,尽管志愿军穿着朝鲜人民军的军服,可是由于武器同人民军不同,而且是大部队行动,有的人已猜出了是中国军队。他们指着志愿军炮兵简陋的装备问:"这就是你们的大炮?""是的。""你们有飞机坦克吗?""没有。""没有飞机坦克,要打美国鬼子不行啊"中国炮手笑而不语,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打败美式装备的蒋介石的战争中,中国军队还没有这样的炮兵配置呢。
"还没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被打垮了…"美国原陆军上将李奇微,于1950年12月担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根据其参与朝鲜战争的回忆,写下了《朝鲜战争》一书。通过此书,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中国志愿军战士们在面对强敌时表现出的勇猛战斗作风。
美第7师最初计划继陆战队之后在元山登陆,后来改为在元山以北约150英里处的利原登陆。该师于10月29日在那里登陆后,继续向鸭绿江边的惠山推进。南朝鲜第1军预定沿海岸公路北上向苏联边境推进。海军陆战队打算沿仅有的一条狭窄道路越过中部高原进抵江界,而后向鸭绿江边的满浦推进。第3师则留在后面守卫元山-兴南-咸兴地区。
在这些行动开始之前,一条令人心寒的消息由冰天雪地的山脊传到东北方向。南朝鲜第6师第7团在遭到一支占绝对优势的中国部队打击。这支中国部队当时就像从地下钻出来一样,以很勇猛的近战几乎全歼该团。根据以后的情况来看,该团大概是在不知不觉之中闯入了中国军队正在集结、准备由那里发起进攻的地区。中国人当时尚未作好发起大规模进攻的准备,决心不暴露目标,因此几乎把这支先头部队全部消灭掉。
没有留下一点运动痕迹中国人一开始也采取了小心谨慎的试探行动,因为他们显然无法估计美国会做出何种反应--是否会进攻中国本土或者用原子弹对付他们。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运动。他们大都采取夜间徒步运动的方式;在昼间,则避开公路,有时在森林中烧火制造烟幕来对付空中侦察,此外,他们还利用地道、矿井或村落进行隐蔽。每个执行任务的中国士兵都能做到自给自足,携带由大米、豆类和玉米做成的干粮(他们怕做饭的火光暴露自己的位置)以及足够的轻武器弹药,因而可以坚持4到5天之久。
4、5天之后,根据战斗发展的情况,他们或者得到补充,或者撤至主要阵地,由新锐部队替换他们。中国人没有留下一点部队运动的痕迹。
打击接踵而至美国整个部队甚至较低级的军人都对中国人的威胁掉以轻心。10月底,驻扎在云山及其周围的部队所做出的反应就是典型的例证。云山位于清川江正北、鸭绿江以南约60英里处。从好几个不同的渠道传来了中国部队大规模集结的消息。
一个朝鲜老百姓报告说:云山西南9英里的一个山谷里有2000名中国人,力图切断该城向南延伸的主要补给线。后来又有一名朝鲜治安队员报告说,在云山西南6英里处发现3000名中国人。11月1日下午,正在一架L-5型飞机上引导炮兵射击的观察员报告,在距云山不到7英里处的狭窄小路上,"敌步兵两支大队伍正在向南运动"。
迅猛而突然的打击接踵而至,以至于很多部队还未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打垮了。中国部队首先攻击了南朝鲜第6步兵师,该师驻防云山以东约15至30英里的温井--熙川地区。
中国人将该师消灭得如此彻底,以至到11月1日午后不久,沃克将军便通知美第1军军长弗兰克・米尔伯恩将军:南朝鲜第2军已不再是一支有组织的部队,美第1军右翼也因此暴露给敌人。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