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伯南克任美联储主席,他领导下的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以及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经济衰退时期将利率下调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并采取了一系列特别措施以刺激经济。现在,零利率时代或许将要结束了。伯南克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复苏最强劲的国家之一。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周三可能决定上调短期利率,这将标志着零利率时代的结束。零利率时代是一次超常规政策的尝试,结果喜忧参半。
虽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采取大力度措施来刺激经济,但并没有实现期望中的大幅增长,也没有引发批评人士担心的灾难。
在这个过程中,美联储越来越不像一个无所不能的机构,而是更像其他一些近几年被动应对超出掌控范围的事件的机构。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在接受采访时称,对美联储而言,这实际上是一个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和令人不安的时期。
美联储连续七年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并且通过量化宽松措施推低长期利率,这种未经检验的措施令美联储在其资产中增加了数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美国国债。
低利率通过刺激投资和支出带动经济扩张,目前经济已持续增长78个月,连续增长时间在历史上位列第五位。失业率已降至5%,为经济衰退时峰值的一半,也是目前欧洲失业率的一半。广义失业率指标──涵盖放弃求职的人以及希望找到全职工作的兼职工作者──也从此前的17.1%降至9.9%,位于2008年年中以来的低点,不过仍处于历史高位。
但产出和收入增速令人失望。在对利率敏感的行业中,汽车行业的销售额大幅增长;但住宅市场的复苏速度却非常缓慢。
在此轮经济扩张中,经通胀调整的税后收入年增速为1.8%,低于前三个经济扩张周期中3.3%的平均增速。如果收入以历史水平增长,美国人原本可以多获得1.2万亿美元的可支配收入。
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经济史学家博尔多(Michael Bordo)称,经济形势并没有太好,复苏速度缓慢。
新的威胁正在逼近。垃圾债市场从繁荣走向衰败,可能给经济带来更广泛的冲击。商业地产和汽车信贷等其他领域正在升温,但也可能会扭转势头。
骏利资产管理集团(Janus Capital Group Inc.)债券投资组合经理格罗斯(Bill Gross) 12月份在评论文章中就即将到来的加息表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越快,持有金融资产的相对风险就越大。
不过,美联储批评人士的一些警告也被证明是错误的。很多人预计通胀率会上升。但实际上,自从美联储将利率降至零附近以来,消费者价格年均上升幅度为1.5%,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显示,10月份消费者价格同比仅上升0.2%。
往往会随通胀风险加大而走高的金价则下跌了21%。
2010年11月,在写给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信中,一些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和经济学家警告称,美联储面临令美元贬值的风险。但在那之后,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升值22%,因为美国经济表现好于其他经济体。
最终美联储的宽松政策既带来了风险也带来了回报。
由于美国国债等低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很低,投资者转向其他资产寻找更好的收益。自美联储将短期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以来,道琼斯指数累计上涨65%。据穆迪(Moody's)的数据,同期商业房地产的价格也上涨了93%。
从西雅图一处美联储某分支机构办公楼的原址上就可以看出商业地产的繁荣。华盛顿州投资公司Martin Selig Real Estate今年早些时候以1,600万美元的价格从政府手中购买了一处空置的六层美联储大楼。该公司计划在这幢楼占据的地皮上建一座44层的高层建筑,包括办公和住宅空间。开发该项目的部分资金来自1.75亿美元至2亿美元的建设贷款,贷款最初利率定在接近3%的水平。
Selig称,如果你有好项目,就能拿到融资。
相关风险在于往往与资产繁荣联系在一起的债务问题。家庭债务和金融领域的债务虽已较2008年峰值下滑,但如今又再次开始回升。美联储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底以来,企业债务增长了25%。
在许多美联储官员看来,这些风险值得去冒。哈佛大学教授、曾担任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Jeremy Stein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高企的失业率开始抬头之际,如果你不冒一点风险,那你就没有竭尽全力。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Jing Cynthia Wu与美林(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Fan Dora Xia的研究指出,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失业率在2013年底之前又降低了一个百分点。美联储雇员进行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美联储采取的超常规政策使失业率降低了1.75个百分点。
随着失业率的下滑,Stein建议美联储结束债券购买计划,原因之一在于他担心可能再次出现泡沫。他指出,是否真的引发泡沫了,目前尚不得而知。Stein 2012-2014年在美联储供职。
他说,在美联储退出零利率政策之后,才会对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