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眼尖的人注意到,元旦后、春节前集中召开的各地两会上,“房地产调控”、“限购”、“限价”等念叨了好几年的热词,基本销声匿迹。有人觉得“出大事了”,不提调控,说明房地产热度一路下滑,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力就要失去;也有人觉得“看不清了”,这局势下,2015年房价到底是涨还是跌呢?
其实,既没有“出大事”,也并非“看不清”。关于“调控淡出”,四句话大致能说清楚——
首先,市场形势变了,调控自然可淡出。
别忘了,几年前猛然启动这一轮房地产调控是为了什么。那时,房地产市场整体上涨,部分城市房价像坐上了火箭。所以,调控初始,目标很明确,就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而今,这种“过快上涨”已基本终结,全国房价总体上趋于稳定,供求关系趋于平衡。部分调控手段的退出,两会上、舆论场上、各级政府官方文件里“调控”字眼的淡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其次,调控手段变了,“淡出”本质是改革。
不可否认,这一轮调控在起步阶段,为了尽快遏制“过快上涨”,集中采取了行政化色彩比较浓的一系列动作,包括“限购”、“限贷”等。时任建设部部长就曾坦承,眼下这种做法,实属无奈之举,今后会逐步转为市场化手段。他的展望没有说错。近两年多来,随着“过快上涨”压力逐渐褪去,房地产调控整体格局中,行政化手段渐少,市场化手段渐多,靠市场机制调节的因素渐多,需政府操心部署的渐少。
所以,“淡出”的本质是改革,是市场化房地产调节机制逐步构建完成的必然体现。政府直接操心、部署的事,慢慢聚焦在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上。围绕这些的话语,在全国两会、地方两会上,未减反多。
第三,调控步入深层次,涨跌分化成必然。
几年的调控下来,房价涨跌分化的局面初步形成。全国房价已不再像若干年前那样,动不动就呼啦一下整体暴涨,又呼啦一下集体暴跌。如果要问“2015年房价涨还是跌”,你必须说清,你关心的是哪座城市,甚至是一座城市里的哪个地段、哪家开发商、边上有没有好学校,等等。二三四线城市人口净流入不大,放开限购, 可能房价还会降。北上广深的人口净流入压力仍大,若眼下放开限购,难免暴涨。同一城市里,之前忽悠得过高的区块可能还得降,而某些抢手的学区房难免再涨。
当房价越来越受这些具体因素影响而涨跌不一,恰恰说明房地产调控在深层次积累了成效——让房价更多地受多种市场因素影响,政府的身影无需靠前。
最后,经济支撑多样化,房地产业难“淡出”。
房地产业及其带动的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每当房地产市场不那么火爆的时候,大家就很担心,中国经济缺少支撑力了。眼下的局面,关键有四:其一,房地产业不够热,确实与中国经济的下行互为因果;其二,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正在逐步降低;其三,房地产业内苦乐不均,从全局看还不至于出现大幅下滑;其四,2015年部署的结构转型、财税改革等若干深化改革动作,恰恰是要尽力减缓下行影响,给地方政府增加新的多样稳定税源。
所以,“调控淡出”,不等于“房地产业淡出”,这个行业仍将长期发挥支撑作用。但靠房地产业火爆来一劳永逸地推动中国经济快跑,已成落伍的期待。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