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战争毛泽东点将:面对美军 林彪真装病了吗? |
www.sinoca.com 2010-10-15 新华网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导读]就林彪托词有病一事,聂帅在回忆录中感叹道:“奇怪得很,过去我们在一起共事,还没有看到他怕死到这个程度。”可见,他的回忆不是随意的。
资料图:55年授勋时的林彪 朱 健
1971年“9・13”事件后,关于林彪装病不愿出任志愿军统帅的说法盛传一时,不少著述也是这样写的。比较早的,如《聂荣臻回忆录》对此是这样记述的:“毛泽东同志原先决定让林彪去朝鲜指挥志愿军,可他害怕,托词有病,硬是不肯去。”[1]《毛泽东传》的记述是:“原拟派林彪率兵入朝,林彪托病推辞。”[2]直至目前,一些著作和文章仍持这一说法,说林彪是“称病不能带兵出征。” [3]那么,事实如何呢?
文章目录:
(一)
从目前看到的一些史料判断,林彪当时确实有病,而且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林彪就有病在身。据楚成瑞回忆,林彪长期失眠,解放战争后期发展到头疼,而且“越来越厉害,一疼起来,头直晃,只好用一条小毛巾捂着头使劲揉”。1950年初,林彪住在汉口,为了恢复健康,先是在院子里骑自行车,后是外出打野鸭子,进行锻炼,但效果都不明显。
(二)
在许多涉及这段历史的著作和文章中有两个引人注意的现象,颇为有趣。一是对粟裕有病不能带兵出征一事不提,只讲林彪;二是突出林彪反对出兵。
(三)
就林彪托词有病一事,聂帅在回忆录中感叹道:“奇怪得很,过去我们在一起共事,还没有看到他怕死到这个程度。”可见,他的回忆不是随意的。聂帅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参与了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轮换等工作。就此而言,他的回忆应该是比较权威可靠的。
(四)
林彪因病或装病不能带兵出征这件事,在抗美援朝这幕威武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中,不过是一段很短小的插曲,然而它包含的历史和现实的元素却十分丰富。通过对诸如此类小插曲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同版本的解读,人们可以看到故事本身和附着在这个故事上的本来不属于这个故事的很多东西,如历史真相的扑朔迷离,如学界风气的浮躁不实,等等,可谓“窥一斑而见全豹”,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
毛泽东确实考虑过由林彪出任志愿军统帅的问题。据当时林彪的司机楚成瑞回忆,朝鲜战争爆发后,大概九十月份,林办工作人员曾接到通知,准备入朝。“当时我们都换了新军装,但没有什么标志,毛巾上、水壶上都没有字。林彪家里也准备,换了住处,还换了一些不宜出国的内勤。”[4]不过,毛泽东起初在考虑由谁统帅志愿军入朝作战时,并非只考虑林彪一人。经中央军委批准,由军事科学院编写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说,最初首先考虑的是粟裕或林彪,后来改为彭德怀。[5]有文章说,由谁挂帅这个问题是1950年10月2日下午毛泽东在颐年堂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来的。会议开始后,毛泽东首先发言,说“先讨论两个迫切问题,一是出兵时间,二是由谁挂帅。”关于由谁挂帅,一开始有的同志考虑到粟裕,但此时他在青岛养病,前几天还托罗瑞卿带信给毛泽东,信中谈到病情很重。几位常委认为林彪合适,林彪不仅“不大赞成出兵”,“而且称病推辞”。最后,毛泽东经过反复考虑,认为“还是彭老总最合适了”。这一建议,得到了常委们的一致赞同。[6]有的著述的记载与此稍有不同。按《林彪的这一生》的说法,考虑粟裕或林彪挂帅是这次会议之前的事,情节却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一是它由毛泽东在这次会上回答高岗的问话中述及的,二是多一段故事,毛泽东透露,前段日子又找林彪谈过,与他讲了出兵的意义、有利条件和对付美帝国主义的对策,可林彪说他每晚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毛泽东说:“哎呀呀,他有这三怕,怎么率兵打仗呢!”[7]写得惟妙惟肖,如临其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些记述有差异,但林彪和粟裕均不能挂帅出征是一致的,粟裕有病在身是事实,而林彪有病则空口无凭,这也是一致的。
从目前看到的一些史料判断,林彪当时确实有病,而且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林彪就有病在身。据楚成瑞回忆,林彪长期失眠,解放战争后期发展到头疼,而且“越来越厉害,一疼起来,头直晃,只好用一条小毛巾捂着头使劲揉”。1950年初,林彪住在汉口,为了恢复健康,先是在院子里骑自行车,后是外出打野鸭子,进行锻炼,但效果都不明显。由于病情加重,只好请示中央,离开前线到北京治疗。楚成瑞清楚地记得,林彪一行离开汉口赴北京的那天是1950年3月13日。这时,林的“毛病主要是怕冷和消化不好,后来走路也感到困难了”。有一次从毛泽东那里回来,下车只走了十几米,他就没劲了,只好由警卫员背到屋里。[8]可见林彪当时病情不轻,更不是装的。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局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润生也说,1950年初,在北京开会返回时,还与刘建勋绕道济南,看望正在那里养病的林彪,并向他做了汇报。[9]林彪时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一书则明确指出,林粟不是因为害怕不肯去,而是因为“林彪和粟裕均有病在身,不能挂帅出征”[10]。该书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据介绍,“为了反映历史的真实,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在几十年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组成了精干的编写机构,大量收集和研究了有关国家的历史档案资料,广泛吸取了国内外关于朝鲜战争的最新研究成果,走访了许多亲历重要战役战斗的当事人,经过4年多的悉心撰写、严格评审、精心编校”[11]。
(二)
在许多涉及这段历史的著作和文章中有两个引人注意的现象,颇为有趣。一是对粟裕有病不能带兵出征一事不提,只讲林彪;二是突出林彪反对出兵。
《毛泽东传》是这样写的:“10月2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毛泽东认为出兵朝鲜已是万分火急。原拟派林彪率兵入朝。林彪托病推辞。毛泽东便决定派彭德怀挂帅出战。”[12]事实上,毛泽东在1950年9月3日给高岗的电报中已经明确说:“林粟均有病,两萧此间有工作,暂时均不能来,几个月后则有可能”[13]。早在当年7月初,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由周恩来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保卫国防、组建东北边防军的问题。会议曾做出决定,由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14]。这表明,第一,毛泽东不仅确实考虑过由林彪率兵入朝的问题,而且也确实考虑过粟裕;第二,至少在10月2日下午书记处会议之前一个月,毛泽东已经了解林彪和粟裕有病,几个月内由他们中任一人率兵入朝的想法不能落实。关于毛泽东点将要粟裕担负抗美援朝指挥重任的经过,《粟裕传》有比较详细的记述。大致经过是这样的:7月初的中央军委会议作出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决定后,毛泽东派陈毅向粟裕传达,明确要求粟裕担负抗美援朝作战指挥任务。这时,粟裕患有高血压、肠胃病、美尼尔氏综合症,面对中央的决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怕顶不下来误了大事。因此,他向毛泽东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另外的同志。毛泽东仍坚持要粟裕去。粟裕即着手准备,不料病情日益加重,不得不向毛泽东请假治疗。7月14日,经中央军委、华东局批准,粟裕到青岛疗养。半个月后,病情仍无好转,粟裕心急如焚。8月1日,他特地托到青岛的罗瑞卿带信给毛泽东,报告心情和病情。毛泽东于8月8日复信,让粟裕安心休养。1983年4月,粟裕在毛泽东的来信上亲笔写了说明,“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因我的病经久未愈,后来改由彭德怀去担任了”[15]。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7月初军委即作出粟裕在东北边防军的任职决定,由此看来,林彪只是没有上场的“替补”。
林彪这个当年没有上场的“替补”,后来在一些涉及这段历史的著作和文章中却成了一个主要角色。有人援引不少资料对“毛泽东四下决心出兵参战”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介绍,其中3处提到林彪反对出兵可作一例。文章是这样记述的:10月1日,毛泽东收到金日成的一份告急电报,连夜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到 10月 2日凌晨2时,首次做出了出兵抗美援朝的决定。散会后毛泽东立即给高岗发电,要他即刻来京参加会议,同时拟派林彪任志愿军司令员,率军入朝。但是,10月2日下午,中央书记处开会商讨如何出兵时,又出现意见分歧,林彪极力反对出兵,他以美军一个师拥有数百门炮,我军一个师只有十几门炮,且没有制空权为理由,不但不赞成出兵入朝,还借口身体欠佳,不愿当志愿军司令员。5日上午9时,毛泽东委托邓小平去北京饭店接彭德怀来中南海谈话。当谈到志愿军司令员人选时,彭问毛:“林彪现在怎么样呀?”毛泽东手一挥说:“不谈他,不谈他,他这个人打起仗来,谨慎有余,胆量不足。我起初确实提到他,他对东北熟悉,四野十三兵团又在那里,可他惧怕打不赢,又借口身体欠佳,不愿担此重任。”10月6日周恩来向中央军委传达党中央出兵朝鲜的决定,部署各项准备工作,林彪在会上又提出不赞成出兵,他认为:为了拯救朝鲜而把中国打烂不值得,因我装备太差,与美军作战没有胜利把握,美国可能用原子弹或大规模空军袭击中国大陆,因此最好不出兵,如果一定要去,就采取出而不战的方针,屯兵于朝鲜,待机行事。周恩来批评了林彪,强调出兵援朝已定,现在是研究如何执行的问题。[16]中央决策层当时在出兵问题上意见不一,是事实,也很正常。据权威著作介绍,10月4日下午,在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或者对出兵存有种种疑虑,并摆了理由。5日下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仍有两种意见[17]。这些该文都提及了,还指明“有的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但究竟谁主张不出兵,谁主张暂不出兵,最好不如何如何这句话是谁说的,都大而化之了。经中共中央一致通过并批准的中央专案组1973年7月10日《关于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罪行的审查报告》称:“林彪伙同刘少奇反对毛主席抗美援朝的英明决定,并拒绝到朝鲜作战”[18]。从这份文件看,刘少奇也反对过出兵。当然,根据经验,像这样的文件未必可信。而文件中没有说明林彪拒绝到朝鲜作战的理由,则给了人们很大的想像空间。
(三)
现在有一个问题,即如何看待聂荣臻的回忆?
聂荣臻的女儿聂力说,关于林彪的问题,是聂荣臻写回忆录时无法回避的话题。因为“他和林彪前后共事达五六年之久,应该说是比较了解他的”。聂力坦言:“父亲在写回忆录时,如何写林彪,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林彪属于历史上必须否定的人物,但他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也有长处,首先他有很多战功,也是个有本事的人”,“每到关键时候,毛泽东就会想到林彪。”据聂力介绍,“面对复杂的林彪,面对复杂的历史”,对于回忆录的写作,聂帅“定下的指导思想是:林彪的长处糅合在历史进程中,分散开来写,免得写集中了,有‘歌颂’他之嫌,他的短处、错误一小部分也是分开来写,大部分集中来写。这就有了成书后的一节:关于林彪的几个问题”。尽管聂帅在如何写林彪这个问题上花费了相当的心思,回忆录出版后,仍有些读者给他写信,说聂帅没有实事求是,林彪出事了,你就把林彪说成一无是处,林彪坏,是后来坏。聂力分析:“也许,林彪的几个问题也糅合在历史进程当中来写就好了,集中起来写,似乎给人一个印象:聂帅不实事求是,光说林彪的坏话。”[19]
那么,排除记忆方面的因素,聂荣臻关于林彪问题的回忆是不是都实事求是了呢?聂力说:“那是八十年代初,政治上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开放,能够写到这个份上,也有读者说,已经比较实事求是了。”[20]聂力借读者之口,也没有把话说满。就林彪托词有病一事,聂帅在回忆录中感叹道:“奇怪得很,过去我们在一起共事,还没有看到他怕死到这个程度。”[21]可见,他的回忆不是随意的。聂帅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参与了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轮换等工作。就此而言,他的回忆应该是比较权威可靠的。然而,究竟当时他所了解的情况就是如此,还是另有原因,如为了与某些说法统一口径才这样写的,现在还难以推测。
其实,许多回忆并不可靠,特别是时间比较久远的一些回忆。比如,林彪当时因病去了苏联疗养,这没见到什么争议,但他是什么时候去的?说法就五花八门了。归纳起来,一种可称为“之前说”,即是在1950年10月8日周恩来秘密访苏之前;一种可称为“同行说”,即是与周恩来一同去的。楚成瑞回忆,林彪去苏联治病和疗养是1950年9月,1951年10月回国[22]。据林伯渠的女儿林利回忆,林彪去苏联疗养的时间比这还早。1951年5月初,林利作为翻译陪王稼祥去见斯大林,当时她亲闻斯大林对王稼祥谈及林彪在苏联治病的情况,说“医生反映,林彪似无必要继续治疗。”作为背景,林利在回忆录中介绍:“约一年前,即1950年上半年,林彪偕妻子儿女来苏联治病。听说,他在苏治病期间根本不听医生的话,自己整天翻阅一本从国内带去的医书,自行其事地吃药。苏联医生大概觉得很为难,便向上面反映了。”[23]林利关于林彪赴苏治病的时间只能作为一种说法,可信的程度不好说,因为她与其人其事毕竟没有密切的关系。当年作为翻译随周恩来一起赴苏的师哲的回忆应该更可信一些。据师哲回忆,1950年10月8日周恩来秘密访苏时,“因紧急而又机密的关系,总理只带了我和机要秘书康一民同志。那时林彪正在莫斯科养病”。我们“到达莫斯科后,总理立即同林彪取得了联系。”[24]按这一回忆,周恩来一行共3人,林彪又不是一般人物,正常情况下他是不应该记错的。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的洪学智在回忆录中的一段记述也能印证“之前说”。据洪学智回忆,彭德怀当时向他们介绍的情况是,他是10月4日上午被北京突然派来的飞机接走的,下午4点多钟到中南海,参加政治局正在进行的讨论援助朝鲜出兵的会议。第二天,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出兵朝鲜,并决定他去朝鲜。彭总转述毛泽东对他讲的话说,“主席讲:‘原来是想让林彪去的,他对4野部队熟悉,可是他说病了,去苏联治病去了,所以想让你去。’”[25]如果这一记述特别是对毛泽东讲话的记述基本准确,则在周恩来赴苏之前林彪已经在那里疗养是没有问题的。但据康一民回忆,随同周恩来去苏联的“有林彪、叶群、作为翻译的师哲同志和作为机要秘书的我”[26]。两个当事人偏偏推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根据档案材料记载,10月5日林彪在京出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7]。这说明,楚成瑞、师哲等人的回忆并不准确。那么,聂荣臻的回忆会不会也不准确呢?
(四)
再一个问题是,毛泽东当时对林彪的病是如何看待的?换言之,毛泽东是不是认为林彪在装病?是不是如有的著述所说对其“失望、不满和无可奈何”[28]?
恐怕不能这样说。一来林彪从南方来到北京治疗肯定是中央同意了的,且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毛泽东不可能不知道。到北京后,林彪基本不外出,“有时出去,就是去毛泽东那里”[29],毛泽东能不知道他有病?二来此后毛泽东对林彪的信任未受丝毫影响。1951年底,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3次会议增补林彪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打倒彭德怀后,让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到了“文革”,毛泽东又把他确立为“接班人”,而且写入党章。正如聂力所言,“这充分说明,林彪在毛泽东眼里,是堪当大任的,他一度是毛泽东最信任的人。”[30]抗美援朝是当时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如果认为林彪是装病,那么毛泽东在此后还会那么信任他?
林彪因病或装病不能带兵出征这件事,在抗美援朝这幕威武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中,不过是一段很短小的插曲,然而它包含的历史和现实的元素却十分丰富。通过对诸如此类小插曲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同版本的解读,人们可以看到故事本身和附着在这个故事上的本来不属于这个故事的很多东西,如历史真相的扑朔迷离,如学界风气的浮躁不实,等等,可谓“窥一斑而见全豹”,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注:
[1] [21]《聂荣臻回忆录》下,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736页,第736页。
[2][12][14][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第114页,第108-109页,第118-119页。
[3]何明、罗锋编著:《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4] [8] [22][29]蒋霞:《我给林彪治“怪病”――访离休老战士楚成瑞》,见陈明洋编:《当年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第102-103页,第103页,第102页。
[5] [10]转引自杨奎松:《评》,《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
[6]罗元生:《抗美援朝:毛泽东点将彭德怀挂帅朝鲜的前前后后》,《党史博采》2003年第2期。
[7][28]少华、游胡著:《林彪的这一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306页,第305页。
[9]《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记实》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11]麻光武:《评说》,《解放军报》2001年10月18日 第7版。
[13]转引自薛奇:《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军事历史》2000年第4期。
[15]《粟裕传》编写组:《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853-856页。
[16]冯都:《毛泽东与抗美援朝》,《党史纵横》2000年第10期。
[18]《“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1988年10月・北京,第18页。
[19] [20] [30]聂力:《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3]林利:《往事琐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24][26][27]转引自熊华源:《抗美援朝战争前夕周恩来秘密访苏》,《党的文献》1994年第3期。
[25]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录》,《中国集体经济》2000年第11期。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