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宗族长幼有序
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严格的时期,婚姻更多的是为了宗族服务,家族的利益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蒋介石眼里,维持蒋家宗族的秩序极为重要,即使他对待生命中曾经明媒正娶始乱终弃的三个女人,也依然是极力维持着尊卑秩序的井然。
他遵照母亲的意思,始终把温柔敦厚的毛福梅尊为长房,而毛福梅也确实做到了一个好儿媳所做的一切。蒋介石与毛福梅名义上离婚,但实质上他一生仍然把毛当做他的原配夫人敬重有加。对于妾室姚冶诚,他把养子蒋纬国交与抚养,另一方面也是承认姚氏在蒋家的地位;他和宋美龄的结合,使得二夫人陈洁如的存在不再名正言顺,因此他把陈洁如送到国外学习,目的也是为了维持家中秩序的和谐。这最终保持了蒋家几房妻妾和平共处,并没有招致太多的非议和口舌。
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也可以看出蒋介石对宗族伦理的重视。他把伦理教育寓于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知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给年幼的儿子蒋经国开的书单里,最主要的是四书,尤其是《孟子》、《曾文正公家书》。他期望蒋经国“不愧为蒋氏之子”,成为治国之才,而“治国”,始于“治家”。“齐家”的标准,“在家,对亲需要孝顺”。他效法曾国藩对自己的子弟的训诫,要求自己的儿子,在承袭传统道德上成为模范。
而作为蒋介石的太太,宋美龄虽然对蒋介石的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她不担任政府公职,不参加正式高层决策会议,她只愿以蒋介石私人秘书的身份,对外从事政治活动。关于这一条,蒋介石也是深以为妥。他认为,如果夫人也公开搞政治,难免给人以“妇人干政”的印象。事实证明蒋宋的婚姻正是这样秩序井然地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宋美龄陪伴蒋介石走过了他最为辉煌也最为艰难的日子,直到他生命的终结。
正因为蒋介石很好地处理了父子、夫妻、母子之间的关系,以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家庭成员,才最终打造了中国民国时期的第一家族——蒋氏家族。这第一的成就不仅是因为他们家族的政治地位,更是因为蒋介石对宗族的重视。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蒋介石深知只有家族的秩序稳定了,他才能更好地治理整个国家。
◎让几任妻妾各司其职
蒋介石虽然在表面上一直保持一夫一妻的传统,但实际上在他的生活中,凡是他垂青过的女人,都还在他生活中保留一定的位置。而要让几个女人不相互吃醋,不破坏自己的革命者的形象,维护一个稳定的家庭范围,蒋介石动起了脑筋。他采用的办法就是把几任妻妾安顿在不同的地方,赋予不同的任务。通过这种分工的方式,保存了自己一夫多妻的婚姻实质。
早先为了迎娶陈洁如,蒋介石休掉了毛福梅和姚冶诚。但是实际上,他的原配夫人毛福梅依然占据大太太的位置,数十年如一日在蒋家的丰镐房中当家。蒋介石与陈洁如婚后第三天,就带她回溪口老家拜见原配毛福梅。毛陈相见,即以姐妹相称,陈洁如对毛福梅也是十分尊敬和恭谦,自觉以秘书的身份随侍蒋介石左右。毛福梅以不变应万变,对陈洁如也十分礼让。稳重的妻子坐镇家乡,帮助他传宗接代,稳定宗族;聪明美丽的妾随他在外创业,助他事业有成。蒋介石不让她们在一起,这样避免了很多矛盾,并且让她们知道妻妾名分有别,不逾规越矩维持家族的秩序。
另一方面,蒋介石让每个妻妾对自己的孩子都视如己出。毛福梅亲生的儿子蒋经国10多岁和蒋纬国一起到上海,拜见了陈洁如,将她称作“上海妈妈”。他在上海先后就读于万竹小学和浦东中学,常由陈洁如照顾。陈洁如是个知书识礼的人,对孩子很爱护,不时买些衣物玩具馈送。尤其对懂事沉稳的蒋经国,更是疼爱有加。于是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位陈家姆妈。而蒋介石的养子蒋纬国 4岁半那年,则随蒋介石回到奉化溪口,交由姚冶诚抚养。他称姚氏为“养母”,称毛氏为“娘”,称王太夫人为“祖母”。姚氏没有文化,心地却善良,视纬国为亲生儿子。蒋纬国成人以后,也视姚氏为生母一般。陈洁如和姚冶诚都没有自己的孩子,她们把这份母爱都给了不是自己亲生的蒋介石的孩子,彼此也就很轻易地维持了亲密的关系。
后来,蒋介石在宋氏家族的压力下,口头上和毛、姚、陈都断绝了关系,重娶了宋美龄。但是暗中,他对这几个夫人仍然是加以照顾。毛福梅一直在老家奉化,宋美龄跟蒋介石回乡,也只能装作不知情,避而不见。陈洁如被蒋介石送往国外求学,但是却私下暗通款曲,陈洁如回国后也暗中联系。宋美龄虽然知情,但是却没有因此和蒋介石撕破脸,依然维持着家族的伦理。
可见蒋介石的原则是:让妻妾各司其职,不在家庭内部制造矛盾。
色字诀
——真正的英雄并不怕和“色”字沾边,而大多数有英雄情结的男子更以“美人配英雄”为人生一大追求。蒋介石也不例外。就连他青楼嫖妓一事,也做得是尽人皆知,毫不避讳。
◎给风流披上道德的外衣
中国的封建文人常喜欢流连于歌楼妓馆,与妓女酬唱对饮。他们对自己的这些风流举动常会给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宣称在政治斗争严酷的环境里只有那些青楼妓馆才是他们灵魂皈依的处所,而那些空虚无助的青楼女子们也需要他们的拯救,这俨然成了“英雄救美”的传奇了。
蒋介石虽为一个革命者,但是也曾经流连青楼。他正是在青楼巧遇娘姨姚冶诚,与之发生感情,后来纳她为妾。
但是这件事在蒋介石的口中却演变成另一个版本。蒋介石对二夫人陈洁如是这么说的:“1916年刺客到处寻找我,要刺杀我,我藏身于苏州的‘苏州乐园’。在那里,经人介绍我认识了做歌女的姚氏。她是一位娇小玲珑的美女,长得很迷人,我和她成为很好的朋友。有一个对她感兴趣的有钱人大发醋劲,几次警告我不要和她来往,并当着众人的面,让姚氏表示和我分手。当姚不答应时,那个家伙竟将一盘鱼翅菜扣在姚的脸上,姚被烫伤了。我闻知十分愤怒,决定把姚带出那家乐园,纳为侍妾。姚对我的举动十分感激。”单纯的陈洁如对蒋介石的故事深信不疑。于是蒋介石就把自己纳妾的丑闻改头换面成“英雄救美人”的故事了。
另外,蒋介石每次为了迎娶新人,也都是用道德的外衣掩盖自己的风流。他为了能和陈洁如在一起,想要休掉毛福梅。就在毛福梅帮助他办完蒋母的丧葬大事后,蒋介石对她及两个儿子去信说:“余葬母已毕,为人子者一生之大事已尽,此后乃可一心致力于革命,更无其他之挂系。余今与尔等生母之离异,余以后之成败生死,家庭自不致因我而再有奔波。余十八岁立志革命以来,本已早置生死荣辱于度外……”从前有“七出之条”,现在蒋介石成功而冠冕堂皇地炮制出了“为了革命而出妻”的“第八条”!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奇谈怪论。而蒋介石偏偏就发挥厚黑之人脸厚心黑的本事,给他的风流披上道德的外衣,让人哭笑不得无法反驳。于是蒋介石就是既抱得美人归,又为自己铺垫下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号,完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传承已久的“七出之条”为男子的风流披上了道德的外衣,使女子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丝毫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有很多的“陈世美”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前程而另结新欢,而抛弃自己的结发之妻。而一些柔弱的女子往往也会信以为真地替丈夫的前途考虑,让位于别的女人,让婚姻结束于荒谬的谎言。而蒋介石完好地继承了这些“优良品质”,给他的每一次风流都披上了道德的外衣。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