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水”问世
1973年,受到“排挤”的李经纬被调到濒临倒闭的三水酒厂当副厂长,那是一间只有几口米酒缸的作坊。但是换了新的环境,李经纬的聪明才智得以全面爆发。
他带着厂里的几个年轻人,背着米酒到临近的佛山、广州等地找酒楼挨家推销,为酒厂开拓新的通路。那之后,他又开发出一条啤酒生产线,推出了猫头鹰牌礼品酒和强力牌啤酒,将啤酒事业做得有模有样。
上世纪80年代初,一度资不抵债的啤酒厂已经站稳了脚跟,每年能有几万元的净利润。李经纬也在期间升任厂长,掌握了绝对的主导权。一次去广州出差,他在街边买了一听可乐,这是他第一次喝这个饮料。
喝完一罐后,李经纬产生了做饮料的念头,没多久,一个机遇就跑到了他面前。
彼时,国家体委为了改变体育科学研究落后的状况,向各研究所下达了一批研究项目,其中就包括运动型饮料。随后,广州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发了一款新式饮料,据称既可以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普通人也能喝。
几位教授和研究员拿着成果先后找了几家汽水厂、啤酒厂,没有人愿意接手。为新饮料做新品牌需要投入,大家过得都很滋润,没必要冒这样的风险。一次偶然的机会,项目中的一位教授结识了李经纬的表弟,随即决定带着配方去三水一试。那时候的三水酒厂还很破旧,教授们去了坐的都是条凳。李经纬很珍惜这次机会,科研人员来了一律大鱼大肉招待,并且当场拍胸答应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在三水的厂房里,项目组前后花了3个多月时间,经过130次试验,最终做出了一款橙色的、含碱电解质的饮料,这就是日后的“东方魔水”健力宝。
一分钱没赚,先往外送?
除了产品,当时的健力宝可谓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怎么把它卖出去?“小厂长”李经纬直接将目光瞄准了大洋彼岸的奥运会。
1983年中,李经纬打听到两个消息,一是国家体委正在为首次出征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准备饮料,二是第11届亚足联代表大会将在广州召开。
李经纬决定将产品送到亚足联的会议上,在体委面前露脸。该决定遭到了厂里人一致反对:那个年代,白送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新产品一分钱没赚,就要先往外送钱?李经纬随即展现了其决心和对酒厂的绝对控制力。几天时间里,他先是想出了“健力宝”这个品牌名称,又找人设计了一个在当时超凡脱俗的商标,接着是工商注册,所有工作一气呵成。
万事俱备,只欠生产。李经纬希望用易拉罐来包装健力宝,因为在当时的消费者看来,能用易拉罐的都是高档饮料。但那时候国内尚无一家易拉罐生产企业,三水酒厂更不可能有这样的生产线。
李经纬不想妥协。他四处奔波,先是说动了一家香港企业,为健力宝订制生产了小批量的易拉罐,接着他又通过关系找到了深圳百事可乐公司,在对方的生产线上偷偷将饮料装进了易拉罐里。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