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消息,由于日本延长拘押在钓鱼岛附近扣留的一位中国船长,中国中断了与日本政府的高层往来。这一罕见举动将原本就紧张的中日关系推到了新的低点,而且显示了中国在领土完整问题上对日本这个亚洲竞争对手采取强硬手段的决心。
中国中断与日本高层往来的举措不禁使人怀疑,中日两国是否会在诸如本周的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之类的国际论坛上开展合作。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菅直人都将参加此次联合国峰会。
它还使人们怀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是否会参加11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的年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同一个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还将参加在首尔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载文称,日本延期扣押中国渔船船长后,中国暂停与日本政府高层的交往,两国间5年来最严重的争端急剧升级。
日本检方将扣押中方船长的时间延长了10天,这是最高期限。分析人士称,此举会导致中国各地本周再度出现抗议活动,并有可能损害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的商业关系。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题:中方态度可能进一步强硬针。对日方延期拘押中国船长,中国政府打出新的对抗措施,停止了省部级以上的交往。预计中方在船长回国之前不会软化立场,关于东海油气田中确定由日方出资的「白桦」油气田(即我「春晓」油气田──编辑注),中国可能将采取重新单独开发等强硬措施。
关于日中重启航空谈判一事,时任国土交通相的前原诚司外相在8月份访华时提出了这一建议,也得到了中方的积极回应。有观点认为,中国停止有关航空谈判的接触是在级前原外相施加压力。
据日本《产经新闻》消息,题:要查明撞船事件背后的组织性活动。针对在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编辑注)附近日本领海内发生的海上保安厅巡逻船与中国渔船碰撞事件,法院批准对检方以涉嫌妨碍执行公务为由调查的中国船长进行延押。
对于日本法院的延押决定,中国政府延续强硬姿态,要求立即释放船长。除宣布延期就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举行日中两国政府间缔约谈判外,还向其中一个油气田运送类似钻井器材的设备,施加新的压力。
日本外相前原诚司明确表示,如果确认中方开始开采,「将采取相应措施」。这是理所当然的。日方应该考虑由日方单独试开采或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等选项,表现出坚决姿 态。
日本的司法绝不能受到外国政治压力的影响。不仅如此,日本政府必须查明这次撞船事件的背景。不应理解为只是违法作业范围内的事情。
中国渔船在尖阁群岛海域侵犯领海的事例急剧增加。据海上保安厅介绍,事件发生当日,约有160艘类似中国船籍的渔船在该海域活动,其中约30艘侵犯了日本的领海。这些船只是否都是渔船?日方应该调查清楚。
中国一直试图扩大渔洋权益,正通过增强海军力量来加快扩张实际控制海域。在南中国海,武装后的渔政船经常与渔船队同行,今年6月,渔政船甚至与查扣中国渔船的印尼海军接近交战状态。发生在尖阁群岛海域的该事件表明中国将这种强硬手法运用到了东海。
美国政府采取的立场是,将日本施政下的尖阁群岛作为「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像」。日美两国政府需要紧密共享情报,彻底查明疑似组织性事件的背景。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巡逻船与中国渔船在尖阁群岛附近相撞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多次召见日本驻华大使进行抗议,态度十分强硬。中国国内甚至有学者指出「应考虑出动海军等保护本国权益」。
过去中国采取对日强硬姿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国内舆论的考虑。但这次不仅是这样,更是来自政府本身对领土问题的强烈意识。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称,近两周前,日本海上保安厅在争议水域逮捕中国渔船船长引发事端,而今已迅速升级为中日两国激烈的外交对峙。
扣人事件起初似乎只是件小事,但随后迅速在两国引发轩然大波。该问题不仅成了新闻头条,还开始影响两国广泛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其他方面。
当前局面已变成对中日两国意志的考验。日本业已在该地区确立大国地位,但这个经济巨人的影响力却日渐衰退。中国则是一股新兴力量。
就日本而言,这一插曲导致民众越发担心,实力不断壮大的中国会更加坚定地对邻国提出领土要求,也会更加坚定地试图通过军事手段维护对范围更广泛的周边水域的控制权。
这种忧虑异乎寻常地在通常持被动姿态的日本国内引发了抵制中国领土要求的强烈呼声。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读卖新闻》发表社论说:「如果中国认为能通过强硬立场压日本就范,那它就错了。」
中国的群情激愤则反映出,该国仍对日本怀有敌意。这种敌意植根于日本在二战期间对华实施野蛮的军事占领。尽管两国经济关系得到深入发展,但这种源于二战的反日情绪却频频浮现。
实际上,当前这场争端已将中日两国关系置于小泉离任后的最低点。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