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新型潜艇。(来源:解放军画报)
2010年4月,由东海舰队数艘导弹驱逐舰、潜艇、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从我国东海出发,远航至宫古岛东南公海海域,进行远海实兵对抗训练,逐渐实现远海训练常态化。
前不久,人民海军潜艇部队又传出喜讯:中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潜艇圆满完成极限深潜、水下高速、深海发射战雷等系列试验和训练考核,所有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和作战要求,标志着中国新型潜艇全面形成作战能力。
潜艇,是现代军舰中最神秘的舰种,是现代武器装备中的骄子,是水下突击的战略力量。
在2009年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的海上阅兵方阵中,最先接受检阅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核潜艇和新型常规潜艇。它的身姿引起了世人广泛关注。
中国潜艇,与水面舰艇、航空兵、岸防部队和陆战队构成中国海军的五大兵种,成为共和国坚不可摧的海上钢铁长城。
我们循着中国潜艇部队建设发展的脉络,追寻它五彩缤纷的航迹……
潜艇博物馆的历史珍藏
最近,在大连旅顺口中国第一个潜艇博物馆,记者见到了新中国第一代潜艇艇长、潜艇博物馆创建者、海军某基地原副司令员王世昌将军。这个亚洲唯一的潜艇博物馆刚刚对外开放。这里陈列着中国海军第一艘常规潜艇“旅顺口”号。潜艇博物馆馆长王世昌将军拿出珍藏多年的潜艇照片和资料,向记者揭开了中国第一支潜艇部队诞生的神秘面纱。1954年6月19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海军潜艇独立大队,任命傅继泽为大队长,张虎臣为参谋长。6月24日,在旅顺基地,由中方海军参谋长周希汉与苏方关东军最高指挥官史维佐夫中将参加,举行了苏方向中方移交两艘“斯大林”型潜艇的交接和升降旗仪式。这两艘潜艇分别被命名为“新中国11号”、“新中国12号”(舷号401、402)。当八一军旗首次在潜艇上升起的时候,在场的中国人眼中都闪着百感交集的泪光。6月28日,飘扬着八一军旗的新中国自己的潜艇在我国浩瀚的海面上划出了第一条航迹:由旅顺驶抵青岛。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潜艇部队。
2006年12月的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某新型潜艇首航入列授旗。
授旗仪式结束后,胡锦涛先后登上两艘新型潜艇视察,深入到每一个战位,仔细询问装备的质量和性能,他反覆叮嘱艇上官兵,要学好管好用好新装备,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
2009年4月,接受检阅的战略核潜艇。(来源:解放军画报)
目前,我国潜艇的数量与总吨位比初建时期增长了几十倍:新型常规动力潜艇静音性能取得突破;海战场上的自持力、生存能力、突防能力以及攻击能力大幅跃升;战术核潜艇、战略核潜艇实现智能化、信息化。
当初,我国海军潜艇部队只有4艘原苏联援助的老式潜艇,总吨位不过2000多吨。这支潜艇部队经过准备阶段、初建阶段、发展阶段,现已进入全面向现代代迈进的阶段;潜艇装备也由购买、仿制阶段进入自制阶段。自当年一座仅能保障4艘小型潜艇的潜艇基地,经过改造、扩建,现在能保障更多潜艇的各种需要。像这样的潜艇基地,已在黄海、东海、南海等地相继建成,形成了强有力的海军潜艇基地保障体系。
流动的 “水下发射井”
记者曾多次乘坐我海军常规潜艇和导弹核潜艇,采访水下发射鱼雷以及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
我海军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始于80年代初期。记者亲历了潜艇发射运载火箭的情景:1982年10月12日,中国潜艇在黄海海域向以北纬28°13′、东经123°53′为中心、半径35海里的圆形海区成功地发射了运载火箭。我海军潜艇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取得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美国《海军学会会报》写道:“当中国宣布她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试验成功时,事情已经变得很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一支以海洋为基地具有威慑力量的核大国。”合众社10月16日电:“观察家们说,中国潜艇弹道火箭研制成功,意味着中国海军已拥有发动海上进攻的能力,不再仅仅局限于海岸防御了。”
1988年9月28日,我国官方新闻媒体又一次宣布:中国海军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新华社和首都各大报刊还登载了导弹核潜艇在海上航行和核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出水的大幅照片。
记者登上核潜艇,只见粗圆高大的火箭发射筒,一排排整齐地竖立在导弹舱内;数不清的管路、电缆,蛛网似地缠绕、盘结在“水下龙宫”;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仪表、设备计算机,井然有序地布满舱室;闪烁着红绿色彩的指示灯,如繁星点点,琳琅满目。
艇长介绍说,核潜艇是我国工业和科学先进水平的缩影。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核潜艇最大的特点是隐蔽性好、续航力大、生存力强,有较大的突击威力。一些先进的国家无不把眼光投向海洋,竞相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用于发展核潜艇这个流动的“水下发射井”。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壮观情景。(来源:解放军画报)
关于核潜艇这次发射水下运载火箭的情景,记者曾作了如下的现场描述:“记者亲临现场一览‘巨鲸’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壮丽景观,潜艇在平静的海面上犁开一道雪白的浪花,尔后缓缓钻入墨绿色的‘龙宫’。发射的关键时刻来到了,‘轰隆’一声巨响,只见观察船正前方的海面上,冲起了几十米高的水柱,像宝塔一样兀立在海面上。火箭在水柱中升腾,水帘从箭体上滑脱,像瀑布,似激流,晶莹迷人。火箭越飞越高,声音由大变小,烟带由窄变宽,恰似嫦娥奔月舞动的白色巨袖飘逸在天幕中。记者一眼不眨地盯着那个直往上窜的小亮点,直至它消失在天际。”
中国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标志着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有了新的飞跃。
走向深蓝的 “水下长征”
潜艇从近海投向大洋怀抱。电波像一双双无形的手,将天空、陆上、海里的检测仪器联成一体;指令、数据、信息如水银倾泻,充斥三维世界。随着潜艇一次次向极限冲击,一道道新纪录在中国海军诞生了。蹈海的中国“蛟龙”再一次彰显了自主创新的豪迈。
由于潜艇常年出没于大海深处,人们很难看到它的踪迹,于是,人们心中不免会生出许多疑问来,例如:潜艇为什么能上浮或下潜?潜艇在水下是如何航行的?艇员在水下呼吸的氧气来自何方?记者带着疑问钻进深深的潜艇舱内,随着潜艇远航天平洋。
“丁零零……”一阵铃声过后,指挥员命令:“水上二级部署,第二更开始接更,非更人员开始午餐。”跟随海军潜艇执行远航训练任务的记者,被官兵请进了“海底雅间”——空间狭小的舱室就餐。鱼雷舱空间大,是全艇最大的“雅间”,舱内没有桌子,副鱼雷长将一盘盘的饭菜沿着过道一字儿排开,官兵们席地而坐。蛟龙犁海,饭菜飘香。记者发现,主食有米饭、馒头、包子等,菜品有红烧带鱼、炒小白虾、烧牛肉等,水果有西瓜、苹果等,和岸上伙食水平不相上下。
艇长给记者揭开谜底:随着冷藏室、冰柜等落户舱室,官兵远航也能吃上6大类32个品种的营养配餐,海鲜肉类、蔬菜水果已成家常便饭。
潜艇在水下静悄悄潜航。艇长告诉记者:潜艇的上浮和下潜是通过艇体内的许多大小水柜调节实行的。当向水柜内充水时,直至潜艇的重量大于它所受的浮力,潜艇就下潜;相反,当把水柜中的水排出去以后,潜艇的重量小于受到的浮力,潜艇就上浮;而当水柜的水使潜艇的重量等于受到的浮力时,潜艇就会悬浮在水中,在相应的深度自由航行。现代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氧气一般来源于氧气再生药板、氧烛和电解制氧装置等设备,以维持艇员生命的需要。
潜艇上浮。(来源:解放军画报)
记者在狭小的潜艇舱室内,感觉空气还是清新的。但艇内气温很高,浑身热得汗水直淌。艇员干脆穿着背心短裤在操纵机器装备。潜艇水下远航训练是艰苦的,艇员们不仅要战高温,还要战风斗浪,绕暗礁,闯险滩,顶急流,克服一个个复杂海况。
更为称奇的是我海军核潜艇首次远航大洋,创造了90昼夜的“水下长征”。核潜艇最为突出的优点便是“航程无限”。1987年元旦,伴随着欢庆礼花的升空,新华社首次报道了中国核潜艇创水下远航新纪录的消息,披露了中国核潜艇部队远航能力的情况。
这次核潜艇远航,创造了我国潜艇水下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平均速度最高的纪录,总航程23625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
核潜艇的这次远航,主要进行了深海最大自给力的试验,在这次试验中,中国核潜艇在深海长达数月之久的穿峡谷、走暗流,打破了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最大自给力84天的纪录,显示了我国核潜艇良好的机动性、隐蔽性、适航性和动力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创造了中国潜艇史上的新纪录。
潜艇部队: 将军的“摇篮”
潜艇是海军人才的基地、将军的摇篮。目前,海军由潜艇部队走出的上将就有3位,中将和少将有四五十位。海军两任司令员张连忠上将和张定发上将,都是潜艇兵成长起来的海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孙建国也当过核潜艇艇长。
潜艇部队以艇长、部门长、士官训练为重点:对艇长、部门长,以提高作战指挥能力为主;对士官则以培养专业基本技术技能为主。
艇长从优秀的部门长中选取,而后送潜艇学院学习,主要学习潜艇战术等课程。艇长学员经考试合格后,分配到潜艇实习;再经考试合格者,才被任命为艇长。接着继续按训练大纲完成各科目训练,考试合格者,则为全训艇长。潜艇艇长全训后,将继续进行强化训练。有的艇长还被派往国外留学深造,使他们成为驾驶现代化装备的排头兵。
361潜艇重振雄风破浪出航。(来源:解放军画报)
曾被举国关注“361”重振雄风
2003年4月16日,是一个让中国海军刻骨铭心的日子:361潜艇在执行远航战备任务中发生特大事故,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难。
2003年4月29日,数十名官兵奉命重新组建361潜艇。361潜艇能否重振雄风,再铸辉煌?举世瞩目,举国关注!
2004年8月,361潜艇奉命进厂中修改装。361潜艇是同类型潜艇中第一艘进行现代化改装的潜艇。改装后的361潜艇不仅信息化程度提升了,而且操作可靠性和安全度提升了。
2005年2月22日,这是一个载入中国潜艇史册的日子。改装后的361潜艇像一条钢铁巨鲸挣脱港湾的束缚,进行新组建后的第一次海上试验。361潜艇满身的透水孔里吐出瀑布般的白沫,疾速向大海深处驶去。
之后的日子里,361潜艇在茫茫大海镌刻下一个又一个新的航迹。
冲破急流险滩,穿越狭窄水道,勇闯陌生海域……茫茫波谷浪峰,361潜艇官兵们驾驭蓝鲸与困难斗争,与风险较量,与强“敌”周旋,数十个昼夜的连续航行,一举创造中国海军史上“常规潜艇一次充电水下连续航行时间最长、液压泵启动间隔时间最长、空气筒暴露率最低”3项新纪录。
战略核潜艇吊装新型导弹。(来源:解放军画报)
“深海幽灵”与 “和平盾牌”
在世人眼中,潜艇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水中突击兵力。它的隐蔽、突然的特点使之常常能够创造以少胜多、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奇迹。潜艇在水下航行,人的眼睛是无法发现它的,就是一些专门用于搜索潜艇的设备也常常很难搜索到这些神出鬼没的“深海幽灵”。
记者在东海舰队潜艇部队采访,支队长马立新介绍说,潜艇的作战用途主要在于:一是袭击陆上重要目标,攻击敌方的战略性设施;二是攻击敌水面舰艇和海上运输船只;三是袭击敌方的潜艇;四是担负布雷等任务,水雷是一种布设在水中,用于毁伤敌舰船或限制其行动的水中兵器;五是担负海岸、港口、锚地的敌情侦察;六是担负水下特殊运输任务。美国于1944年将一艘老式作战潜艇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水下运输潜艇。1958年,美国海军又专门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下运输潜艇“灰鲸”号,目前,世界上其它一些国家也正建造水下运输潜艇,以供战时水下运输。
马立新支队长说,目前我海军潜艇已成为人民信赖的“和平盾牌”。越来越壮大的新型潜艇在保卫祖国海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潜艇水下发射反舰导弹。(来源:解放军画报)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