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港台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现象相当怪异 香港人怎看内地孕妇带来的新移民

www.sinoca.com 2011-04-13  闾丘露薇  [复制链接]  字体:

  如果说地地道道的香港人,应该是那些原来的水上人家还有新界的原居民。每一次中国的局势动荡,就会有大批的移民进入香港。

  1974年之前,进入香港是不受限制的,对于内地人来说,唯一要考虑的,是如何躲过中国边防的阻截甚至子弹,能够游到深圳河的那一边,因为在六十年代,偷渡等同于叛逃,如果被抓到,后果严重,而不听劝阻的那些,则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推介一本书,陈秉安写的[大逃港],撇开那些过于文学性的细节描写,作者花了很多精力进行资料搜集,再现了当年的这段历史。根据中国官方纪录的数字,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有接近一百万的内地居民,从深圳越境到香港。在这段时间里面,中国内地经历了大饥荒,反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

  香港的居住人口,经历了四次内地移民潮,抗战时期,58万人从内地移民香港,当时的香港人口只有九十九万,这批人带来了资金以及中原文化。1945年到 49年,移民香港的主要是富裕阶层,还有等待时机反攻大陆的国民党部队。大约130万人移民香港,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劳工,香港的纺织,印刷,航运等行业开始兴起,也因为这样,为之后内地偷渡来香港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反过来,这些偷渡客也为香港提供了足够的廉价劳动力。

  1974年11月,香港政府实行抵垒政策,也就是偷渡者只要成功进入市区,联系到香港的亲人,就可以合法居留,如果在边境被抓,就会被遣返。这样的安排,也是处于人道考虑,毕竟这些人如果被遣送会内地,会面临严厉的后果。同时政府也认为,如果不让偷渡者合法融入社会,反而会成为黑市劳工,从事非法活动。

  抵垒政策在1980年10月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即捕即解政策,这是因为内地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政治环境宽松,偷渡已经没有严重罪名,于是产生了更多的偷渡客。在抵垒政策取消之后,香港政府和内地政府确定了单程证制度,由内地公安部门审批签发,目前是每天150个名额,主要给那些家庭分隔两地的申请人。申请人取得单程证之后,要放弃内地的户口以及中国护照,但是在香港居住不够七年,还没有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前,他们也无法申请特区护照,只能够拿着一本香港政府发出的”身份证明文件“。

  由于通过单程证名额进入香港的,主要都是孩子,老人以及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女性,加上由内地部门决定谁可以移民香港,为了改善人口结构,香港政府在2001 年推出输入内地专才计划,并且在06年推出了每年一千个名额,针对全球的优才计划。而香港的大学从2004年开始,扩大招收内地学生,这些毕业后如果留在香港工作,也成为新移民的一部分。当然,还有这些年透过投资渠道取得香港身份的内地居民。

  从03年开放自由行开始,越来越多内地孕妇到香港生孩子,而当中的大部分,父亲也不是香港居民,从05年到现在,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而这些孩子,一生下来,就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由于他们大部分和父母在内地生活,当他们有一天决定回归香港,至少在心理上和现实生活中,要经历新移民的阶段,面对如何融入香港社会的问题。

  香港人对内地偷渡客的态度,在陈秉安的书里面有很多描述,打开当年的华文报纸,可以看到不少批评港府抵垒政策的文章,香港居民主动帮助这些不相识的偷渡者,到边境地区送水送饭,甚至发生过集体拦截遣送偷渡客的车辆,让他们跳车逃走的事件,因为大家同情这些同胞,如果不是走头无路,或者想要追求更安定一些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冒这样大的风险。和香港稍微有些年纪的人聊起那段历史,很多人都会告诉你,驻守边境的之所以是英军,是因为华人警察通常不会拦截这些偷渡者。

  说到对新移民的歧视,不得不提79年无线电视的一套电视剧[网中人],剧中的主人公叫作“程灿”,大家都叫他‘阿灿“,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的撞击,让这个大陆新移民的行为显得相当怪异,而从此,阿灿成为了大陆新移民的代名词,之后,拿新移民作为喜剧题材的电影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也出现了表哥表姐等等的称呼。现在回看,正好是80年政府要取消抵垒政策前,加上偷渡人口的高速增长,让原本生活在香港的人开始感受到压力,文化上的冲击,资源分配的冲突,似乎这个作品的出现并不奇怪,因为配合了政府的思路,在反映民意的同时,也起到了标签化内地新移民的功能。

  但是这里面可能更多的是文化冲突上的一种调侃,就好像香港人自称自己是港灿,或者是加灿(移民加拿大的港人),真正把内地新移民看成是社会的包袱,还是因为1999年居港权的官司,在终审法院裁定,香港居民的孩子,不管在哪里出生都有居港权之后,特区政府声称,这样的话,未来十年会有167万内地移民,香港将会不堪重负,而媒体也出现大量关于新移民的负面新闻,比如好吃懒做,滥用综援。最终人大释法,港人在内地所生子女没有居港权。当时社会上就有不少声音指出,政府的公共资源本身就应该帮助弱势群体,而不是用族群进行分类,一些民间团体强调,一切都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印象,没有任何的数字显示,新移民偷懒拿援助,相反,调查显示,新移民更想要有一份工作。今天一些香港人敢于大谈蝗虫论,撇开种族仇恨的因素,至少对新移民的单一印象已经深入骨髓。

  和六十年代不同,香港社会已经无法为这些新移民提供足够的岗位,变成了要和香港的那些从新移民变成老移民的基层居民进行竞争,而政府不愿意在福利方面投入更多,也使得社会公共服务不足,让很多人产生怨言,从07年开始的,抱怨内地孕妇抢占公立医疗资源的声音,就是一个例子。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相当怪异的现象,父母都不是香港人的内地孕妇,因为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绝大部分选择收费高昂的私家医院,而父亲是香港的人内地孕妇由于大部分比较穷困,一开始还可以享用公立医院的服务,但是在对非本地孕妇市场化收费之后,这些家庭甚至要借钱来生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如果不在香港生的话,就拿不到香港身份,而排队等 150个名额,也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这也是香港的不少民间人士批评政府的政策,”认钱不认人“。而最近关于内地孕妇的争议,其实和07年比较并没有新意,有改变的地方在于,孕妇人数逐年上升,政府在医院人手以及设备的投入,却并没有相应增加。加上派六千元的话题,新移民再次成为政府政策的替罪羔羊。

  香港社会对内地新移民的态度转变,和内地经济增长当然有关,也使得内地新移民的成本开始变得复杂起来。香港有评论文章认为,随着新移民越来越多,很多内地社会的不好现象正在侵害香港,比如缺乏公德心,贪污行贿,甚至有文章认为,六七十年代来香港人的内地居民是为了追求自由,而现在的新移民,将来会成为听话的投票机器。

  这确实反映了不少香港人的想法,但是问题是,如果对自己的社会有足够的信心,这些并不是问题,因为环境还有好的制度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人的行为,甚至观念,一个包容有自信心的社会,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让新来者遵守社会的规则,法律层面的,还有公共行为层面的。至于投票,七年香港的生活,如果还没有教会这些新移民明白,选票是为了自己谋求更好的生活,投票机器只能有短暂的好处,却要牺牲长久的利益,那这样的社会,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台美女议员情史丰富 绯闻对象遍及政商演艺圈(图)
下一篇:鲜为人知的蒋介石侧室夫人姚冶诚:同居十年无名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港台] 香港人没有想到:香港的辐射竟然比日·[数码科技] 台孕妇产检拍下罕见照片 27周男胎子
·[港台] 核危机产生污染生物链 香港人恐慌惶·[港台] 非本港孕妇分娩预约被港府喊停 内地
·[国际] 菲律宾香港人质事件枪手胞弟遭警方追·[港台] 港府允限内地孕妇赴港产子 明年限收8
·[国际] 日核反应堆进临界随时爆炸 怕生畸胎·[国际] 日本孕妇大逃亡 东北灾区人人自危 大
·[体育竞技] 霍震霆谈申办亚运失败:港人应加强一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贫穷国家美女多 带你探秘亚洲最贫穷的老挝(组图)
贫穷国家美女多 带你探秘
实拍曼谷的堕落生活 小姐古典按摩服务周到(组图)
实拍曼谷的堕落生活 小姐
妻子为上位与校长开房偷情 丈夫看视频崩溃(组图)
妻子为上位与校长开房偷情
河南母猪竟然生下“猴崽” 主人看得心惊肉跳(图)
河南母猪竟然生下“猴崽”
郭伯雄曾摇头叹息:有一两件事跟组织讲不清楚(图)
郭伯雄曾摇头叹息:有一两
全球“最棒”十大城市出炉 第一名就在亚洲(组图)
全球“最棒”十大城市出炉
街拍风情万种的重庆辣妹 身材窈窕令人垂涎(组图)
街拍风情万种的重庆辣妹
揭秘漂在北京的悲催生活:看看开支有多惊人(组图)
揭秘漂在北京的悲催生活: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