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叠北京》里的三层空间
在《折叠北京》里,世界被划分成了三个阶层:资本家,中产阶级,和平民。
我们生活的世界和小说里的世界非常相似,在我们这个高度两极分化里的世界里,有某种诡异的光学特性,使得经济地位高的人几乎看不到比自己经济地位低的人。
富人很少看到穷人,即便他们确实在某些公共空间里瞥到穷人,也很少明白自己看到的是什么。而穷人却可以轻易的看到富人,比如在电视里,在杂志封面上,在微博上面。
与此同时,各个阶层里的人接触到的大部分人也都是和我们自己背景相似,幸运值差不多的人。每个阶层里的人都在仰望比自己阶层高的人,都看不见比自己阶层低的人。
因此,真实的世界也就形成了三个固定化的阶层,每个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开始逐渐变差。
从这个角度来讲,《折叠北京》并不是一个科技小说,而是一个社会小说。
而且,小说里也反映出,在你本身的那个阶层里,努力从来都不是实现阶级变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劳动必须与资本结合才能创造价值。
当创造出来价值之后,就存在成果分配的问题,由于资本的稀缺性和低级劳动力的富裕性,使得资本获得收益率要远远大于劳动所获收益。
除此之外,劳动获得的收益是线性增长的,而资本获得的收益却可以按照指数型增长。
就像《折叠北京》里描述的一样,真实世界里,极少数的人掌握着大量的资本和垄断性的生产要素,这些人是资本世界中的大贵族。他们有能力影响政治,影响选举,影响政策。
这些大贵族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所有人加大消费力度。因为只有消费更多,他们才能赚到更多资本。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会设计信用卡,设计时尚,设计奢侈品。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消费。
除了大贵族外,有少数的劳动者涌进了高知识密集的行业,他们劳动收入覆盖日常开销绰绰有余,在工作若干年后,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终于步入了中产阶级。
他们之所以能获得超过日常生活开支的资本,主要是因为他们技能和认知能力的稀缺性。
然后,这些人可以将所得资本投入股市、楼市、不动产等资产中,寻求资本收益。随着资本回报在总收入中逐渐占据更大比例,他们将更少的时间用来劳动。这些人从此过上了“收租”的生活,成为资本世界里的小地主。
当然这些中产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中了“大贵族”的圈套,把满足日常生活之外剩余的金钱全部拿去消费,而不是去用于资本积累。这样,中产阶级会发现自己的负债越来越严重,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最后,还剩下一部分劳动者,也许因为劳动附加值太低,也许因为竞争激烈而没有议价能力。总之他们单位时间收入太低,仅足以维持日常生活,既没有积蓄,也没有再投资的能力。他们无论工作多久也永远无法迈过那个门槛,他们就是资本世界里的农奴。
和农奴一样,因为入不敷出和知识储备上的不足,这些人永远以出卖劳动力为生,辛劳一生也依然处于社会的底层。
最可怕的是,由于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这种差距存在世代性。部分同龄人,他们可以继承父母乃至祖父母一代的资本,但穷人,却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谋生活,不,是生存。
而这套制度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力与知识挂钩了,人类社会一直在快速发展,每个“农奴”在纵向对比自己生活的时候(拿10年前的生活质量和现在的生活质量作对比),一定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五、有什么解决方法?
如果你是一个刚毕业的普通大学生,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底层人士,该如何摆脱财务陷阱?
答案就是努力的获得“资产”。
这个答案很简单,但是确实很难做到。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