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音传媒拟进军股市却遭受质疑,有业界人士称其品味过低,缺乏媒体的社会担当,毕淑敏更直言其“缺乏道德底线”。《知音》本是一普普通通的杂志,为劳苦大众所喜闻乐见,不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还能实现自负盈亏,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没品位?为劳苦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碍了谁哟?
文化人为何苦苦相逼斥责格调低下,本就只是为劳苦大众提供精神食粮又碍了谁?
《“可怜的凶徒”身边躁动,京城董事长倒下一家人》、《“供养”的爱情鸡飞蛋打,男友3根断指在哭泣》,这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知音体”标题早已经火遍互联网。自1985年创刊以来,《知音》就一直以感情、案情故事以及明星隐私抓住读者,文章风格被冠以“知音体”,也常常遭网友调侃和指责。说《知音》品位不高,确实也有道理,煽情的标题制作和真假难辨、渲染色情暴力的叙事风格,让很多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都嗤之以鼻。问题在于,它们本来就不是为了给这群人看的。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介绍:“《知音》的读者群主要集中在8到35岁的青年读者,这部分人群占总读者比例的70%以上,该部分人群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对于二三线城市、农村结合部、农村读者群而言,“品味高端、格调高雅”的杂志既无法获得又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知音》独特的草根文化特征,反而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知音》杂志的创办人胡勋璧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他自己也曾经毫不忌讳地谈过,他“就是农民的儿子,自己就是草根”。公开数据显示,《知音》杂志在27年间,月发行量由当年的40万份涨到今天的600万余份,发行量仅次于《读者》,这一数字可以说是同类竞争刊物的几十倍。
知音靠3万元起家,现总资产7.94亿元、净资产6.32亿元,2009年实现净利润1.098亿元、年创利税1.47亿元。
煽情与烂俗也是投市场和老百姓所好,自认为“装逼讲格调”说到底不也还是图着“钱”?
一份报刊杂志的创办,其根本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也不是为了装逼显摆格调或者扮高雅,或许其中会有创办者自己的价值追求,但实现盈利总是最现实而根本的目的(当然部分党报党刊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显然读者与消费群体的喜好才是经营者最需要考虑的。有的杂志格调高雅,无非在于他们的目标受众本来就定位在了中高端群体,而不是取决于创办者和经营者本身的道德水准和审美品位。
英国的小报可以说是全球最发达的,《太阳报》的“三版女郎”蜚声全球,八卦小报的名人轶事也为人们喜闻乐见。这种品位低下的报刊杂志,不只在英国盛行。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图片报》1952年创刊以来,就长期以“发掘名人轶事、追踪八卦新闻、制造骇人消息、揭发政治丑闻”为使命。在俄罗斯,几十年前苏联官方严肃消息的发布者《真理报》也彻底转型,“不谈政治也不谈经济,就谈每天老百姓过的日子,爱、眼泪这些。”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以体育为重点的小报同样拥有着庞大的读者群。格调低下、品味不高并不能影响《知音》成为一本好杂志,恰恰相反,人民群众依然愿意掏钱。
【延伸阅读】人民群众离不开小报(网易另一面)
屡侵权?相信法律风险自担依法受罚还要怎样?
犯下侵权大错《知音》罪无可恕?风险我担法律判决我认又何惧道德大棒?
听说“知音传媒”即将上市的消息后,作家毕淑敏直言:“这家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杂志社,怎么还能上市呢?”不可否认,《知音》在以独特的草根文化吸引广大读者的同时,其“知音体”故事的真实性也屡屡引发争议。但对于确实发生的侵权案件,《知音》也接受了法律的相关制裁。2003年4月,浙江金华中洋超市总经理嘉瑞君状告知音杂志社名誉侵权,获赔15000元。同年的“恶婶娘”报道失实,《知音》同样向原告赔偿了两万元。2006年因《知音》在揭黑报道邵阳原副市长戴松林违法问题的题头上配错照片,邵阳市时任副市长禹某状告获赔8万元。
对于报刊杂志而言,因报道内容引发争议不可避免。香港的娱乐杂志《壹周刊》,就曾因其报道先后遭伊能静、张柏芝、陈冠希等明星发声明斥责,也因此而屡屡刊道歉启事,但至今也没有倒掉,深受八卦群众的热爱。媒体有报道的自由和权利,也有相应的责任,如果违背了,相应地承担法律责任和风险也是必然,但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要求其停刊或者不再报道。《知音》并没有规避其法律风险,也没有动用什么特殊的资源影响司法公正,既然法庭能公正地解决问题,又何须乱扣帽子?
2009年,毕淑敏、史铁生和周国平曾先后就报道失实要求《知音》公开道歉。
无公信力?读者就是来看故事哪管可不可信啊?
以讹传讹“公信力”概念其实备受误解,“讲故事”的休闲媒体并不严格要求“credibility(可信性)”
一谈到中国的报纸杂志,很多人都爱一本正经地强调“媒体的公信力”,《知音》也同样面临了这一质疑。然而,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柳海龙研究(倍可亲编者注:此处原文有误,应为刘海龙),“公信力”这一舶来品的概念,其对应的英语概念(credibility)应该是可信度,并不含有“公”的含义。所谓的“公信力”的确切含义,应该是读者手中对于媒体“一对一的评价”,并不涉及到作为公众的受众对媒体的评价以及媒体社会角色的讨论。
事实上,媒体的“可信性”的确与新闻的客观性密切相关,但其实也是社会环境变化与市场选择的结果,在美国大众报纸产生的初期,媒体只是一种消遣工具,人们其实并不太关注它的可信性。美国的太阳报曾经为了扩大销量,炮制了“月球骗局”(一位记者自称通过望远镜看到月球上的生物及其活动),读者也没有因为受骗而产生怨恨。很多人只是将《知音》视作是很好的“讲故事者”,阅读只为了娱乐,可信性(“公信力”)的概念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此也没必要要求其每字每词都言出有据。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