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谣传:中国空军歼14即将亮相 攻击力极强(图) |
www.sinoca.com 2010-10-15 铁血社区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针对集团公司林左鸣总经理、耿汝光副总经理先后两次在一航沈飞召开现场工作会的精神以及林左鸣总经理对某型号飞机研制提出的四点要求,一航沈飞迅速行动,罗阳总经理签署了“关于确保某型号飞机科研任务令”;
党政联合下发了“在领导干部中开展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大讨论活动及满意度测评的通知”,要求参研干部员工充分认识某型号飞机研制的意义,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任务。
日前,一航沈飞迅速掀起大干热潮,总经理罗阳等公司领导分别带队前往成品承制厂协调解决成品供应;公司成立了现场工作组,协调解决生产线技术质量问题;生产部下达了赶工计划;各参研单位每天早8点到晚8点,组织员工倒班生产。
在8月5日召开的干部工作例会上,党委书记杨尤昌又进一步要求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做到主动作为、积极工作;
各参研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罗阳总经理签署的科研任务令要求,按照公司与各单位签订军令状明确的完成任务时间和节点,按照公司制定的赶工计划,精心组织生产,打胜型号攻坚战。 此消息中最令人琢磨的是“某型号”3个字。
“某型号”是什么型号呢?
我认为它就是风传已久的中国真正的第四代战机,即歼14。
我很同意以下关于中国第四代战机的分析:
一直以来,很多军机迷都把FC-1定位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水准,认为国内不会装备,而只是外销。可如今却传出我国将自产自用250架!特别加以说明“FC-1性能远超预期”。
而另一消息则并不让人意外,那就是歼10的实际产量问题,现在的数字是30多架。这也正好验证了大家的推测,单发歼10只是过度机型,更厉害的角色还在后面。
联系到最近歼14的隐约传说以及双发歼十的朦胧意念,怎不让人有种美人将至而脸红心跳之激动?而将两者联系起来,还有一个小小想法,那就是,歼14、双发歼10之类实际版本中国第四代战机将提前面世,其进度决对超出了国人现在的想像。
在此之前,美国军备发展与未来计划顾问罗伯特・科尔安德洛指出:中国的歼10大批装备部队,按照一贯的“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发展原则,有理由认为中国已经开始了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依目前来看,歼14在2008年中可能开始试飞(至少预言了歼14正在推出中)。
他说:按照中国一贯的战斗机序列型号制定方式,歼10是中国结合外国技术的产物,歼11是苏27改进型。而歼13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作“156工程”,歼14被称为“东风153”工程。
2002年后,中国开始进行歼13、歼14的研制,但军方要求战机必须以具备隐身作战能力,其次要可以达到超音速持续飞行的能力,但中国战机发动机部分,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联系之前许多关于中国突破了战机隐身功能的研制难题,以及由沈阳黎明航发集团研发的太行、昆仑两型号国产涡扇发动机的成熟(2002年中国一航正式向外展示,至今又是6年过去),中国第四代战机的技术瓶颈其实已基本突破。
还有一条来自网友的消息也比较有意思,即中航一集团在几大新型号战机上的分工:由成飞攻关歼10,西飞将在歼10基础上研发歼13,同时承担中国新一代轰炸机(有说是歼15,我对此命名表示怀疑)的研发,而曾经是中国一二三代战机主要生产商的沈飞则重点攻关歼14。
现在,歼10已经面世,在此之前,歼轰型飞豹战机早由西飞推出,所以说西飞在歼10以及飞豹的基础上研发新一代轰炸机的消息肯定是靠谱的(相比歼击机,中国的轰炸机换代似更为急迫),而由歼击机生产最富技术实力(黎明航发集团及沈阳飞机研究所的技术资源)的沈飞主攻歼14,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即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正在酝酿资本、资产(1600亿)巨大的合并重组,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即将于8、9月问世,中国一航的老总林左鸣正是合并重组的筹备组组长(亦应是重组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董事长),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继成立中国商飞公司(生产民用大飞机)之后又一个巨型动作。
合并之后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会在军机生产及航空工业技术的研发上再上台阶。而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合并之后的中航集团下属企业中,最受益之一的会是从前的小兄弟西飞集团所以,由西飞承担歼13和新型轰炸机的研发似也是靠谱的。
沈飞最王牌的技术现在当然是苏27即歼11,歼14在技术上和功用上一定也更接近歼11重型歼击机。
早就听说,其实歼10的研发主要是为了装备中国的第一代国产航空母舰,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要脱离沈飞系统单独开发一款体积小但技术出色的歼10战机,不久之前,中国已正式宣示拥有了生产30万吨航空母舰的全部核心技术,或者这也为歼10找到了真正的战略归宿。
德国《亚洲航空》一篇名为《腾飞的中国空军》文章中透露,1996年中国重新启动了针对歼13、歼14的设计。但随后爆发台海危机,解放军紧急购买了第二批俄产战机,致歼13、歼14的工程进展缓慢。报道援引英国《简氏防务》称,沈飞和成飞正在为中国空军研制第四代战机,并有望在2015年服役,中国下一代战机将具备出色的隐形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第四代战机歼14的登场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以下,是根据军迷分析汇总出歼14的主要(理想)性能:
一.绝佳的外形隐形性能。关于歼14的空气动力外形,预计和美国的F22差不多,但我们还是融合了中、美、俄的很多优点,采用了有自己特色的双垂尾前置鸭翼技术。
前置鸭翼的好处是可以给该机提供优异的超级机动能力,这在我们的新型战斗机歼 10上已经证明过了,相信大家都应该看得出来。至于新型战斗机的双垂尾技术,虽说我们自己研制的战斗机中还没有实际使用,但是我们引进技术国产化的歼11B型战斗机上,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原来歼11的双垂尾,改进为双倾斜垂直尾翼。
二.先进的电脑控制大推力发动机矢量尾喷口。歼14采用了我国在某进口飞机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国产大推力矢量发动机(昆仑?太行?),该发动机的尾喷口完全不同于苏27和歼11系列的向后延伸出机体尾部,而是退缩深埋在部分机体内,这样就可以有空间从容布置发动机红外抑制装置,有利于飞机的红外隐身效果进入最佳状态。
三.复合材料大型结构件技术。这也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机都已经开始大批应用的一个技术,该技术既可以大幅减少飞机的机体重量(从而提高飞机的载弹量和载油量)而不减少飞行结构强度,还可较易实现飞机的隐身目的。我国也已经实现了复合材料尾舵、垂直舵、非关键结构件等较大型复合材料技术,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比重也越来越多,我们有理由相信,歼14战机上的复合材料机件应用会有新的提高。
四.玻璃座舱内离子镀金属反射膜技术。如果在飞机驾驶舱玻璃上涂敷这层金属反射膜,则飞机驾驶舱内的电磁信号无法反射到飞机之外,敌方发射的探测波更无法进入能够反射电磁回波的座舱内,从而大大减少被发现的概率。此外,座舱各联结点面处,也均经过特殊处理,均将电磁波反射能力减弱到最小。
五.发动机进气口和发动机进气压缩风扇高温隐身涂层技术。由于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和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叶片是较大的雷达波反射源,而且是从前部探测飞机的主要雷达回波源,因此,新型飞机隐身也要重点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减少雷达波回波强度,进气口通道常被设计成为曲面形状,进气口唇部也是圆弧形过渡,而涡轮风扇叶片因为不能轻易改变形状,因此,涡轮叶片上通常要涂敷一层不同于机身上的特殊隐形涂层。
六.远距相控阵多目标火控雷达。我国的战斗机载火控雷达技术在借鉴了法国和俄国技术后,已经有了极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我国自己研制的新型相控阵机载雷达已经定型,据说原型先是装在歼11B上进行实验,待歼14正式定型服役时,将会正式装备该型雷达。美国的F-22战斗机在进入作战区域前。
一般都是依靠地面探测雷达、空中的预警飞机和天空的预警卫星所探测到的信息,利用实时数据链来实现信息共享。歼14服役后,预计将会主要依靠地基雷达来获得目标信息,未来估计中国除了大力发展空基预警飞机外,雷达预警卫星也会列入中国军方的发展之列。
七.机体表面高分子吸波复合材料技术。我国的各型战斗机都是银光闪闪的外观(铝合金蒙皮原色),如果距离足够近,还能看到宽大的机体缝隙和众多的热铆钉。而这些地方恰恰是雷达波反射最集中的所在,之所以我国的军用飞机极易探测和识别,就来源于此。
这既是飞机制造工艺的问题,是我国飞机设计的长期弊端。如今,这些东西已经大大改观,这从歼10上大家就能看出来。在歼14 上,这些榫合缝隙已经大大减小,热铆钉的痕迹也几乎看不出来了,在弥合和喷涂了我国自己研制的高分子吸波材料后,我国新型歼击机的外观均匀平滑,再结合原有的隐身设计,其隐身效果几乎无与伦比。这些隐身材料已经由最初的1号,发展改进成为系列,现在已经有2、3、4号同时问世。
八.全自动飞行控制管理评估系统。我国现役的飞机绝大多数都要依靠飞行员个人的飞行素质来控制,飞行工作既辛苦又消耗体力。
因此,中国在飞行自动控制领域,从上世纪末奋起直追,现在初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经研制成功的某些型号,已经正式装备了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如歼10、歼11、飞豹等机型。而在歼14上装备的是更加先进的型号,可以在电脑预定的飞行战术动作中,自动完成各种高难训练科目,并且大大减少了飞行员的工作强度。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