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增发如此之快,那它的购买力变化如何呢?这些是在民间流传多年的案例:
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1937年100元可买到两头牛,1938年变为一头牛,1939年可买一头猪,1941年能买到一袋面粉,1943年能买一只鸡,1945年能买一个煤球,到了1948年,只能买到几粒大米。
长沙“小春秋”晚报载:解放前夕,工人上午领到一个月的薪水可以买到五斗米,到下午只能买两斗米了。浏阳东乡的一位农民在长沙太平街一盐号买20斤皮棉,装袋时他发现棉花里有一捆钞票,就一声不响把钞票装进了麻袋,自以为发了点小财。满心欢喜。回到家里用秤一称,那捆钞票的面值还抵不上棉花重量的价值,令人哭笑不得。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像团雪,放会儿就化掉”。
天津《大公报》对通胀下的百姓生活也有很多记载,我们看看其中几个:
1948年10月13日大公报在《东盼西盼盼来失望,广州百姓无精打采》一文中写道:“物价一天数变,这时不买,转一下身又是另一个价”。“商人们都有这般心理:货一出门,恐怕就再买不进,为着保险,就干脆更提高些”。所有的日用品市场,几乎全部“随人喊价!同是一种东西,同是一个时候,而价钱却可以相差甚远。因为卖的根本就不大想卖,宁存货不存钱,所以买不买由你”。
1948年10月20日大公报在《青岛怎得了》中报道:“青市区遭遇到空前未有的难关,全市商店成了自动罢市状态,起先是食粮恐慌,全市买不到食粮,后来百货、绸缎,布匹亦步亦趋,市民及黄牛党转移注意力于百货,绸布,因此争向百货店、绸缎、布匹店抢购,不作生意的市民也跟了上去,这等商店没法应付,只好关门大吉。经政府强迫每天开门四小时,在每天开门营业四小时的时候,实际上不过仅开三小时,若改为二小时,不用说只能开一小时了。而现在呢,其他商店如鞋帽、化妆品、茶庄等店铺也索性把门关起来不营业了。还能照常开门的,只有中西药铺,而西药铺内比较贵重一点的药品也说没有了。据说,连棺材铺也把门关起来,怕人去抢购”
1948年10月30日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挤购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问乙客:‘你预备买什么?’乙想了一下,反问:‘你要买什么?’甲告诉他:‘有什么买什么”。这个故事和周其仁常讲的苏联故事简直一模一样了,据说在物质紧缺时期,苏联大妈上街,随时都背着一个箩筐,只要看到有人排队就站上去,不管人家卖的是上面,先排上去再说,能买到什么算什么。
那么,这些通胀故事离我们很远吗?不,一点也不远的。让我们看看中国大陆自1952年以来货币增发的速度吧:
据北京大学赵留彦、王一鸣两位教授的考证,中国大陆货币存量(M2)在1952年为101.3亿元,在历经五次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后,货币存量在2001年达到了152,888亿元,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货币增发了1500倍左右。
2003年后,中国又进入新的一轮通货膨胀。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数据,2009年4月末,人民币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已经高达54万亿元。这个数据是2001年的三倍以上,是1952年的5000多倍。
从物价上,我们也能看到明显的变化。在30年前,人们还可以用8分钱的价格买到一碗面,现在的8分钱,恐怕连一双筷子也买不到了。而这几年来的房价,人们更是有目共睹,根本不必赘言。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