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出现了所谓“百股跌停”的市道,使得救市呼声再起。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停发新股。
要求政策干预市场是中国股市的传统了。其中的逻辑据说简单清晰,说我们这儿的股市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政策市”,所以只要不涨,那么政府就必须对行情负起应负的责任。以人作喻,就是政府要管生、管养,管上名牌学校,还得管找好工作。
我以为大谬不然。
一方面,停发新股并不能够拯救市场。到目前为止,有过六次停发新股的情况,但六次中的多数都不足以支持停发新股会对市场产生影响的说法——1994年的停发新股对市场有七周刺激作用,但没有改变下跌趋势;1995年的停发新股对市场有十周刺激作用,也没有改变下跌趋势,市场一直要到1996年的5月才开始上涨;1996年的停发新股同样对市场毫无作用,反而是在重开新股发行后,随即迎来了1996-1997年的跨年度行情;2004年的停发新股同样对市场丁点刺激作用都没有;2005年到2006年的停发新股只是助推了上涨行情,但真正意义上2007年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却恰恰是在恢复新股发行之后才产生的;2008-2009年的停发新股,只是形成了一个类似“U”型的走势,U型之后到今天是怎么一个状况,各位都已知晓。
另一方面,停发新股属于政策干预措施的一部分,不仅停发新股对市场没有刺激作用,而且即便我们翻检其他的政策干预措施,也无法找到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趋势的证据。短期的例子是,年初到年中,从上到下都在谈论股市,不仅换了监管者,而且连篇儿地出新政、讲估值。谈了几个月,股市仍只是不间断地下跌。
再者,一个需要动不动就实行救市的股票市场,如同一个动不动就要打强心针、住ICU的人一样,一定不是个好的市场。市场一定能够自己分辨好坏,人不要预测市场的走向,也不要评价市场的对错,更不要随意干预市场的波动。
中国的证券市场大起大落、牛短熊长、跌跌不休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总体质量低劣。没有持续成长的公司,怎么能有持续上涨的股票?这就决定了,每一次单纯依靠资金或者流动性来推动的上涨行情,都早晚都会面临一场彻底的去泡沫过程,涨到6000点还是涨到10000点,过程不重要,结果都是怎么上去、怎么下来。在缺少合适投资标的的基础上,所谓牛市的本质都无异于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潮起潮落之间,是否培育所谓又有理性、又合规的机构投资者来参与,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资本的属性就是谋取利益。当股票变成了资金击鼓传花的筹码,股市也就沦为了赌市,这样的结果必然令人沮丧——在筹码一次次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中,结局都是大资金吃肉、小资金喝汤、散户饿断肠。
上市公司总体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也在于保荐机构不负责任、包装上市。上市粉饰报表,挂牌不久就变脸的例子举不胜举,从中国股市建立那一天起,这种把戏就已经让人见怪不怪。但在缺乏集体诉讼机制的情况下,证监会作壁上观,保荐机构、保荐人、上市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等利益关联方却胆大妄为。少有的几个穿帮后影响较大的案例,也多数罚钱了事,市场禁入了事。这使得欺骗公众、讹诈钱财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一个看起来非常光彩的经历。1500家上市公司中,好公司寥寥,坏公司数不胜数。价值投资者总说,投资如同找对象,现在连投资的对象都找不到,只能找一夜情。这自然也谈不上培养投资者,因此,监管者也只能坐视一亿股民都倒向投机阵营。
在公司质量水平差、投行道德水平差的基础上,靠行政力量去搞创新、造牛市是不现实的幻想。如果没有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没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依靠一帮以欺诈客户为能事的投行家,再配合一群搞老鼠仓的基金经理,是不可能有中国股市的“黄金十年”的,也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的“漂亮50”。而指望这帮人将市场拉起来让群众分享改革成果,获得财产性收入,完全是与虎谋皮,与鼠谋粮。
去泡沫、抓坏人、整肃市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程度未知的阵痛。过去,市场流行机会主义论调,希望证监会主席上任就谈价值低估,就给市场鼓劲加油,然后过江龙资金一拥而上,借势做一把上涨行情。这样一来二去的表面结果,是领导得政绩,机构得实惠,散户饱眼福。但问题在于,热闹一阵之后,代价是市场的持续冷清。解决办法只能是换个人,然后再热闹一阵。这不叫改革,这叫折腾。如果市场的痼疾总被无视,体质得不到提升,那么,一次次的折腾一定就改变不了中国股市低水平重复的宿命。一个靠吃“政策药”被人造出来的牛市,只会有表面的光鲜热闹,本质上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想透这一点,在舍得之间,对停发新股等充满机会主义的“民意”,不听也罢。(作者:沈洪溥 经济学博士)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