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忠烈祠的主牌位前,抗战老兵张默坚失声痛哭)
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组织的“跨越海峡的团聚”中国大陆访问团昨晚抵达台北,今天一大早,全体人员前往台北圆山忠烈祠祭拜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人。
据公开资料介绍,国民政府于全面对日本抗战之前,即有设祠奉祀烈士的规划。193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公布“历次阵亡残废受伤革命军人特别优续办法全案”,其中正式提出“各县设置忠烈祠办法”。
1946年,全台各县市开始设置忠烈祠。两岸关系缓和后,忠烈祠定位逐渐转型,将殉职员警、消防、民防等人员,以及相关公务殉职人员也列入可以申请入祀对象。
在得知此次访问团里有两位抗战老兵后,忠烈祠少校辅导长吴尚烨亲自出面接待。据他介绍,忠烈祠一侧的烈士祠的中间部分,供奉的是在抗战中牺牲的20多万官兵的牌位及名册。
两位抗战老兵均来自湖南,分别是93岁的抗战老兵吴淞和94岁的抗战老兵周默坚,前者曾参加常德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衡阳会战等,其中在常德会战中,吴淞所在的第十军三师九团三营的官兵,仅幸存3位。黄埔军校16期毕业的张默坚曾参加第一次入缅作战,后来官至中校副团长。
(94岁的黄埔抗战老兵张默坚,向为忠烈祠守灵的礼兵敬礼)
从进入忠烈祠开始,两位高龄老人就坚决不做轮椅,全程步行以表示对战友的尊重。在忠烈祠正厅的国民革命烈士灵位前,张默坚失声痛哭。后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他说,他虽然后来在大陆经历了19年的牢狱,但毕竟是活下来了,现在生活很好,而那些在民族危亡之际牺牲在战场的战友,他们当时还很年轻,想到他们,心里很痛。
张默坚说,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历史!
(在张灵甫将军的灵位前,抗战老兵吴淞沉默许久)
在供奉灵位的烈士祠里,抗战老兵吴淞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找到了张灵甫的灵位,在灵位前,吴淞静静地看着灵位,沉默很久。
在内战中阵亡于孟良崮战役的张灵甫,在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时右腿中炮弹负重伤,他不顾医生劝阻提前归队,带伤参加长沙会战,从此留下残疾,并在之后参加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
吴淞的孪生哥哥吴赞先也是一位抗战老兵,在被日军抓获后,被日军注射了毒针,回家38天后死亡。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忠烈祠的工作人员立即在电脑前查询,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吴赞先的名字。
吴淞有些失望地说,没有也正常,他说,别说是早就死掉的哥哥,他曾致信台湾“国防部”,“国防部”的档案里,连他的资料都没有。吴淞说,大陆曾认为我是“历史反革命”,我因为“国军”的身份坐了23年牢,而台湾也没有我的档案,也不认可我,你说,我这仗是给谁打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