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者的自救与宿命
“洋奶粉”在中国售价要达到国外的3-4倍,知道这个新闻已有一段时间。近日,新华社又作调查,确认价格差巨大属实,且指出高价已成洋奶粉的营销策略,“崇洋”心态使国人争当冤大头。
尽管也说到“国产奶粉质量问题频发,客观上推高了中国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样的‘崇洋’心态”,然而,这篇报道将畸形价格归于“崇洋”,好像国民消费心态不正常是主要原因,仍然令人无语。
人们果真“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还是人们除了贵的,已无“对的”可买呢?人们曾经相信自己买得对而不贵,然而从“大头娃娃”到三聚氰胺,那些奶粉几乎全军覆没了。此后,它们还三天两头要出事,令人无日宁之。这到底是让人吃奶,还是让人闹心?
消费者的倒戈含义丰富。表面说,奶粉的选择只是安全性的选择,背后却隐含着巨大的双重失望。这是对奶产品的失望,更是对监管者的失望,包含了对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的评价。如果人们相信奶企,就不会拒绝它的产品;如果人们对合格标牌后面的政府信用抱有信心,那么偶然的不合格事件也非大碍。但不幸的,安全实况配得上人们的失望。
现在整个食品市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因为人们既无法逃避及时进食,也无法全面支付昂贵的费用,这才使得食品的生意仍然红火。奶粉之所以倒霉,在于人们对下一代的关心重于对自己的关心,“可怜天下父母心”。人们为抚育子女的健康选择安全的食品,这是双重失望之下昂贵的自救;但人们不得不将自己暴露在不安全食品之中,这是双重失望之下的无以自救。
以前,人们总是被告知,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辨认各种验讫标志,以及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而避免食用作坊制品。现在,你能够看到从倒贴生产日期,到检验合格章收钱就盖的新闻,还能够看到“正规厂家”同样在掺杂使假乃至掺毒使坏。小作坊里用毛发造酱油,刚刚报道说佛山年产酱油8万多箱的大型调味公司在用工业盐水代替食用盐作原料,打酱油也不安全。
前一阵,多支运动队兴起自己养鸡养猪之风。但这难道就保险了吗?不久前,南京报道郊区一些地方土壤已不适合种菜。近日浙江在线更报道,有人在网上售卖“纯正人乳”,健康营养,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母乳应进行检测,因为已检出有的母乳样本中发现有农药D D T残留,而这种农药已被停用近30年。
近日有一个有趣的食品安全分歧。有媒体认为,食品安全的恐慌是因为一些媒体热衷于炒作丑闻,受不正确新闻观念的蛊惑,没有唱响主旋律。而另有媒体则直接反驳,表示专业、理性、负责、建设性的报道能帮助消除“吃的恐慌”。我想,食品安全问题是媒体所导致,这固然是只配付之一笑,但专业、理性、负责、建设性,难道不也经常被用作胡言乱语的遮羞布吗?餐饮使用地沟油,就有专家曾经理性、负责而建设性地反驳:不可能,那根本就不划算,用不着。水里检出避孕药,会有专家理性、负责而建设性地告诉你,“只要不过量就安全”。
并非所有人都暴露在不安全食品中。前几天有消息说,山东滨州举行的一场烹饪比赛,致贺条幅有“××人大”、“××法院”、“××部”,网友多认为假冒,当地表示确有全国人大机关服务中心领导在此视察并出席开幕式,条幅都来自友好单位。于是人们讨论那些条幅妥不妥,我则在猜测当地是不是与条幅单位有安全食品供应关系。
至于一般人,面对一个无可逃避的环境,无以自救,也终将安然。他们或许有零星的慌乱,但不会有长久的恐慌。人们在得知某种食物不安全时慌一下,但当所有食物都不安全时,也就只能放弃徒劳的惊慌了。生活毕竟不能在恐慌中延续,困境会变成不以为困境。与不安全食品和平共处,就像跟一种日常化了的慢性病同行,这就是人们的宿命,说到此,不禁又记起何祚庥院士谈矿难时的旷世名言。(作者:刘洪波 资深评论人)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