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时期 外储的保护伞很重要
以上是从外储本身的指标来讲的,在正常时期,外储的作用就是用来国际贸易支付和清偿的。但外储真正发挥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在金融危机时刻,因为在危机期间,面对大量资本的“外逃”,为稳住货币和国内市场,国家只能拿出真金白银的外汇储备来购买本国货币,干预外汇市场。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回声仿佛还“言犹在耳”。90年代的东南亚国家固守本国汇率却又敞开资本项目交易,因此当国际资本大肆做空本国货币时,脆弱的经济体制和单薄的外汇储备根本无法抵抗,以至于货币“一泻千里”,经济受重创。因此在危急时刻,外汇储备对一国的保护作用异常关键。
2008 年的韩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当时的韩国持有2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当于6个月进口、26%的GDP和1.4倍的短期外债。从传统指标看,韩国似乎大可高枕无忧。但当金融危机诱发的资本外逃愈演愈烈,国际投机力量大肆做空韩元之际,韩国央行被迫入市干预,外储一年内缩水近1/4。
后来美联储通过双边本币互换向韩国“放水”,稳住了韩国市场信心,否则韩国极有可能重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
因此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也都吸取教训,大力积攒本国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1998年至2015年6月,较有代表性的泰国 、马来西亚、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分别增长大约5倍、6倍、12倍、24倍和23倍。
我国创新性使用外储 不能“任性”
我国一直在提倡创新性使用和投资外汇储备,因此可以看到外汇储备身兼数职的功能,主要有三类:政治性项目,如坦赞铁路,一般报国务院审批,直接动用外储;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 的丝路基金,目前外汇储备已经注资65亿美元、为亚投行实缴近60亿美元、为金砖银行实缴100亿美元;助力企业走出去,如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掷930 亿美元注资国开行、进出口行,并于去年成立外管局委托贷款办公室,以协调商业银行外汇资金不足的问题,帮助企业走出去。
但这些项目对外储的投资也构成极大挑战。如有些政策性项目中因规划欠缺、战乱频繁等因素十多年收不回本息的情况。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动脉坦赞铁路的修建,最初就由中国提供了9.88亿元无息贷款,发运设备材料近100万吨,走过了“一事一报”的特殊路径。而如今,这条铁路已近废弃,年运量不足50万吨,每周两趟客车,设备老化失修,经营难以为继。
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一些基建投资项目更倾向于回报周期、投资规模大、地缘政治更复杂的特点,而一旦投资亏损过大,就会对RMB币值造成较大影响。
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也强调,外汇储备投资管理,首先保障的是安全性和流动性,其次才是保值增值。所以,即使中国有近3.7万亿美元的外储,世界第一,但花销不能任性!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表示:“不能过分依赖创新运用。外储是公共资源,应该拥有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一分都不能浪费”。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