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欲邀中国制海上交规 两国航母可联合行动(图) |
www.sinoca.com 2010-05-12 环球时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美军两艘航母(资料图) 强调共同利益前所未有 担心热点海域发生摩擦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隗 静
在美国面积最小的州罗得岛州,有一座专门培养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研究生院”---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就在几天前,在这所学院的一个重要的会议上,美国军方高官和学院的重量级人物认真而又谨慎地与来自的学者商讨“非传统”合作,并传递出希望恢复中美两军交流的声音。由于主持会议的该学院中国海事问题研究所主任莱尔・古登斯坦常撰文谈中国核武器、潜艇对美国构成威胁,并游说过美国政府,所以会议似乎一下子让人摸不着头脑:美国的意图到底是担心“中国与日俱增的海上野心”,还是想谋求美中海上合作?这所培养美国海军未来将领的学院到底如何看中国海军?对会议进行独家采访后,《环球时报》记者发现,“既竞争又合作”这样看似矛盾的两种关系在美国军界固执并存。在与会的北京大学学者余万里看来,如果中美两军的整体关系没有实质性改善,两国海军就难以在合作的问题上取得大幅进展。
“水涨时所有的船都会高”
5月4日和5日,中国海事问题研究所在其隶属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马汉会议中心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第五届年会。会议主题除讨论中美两国如何应对非战争形式的安全挑战外,重点谈的是未来双方海军是否有合作的机会。受邀发言的中美学者都是两国研究国家安全及战略问题的顶尖学者,中方包括来自北大、人大、同济等大学的美国问题专家。中国海事问题研究所主任莱尔・古登斯坦会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认为,中国人通常都会为包括美国军方在内的美国人迫切希望和中国密切合作感到惊讶。我们希望和中国分担维护全球安全的责任。我们需要中国的帮助。”
年会主题是谈合作,但中美两军中断交往,以及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的质疑却是每个人更加关心的问题。会议期间,一位来自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军官向中美学者提出尖锐的问题:“对我的孩子来说,我们现在讨论的海盗或是海上人道救援问题不会威胁到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但如果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发生误解或误判,出现冲突,那才会威胁到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办法和机制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对于这样的问题,几位中国学者明确表示,除了两军需要更多交往和沟通之外,没有别的答案。
美国塔夫特大学的一位关系学教授随后又问中方学者:“你们为什么认定中国的崛起会是和平的,会与众不同?因为历史上大国的崛起都不是和平的。”对此,有中方人士表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在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不能因为世界上没有先例,或是大国崛起大都经历过战争,就做出结论说中国一定会“重蹈覆辙”。
质疑之外,与会的美军高层还是流露出要与中国更多合作的声音。美国海军舰队备战部主任卡尔勒姆呼吁两军超越各自固有传统,用创新的思维看待新的全球性、跨国性安全挑战。他说,这是中美共同面对的问题,用一句水手常说的话就是:“水涨时所有的船都会高。”美国海军作战部官员杰西・卡罗特金在年会上说,因为全球安全环境的改变,随着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增加,中美两国海军“从未有如此多的共同利益”,“对两军合作的需要从未如此紧迫”。五角大楼主管亚太安全事务的官员大卫・海尔维特表示,中美关系和两军关系是合作与竞争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关系”。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示意图 除了会场上擦出少许火花外,一些与会的五角大楼官员、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军官与中美学者会下还谈到两国海军在南中国海及中国东海海域是否会发生碰撞,中国开发反舰导弹技术会不会给美国海军带来挑战等问题。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教授安德鲁・斯科贝尔在会议上提出希望中国未来成立“远征军”,将军力投射到距离本土更远的地区,他的这番表态显得与众不同。会后,斯科贝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随着中国海军走向远洋,全球海上通道将“变得更加拥挤”,不可避免地给目前使用这些通道最多的美国带来挑战和担忧。所以,两国海军现在就需要制定“海上交通规则”,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各自航行的自由。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是第一次参加年会,他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次会议以谈中美“非传统安全”合作为主,能感觉到美方组织者尽量回避了可能引起双方争执的问题,因此会议的政治敏感性显得比较小,是一次“技术性”的会议。时殷弘说,能感到主办者准备很认真,比如海军学院连夜整理出会议报告,提交给海军最高军事指挥机关“一把手”---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拉夫黑德上将。
美海军文职人员影响决策层
位于罗得岛州纽波特市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已经有126年的历史,提出“海权论”的美国海军史专家马汉曾在这里任教,并给这所军校带来威望。该学院是美军培养高级将领的少数“研究生院”之一,学员都必须具备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服役经验,主要课程是战略与政策、国家安全与决策机制以及联合军事行动等。美国海军名将尼米兹、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沙利卡什维利及现任参联会副主席卡特莱特等知名将领都是这里的毕业生。
该学院汇聚了一批研究中国海军的美国精英,很多人可以说中文,并到过中国。像古登斯坦,不仅通晓中文,还懂俄语。早在2005年4月,他就在《情报》上发表文章《中国核潜艇部队开始试水》。此外,他还在《简氏情报评论》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过《中国崛起为海上强国》、《中国的潜艇部队来源老化》等文章。近年来的美国对台军售,古登斯坦也是主要游说者之一。在成立中国海事问题研究所之前的半年时间里,他的一些诸如“中国海军常规力量对美国的非常规威胁”、“中国正在加紧建立一支强大的潜艇部队,以图在可能的冲突中封锁台湾海峡以及阻吓美国航母战斗群介入”的言论给美国决策者形成了“中国威胁美国”和“大陆威胁台湾”的认识。
中国海事问题研究所2006年成立,全职研究人员只有4位,但由于与美国海军的关系密切,加之近年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的关注,该研究所的工作较之其他智库对美国军方的影响很大。去年年底,该所到太平洋战区总部、美国第七舰队等机构向美国海军官员做了大约20场简报,介绍中国海军的发展及海洋政策。古登斯坦等人虽是美国军方聘请的“文职人员”,但活动能量相当大。古登斯坦对记者表示,这次年会最初预定的级别非常高,由美国海军最高指挥官、海军作战部长直接向中国海军司令致函,邀请中国海军派代表参加,“但由于美国做出对台军售的决定,迫使中方暂停两军交往,中国海军此次没有出席”。尽管如此,美方仍有多位官员与会,包括海军作战部及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等直接参与中美军事交流部门的代表。
古登斯坦告诉记者:“美国海军将领如何看待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美军负责制定对华战略的核心部门太平洋战区司令部主要由海军组成;两军最容易发生摩擦和碰撞的热点集中在南中国海、台湾海峡等海域;而传统上,习惯于在国际环境中运作的海军比更强调本土防御的其他军种在外交政策上更有影响力。
美军间谍船频频在我专属经济区活动 “中国有强大的地区性海军”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以假想战争情景进行推演训练闻名。20世纪美国海军所执行的几乎所有海上行动,最初都在该学院进行过前期模拟和演练。学院现任院长詹姆斯・维斯卡普少将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几次避开“假想敌中是否有中国”,或“这里的师生是否将中国作为竞争对手进行讨论”等问题。他只是说,海军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海军的一个特征就是必须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包括他国军力的变化及美军需要为此而具备的新的作战能力。维斯卡普认为,中国目前有“能力非常强的地区性海军”,但还没有影响到美国海军在亚洲的行动。
据了解,海军战争学院高层和学员都对中国有浓厚兴趣。维斯卡普告诉记者:“我们讨论的是中国海军在做什么,我们观察它的变化和发展,通过看报纸和有关时事杂志掌握信息,然后讨论当前发生的事情。”他本人最近甚至还通过读法国汉学家的书来了解中国。不过,走进战争学院感受到的却是这里对访客的防范。与会中方专家和记者由主办方包租的大巴接送,大巴要过两道岗哨才到整个学院最开放的建筑:会议地点马汉会议中心。据一位学院教官透露,学院内最机密的建筑外人从这个会议中心“看都看不到,更不要说靠近了”。几经争取,记者得到旁听学生上课的机会,主题是讲与中美关系不相干的两名美军在越战中被俘的经历。但记者只能坐在专设的座位上,而且不得与学生接触或提问。可以想象,在这里进修的中高级军官们与中国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是多么稀少。
也有中国与会学者对美国针对中国海军的意图存有怀疑,认为美国希望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另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学者认为,美国为主的西方舆论有关中国海洋战略的讨论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台湾海峡范畴,南中国海和有关海上专属经济区的问题被多次提及,是为美国海军更多介入中国与邻国的领海分歧做准备。与会的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教授余万里认为,中美两军的整体关系没有实质性改善,两国海军就难以在合作的问题上取得大幅进展。
对此,一名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军官表示,不能因为这些分歧的存在就放弃合作的可能性,如双方在公海水域就没有这么多争执,合作可以先易后难,“就像两个人要交朋友总要先谈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古登斯坦也表示,与敏感问题相比,双方可以先挑选“容易摘到的果实”进行讨论和合作。古登斯坦说,两军难以规律交往与合作的症结之一在于美国对中国军力发展的“焦虑”,而他认为这些焦虑大多是没有必要的。但提到敏感的航母问题时,他还是说:“在讨论会上就有专家表示,未来两军联合利用航母进行救援或救灾行动的可能性比从航母上对射的可能性大得多。但是中国需要解释建造航母的目的,要建多少艘?准备什么时候服役?大多数发达国家在这些问题上是透明的。”年会举行当天,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还刊登了中国海事问题研究所战略与国际法学副教授彼得・达顿的一篇题为“对中国感到茫然”的文章。达顿认为,中国的海上威胁和实力都被高估,但这也证明“中国至少在心理战的领域已经很有战斗力”。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