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截止到目前,中国甚至是亚洲不能算是全球经济的主角。
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显然在不断上升:人民币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流通货币,预计到2016年前人民币将在国际金融交易中超越英镑成为第三大货币。
“新丝绸之路”战略将使中国提高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领导力。
虽然如此,地位不断上升的人民币尚无法挑战美元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霸权。任何美国经济的不好预期都将对亚洲和整个新兴市场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市场不能忽视中国在2016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在西方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变得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在未来几个月推出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考虑到中国股市已企稳以及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中国经济不会出现什么紧急状况。即使将中国经济与1979年和2012年的情况相比,也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情况出现。
中国央行下调了其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这大大放松了信贷规模。此外,中国还有3.5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伴随着鸽派货币政策,中国可以依靠发行债券推动经济刺激计划。中国可以通过发债融资近10亿元人民币。即使中国不愿意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更倾向于具体的调整政策,但是也不会长时间的拒绝这一选择。
中国的货币政策可以暂时保证全球市场的平稳,但是如果你不能指望在发达国家陷入危机时依靠中国拯救全球经济。
图:中国经济的规模已经足够大,但是还未到取代美国的地步
每一个人都曾认为全球经济正处在持续增长的道路上。但是越来越多的数据(美国制造业数据,日本工业产出和经济景气指数,加拿大的GDP和铜价等等)开始让人们担忧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
新兴市场国家处在衰退的第一线。巴西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土耳其可能是下一个。不断上升的经济衰退风险给各国央行持续提供流动性支持带来进一步的压力。
政策的终点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至负区间的可能将被视做美联储的绝望之举。这一绝望之举将带来一系列负面后果,因为市场会将负利率视为金融混乱的标志。这一措施将表明摆脱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的。
这种激进的政策将与央行的信誉相伴。虽然央行的信誉已经收到损害,特别是瑞士央行今年早些时候突然宣布放弃瑞士法郎兑欧元上限,同样美联储主席耶伦在9月份联储会议上的犹豫不决也让美联储的信誉收到损害。
市场意识到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一事实只是时间问题。
危机从未结束
目前全球经济活动的疲软部分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肃清。让金融体系中一些整体全部崩溃是不可想象的,即所谓的一些金融机构对于整个金融体系具有系统性的重要作用。
政策制定者试图保留不健康的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做法犯了错。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如果一家公司无法证明他们具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对抗新的竞争者,或者是冒了不该冒的金融风险,那么他们需要自己承担后果。
2008年,央行拒绝为大规模的破产事件承担后果,尽管他们的角色是最后借款人。但是这也带来失业率的大幅上升。
政府拒绝进行改革,抹杀实现稳定增长的目标是因为过高的债务负担。过去7年间,私人和公共债务增加了570亿美元,这一数字接近于全球的GDP总和。
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是摆脱危机之路,相反的我们正在新一轮经济危机的边缘。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