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多数部门公布了“三公”账本。已晒账本的部门里,“三公”经费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不在少数。“三公”消费里,最为诟病的是公款吃喝。这让我想起驻香港期间唯一参加的一次港府公务餐,请客方还是专门监督港府是否胡乱“三公”消费的廉政公署。
那日,笔者专访廉署专员。廉署的新闻官邀约下午1点到廉署吃饭。
到达廉署位于北角崭新的办公大楼,新闻官带笔者一行来到九楼餐厅,精心安排了一间V IP房。此V IP房,倒不是房内装潢有多富丽堂皇,只是它宽敞明亮,房子正对着九龙湾的广阔海景。新闻官先请我们品尝廉署职员餐厅厨师烹制的香港小吃:虾饺、烧卖。随后,正菜一一呈上,分别是:烧鸡、生菜烧香菇、茄子煲、木耳炒虾滑、炒饭;5人(2名记者和3位廉署新闻官)一桌,一顿清淡、典型的港式家常饭。
香港所有公务接待都必须提前申请。申报内容包括:宴请人数、宾客名单、宴请理由、预计费用等;此外,还要按香港环境保护署的要求签一张“未点鱼翅”的声明。
港府高官的公务用车情况如何呢?资料显示:香港现有公务员近20万人,不限用途的公务车仅20多部,只配给行政长官、三司十二局“一把手”及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十二局常任秘书长(不包括)级别以下的公务员用车,除就诊等特殊情况,都必须和公职有关。
至于公款出国考察,看看刚刚卸任的香港前行政长官曾荫权被媒体揪出来的“诚信危机事件”就可窥一斑。
香港的“三公”消费为何寒酸又苛刻?根源就在于香港立法会毫不含糊的监督。立法会不是橡皮图章,港府每年的财政预算案能否通过?必须经过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的严格审核。
笔者曾数次采访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公布年度财政预算案,一包数本预算案重达二十几斤,最厚的一本上千页。扛到记者站后阅读,预算案真是事无巨细。以《2010至2011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为例,什么修建屯门公路巴士转乘站、公务员退休金储备基金、政府各部门经常公共开支和一年前同期比较变动等等,清清楚楚。
这些沉甸甸的预算案,全香港民众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领取等形式浏览。如果市民对预算案有任何意见,可向警方及廉政公署举报,也可向立法会议员反映,由议员在立法会会议上向政府部门提出质询并要求回复。而财政司司长回答立法会议员针对财政预算案质询的整个过程,电视、网络是现场直播的。
如此360度无死角监督,难怪香港社会上上下下对“三公”概念莫名其妙。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