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截止到5月30日,受台湾“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522项。台湾食品界龙头“统一”、悦氏运动饮料、知名药企“宏星制药”在内的多个名牌企业都未能幸免于难。
塑化剂是致癌物质,并被普遍认为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多家台湾知名食品饮料及制药企业被检出产品加入塑化剂。
台湾以近三十年的时间建立起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但屡被学界预警的塑化剂怎样逃过监管?
大陆规定塑化剂不得用于油脂及婴儿食品包装。但在多种日用品尤其是食用油容器、保鲜膜、玩具、化妆品和洗涤剂中均有检出。
超过两百家台湾厂商的逾五百种产品检出塑化剂超标。食品、饮料及保健品类问题尤为严重。 (CFP/图)
“安全食品台湾造”沦陷
包括“统一”等龙头企业在内,涉及饮料、保健品和药品的超过两百家厂商涉案。这是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
“台湾版三聚氰胺”的盖子被揭开,完全是一个“意外”。
揭开盖子的是一名52岁杨姓女士,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的一名普通检查员。2011年3月,在给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稽查检测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异常讯号,这本不属于她的职责范围,因为此次检测主要是探究益生菌食品中是否含减肥西药或安非他命。
然而,这位细心的母亲还是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将这个异常讯号与各种物质的图谱进行了一一比对,她意外发现,这个异常讯号其实就是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塑化剂DEHP(学名为“邻苯二甲酸二酯”)。接下来的消息更令人吃惊:送检的益生菌食品中塑化剂 DEHP的浓度竟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浓度),远超过台湾人均每日摄入标准1.029ppm。
卫生署直接将消息通知了台湾检方,循着益生菌生产厂商提供的线索,最终查出,一家名为昱伸的香料公司在其生产的食物添加剂“起云剂”中加入了塑化剂DEHP。
塑化剂DEHP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早在2006年9月间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六届“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IFCS)就曾明确提出,塑化剂DEHP是致癌物质。此外塑化剂还被普遍认为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
5月23日,当昱伸香料公司的负责人赖俊杰被彰化地检署带走后,这个揭盖近两月之久的潘多拉盒子终于向公众敞开。
昱伸香料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应商,它的沦陷随即引发台湾食品业的地震。
随着对昱伸公司上下游销售网络的监控和排查,涉案的企业和产品数量正与日俱增。涉案产品涵盖了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浆果酱类、胶锭粉状5大类食品,此外还包括保健品和制药企业在内其他行业,甚至这把火还烧到了宝宝吃磨粉药用的调味糖浆。
截止到5月30日,受台湾“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522项。台湾食品界龙头“统一”、悦氏运动饮料、知名药企“宏星制药”在内的多个名牌企业都未能幸免于难。
台湾股市亦难逃厄运。从5月26日到30日为止,短短3个交易日,相关的食品、生物科技类个股,总计市值就蒸发掉了近百亿元新台币。
风波远未结束。
为了应对此次危机,台湾“卫生署”发出最后通牒:凡含有“卫生署”确认塑化剂污染起云剂及其相关产品者,必须立刻下架回收;如使用起云剂者,须于5月31日零时前提出安全证明,否则禁售;一旦查获制造贩卖或违法含塑化剂,将依法重罚,且一罪一罚。
然而,这项重典的“药效”并不乐观。
就在5月31日,全台湾终止食品含塑化剂行动日(D-Day)正式展开的当天,岛内各地检调、卫生机关对5大类食品展开稽查。一批供儿童食用的益生菌、乳酸咀嚼锭“比菲DODO锭”被验出DEHP浓度高达2108ppm,比官方标准1ppm高出了两千多倍。
一位母亲在网上撰文说,“自责到眼泪快掉下来,每天都在给儿子喂毒”,更多家长开始计划成立自救联盟,要向厂商索求赔偿,甚至不排除通过诉讼帮孩子讨回公道。
短短一个星期,台湾30年来苦心经营的食品安全的口碑就被彻底摧毁。台湾食品一度成了安全放心的代名词,高规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完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让台湾自豪,也令世界瞩目。2008年大陆发生三聚氰胺事件时,“安全食品台湾造”的广告语曾令海峡此岸的大陆人民无比艳羡。
“这是全球首例DEHP污染案例,污染规模亦为世界罕见,是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长期研究塑化剂的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