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次去香港,因为是自费旅游,又有朋友帮忙,所以都住在中环或者湾仔。白天通常直接去旅游景点,晚上偶尔出去逛逛商场也主要在酒店附近或者金钟和中环,加上换乘都在中环地铁站或者码头,吃饭也在附近,所以对香港的印象非常不错。商店美轮美奂,美食名不虚传,觉得国际化的香港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可这次到香港,把我以前的印象完全颠覆了。接待方为了利润最大化,安排我们住在位于北角春秧街上的一个酒店,使我得以见识了香港的另外一面和香港最底层市民的平实生活。
春秧街的街道杂乱且潮湿,偶尔还有古老的有轨电车穿街而行,街道的两旁几十年前的堂楼下边,是一家家小店,衣服、袜子、鞋帽,南北水果、海产闽南地瓜、花生、柑桔,牛羊猪肉、鸡鸭,海鲜,应有尽有。如果不是卖主的口音,我真觉得是在北京的哪个农贸市常这就是春秧街――北角的地标,据说也是港岛变化最小,最能反映香港平民生活的街道。朋友调侃说,想要看看香港最真实的一面,春秧街是最佳的去处。
春秧街的历史,与内地移民浪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战后,大批来自上海的新移民涌入香港。他们大都聚集在渣华道、春秧街和马宝道一带。当时的北角是上海新移民居住地首选,上海人带来上海菜馆、美容店和理发店。不但令北角的人口渐渐增长,更将上海的各类文化,包括娱乐、饮食、印刷等带到这里。那时盛行于香港的上海理发店布满北角,春秧街的杂货店随时可买到上海日用品。据说,在月园游乐场入口处还经常有一位阿婆用上海话大声叫卖白兰花和夜来香。那时在北角,到处均能见到上海的景、体味到上海的情。因此,北角得到了「小上海」的称号,而上海文化也由此逐步输入香港,尤其是各种娱乐文化更是深深影响了香港人的生活方式。
70年代以后,北角一带变为内地福建籍移民聚居的地方。成千上万的福建老乡从贫瘠的乡下涌来,在月明楼、皇都大厦、南天大厦、新都城的亲友家里落脚。这些大厦都有不同方向的入口,天井昏暗,因为楼面广大,街道七折八拐,几乎就是那种可以打城市游击战的地方。而这里的福建人,又以来自福建晋江人数最多。他们与海外闽籍的乡亲一样,后到的投靠早到的,扎下根的帮助无处落脚的,开店办厂的拉扯找不到门路的。北角慢慢地成为他们的聚居地。福建人也慢慢的取代了上海人,成为北角最多的外省人口,人们慢慢又把「小上海」改叫成「小福建」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这里又逐渐被浙江人所取代,路边的小百货也大多为浙江产。比较搞笑的是,在一个摊档前,一个小老板故意把包的品牌写成LU,与LV很相近,与国内的假名牌市场没有什么区别。
在香港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北角之所以成为新移民聚居的地方是有理由的。它缺乏鲜明的香港风格,建筑物呆板,电车笨重陈旧,市容也较混乱肮脏,租金自然比较低。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房租是很昂贵的,也是新移民刚到香港时比较难以适应的。
如果你问问从内地到香港永居的人,很多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好像成了一个定律。新到香港的内地人最先到这里落脚,等逐渐适应了香港的生活,融入香港人圈子,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离开这里,到更好的区域租房或者买房居祝
住在这里的人也远不如中环尖沙咀的白领们那么时尚,连百货公司的货物都便宜一些。这一切使初到贵境战战兢兢的新移民们少一点自卑,多一点安全感。大家都是新移民,都够土,都囊空如洗。大家都立志疯狂挣钱,对将来都有无限的憧憬。
小摊的后面,就是我们住的酒店。
从我住的房间窗户往外看,就是这番景致。
救护车到了这里一样抓瞎。那天我观察了半天,任凭救护车铃声大作,所有的商贩个个若无其事,最后还是警察骑摩托来才开出一条道路,使得救护车可以停在楼下。
这种景象在北京好像已经没有了?可能小城市还有。
早晨七点,这些摊档就开张了。
垃圾遍地。
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好泰国的佣人在享受法定的周日假期。
这是春秧街去往北角码头的道路。
北角码头门口的海鲜摊档,腥味扑鼻。
且不说该酒店有没有星,而且我也深信春秧街不能完全代表今天的香港,可就那环境足以让人倒足了胃口,整个一香港的大钟寺。每天走在这弥漫着各种异味的街道上,心里的感觉地球人都知道。唯一与内地不同的是,市场上没有吆喝声。
该酒店绝对是香港方接待内地旅客的主要地方之一。每天晚上十一点多钟还有人入住,早晨六点不到就有人离开。房间本身不隔音,加上咱内地同胞从来都把酒店当自己家,说话声音那个大啊,真是没办法。
本文部分文字参考了ANNNL的博客文章:春秧街及北角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