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信用评级调降巨石千浪:中国外储何去何从? |
www.sinoca.com 2011-08-07 第一财经日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标普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事件犹如一颗炸弹,将国际金融市场再度引爆。作为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但经济学家谢国忠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坏消息并不一定是坏事情”,评级的下降会倒逼美国政府采取减赤措施,这对美债持有者来说,是一个福音。
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应对挑战,长期来看,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被认为是解决问题之本,而短期来讲,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则迫切而实际。
一石激起千层浪
“标普对美国国家信用评级的下调会影响美国国债的价格,并继而使中国产生损失。”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张斌对记者表示,“由于此次下调的是主权信用评级,因此,主权债、企业债、公司债都会受到影响。”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约为11598亿美元,尽管在2011年前5个月,中国总计减持3亿美元美国国债,但从总量上看,中国依然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外汇储备放在了“同一个篮子中”。
除了逾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外,中国还持有数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虽然外汇局多次表示外汇储备持有的“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没有出现过投资损失,但市场的担忧依然挥之不去。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王家强认为,评级下调首先会影响债券价值,并会提升债券的融资成本,而融资成本的上升又增加了之后的偿债负担。
瑞穗证券沈建光博士指出,美国债务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偏向于负面,在他看来,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中国的出口。另外,持续的超发和贬值,也会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损失。
作为全球债券市场最主要的投资与交易品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降的事实牵动着全球的神经。包括印度、韩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在内的各国官员也纷纷对此作出表态。
专家呼吁改革外储管理体制
“在美国已进入由强转衰的长周期过程中,中国持有过多的美元纸币,自然是一种压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微博上表示,“必须提高外储中的非金融资产运用比例,追求国家的战略性利益,必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
沈建光也表示,长期来看,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消除外汇储备“被动”积累才是应对之根本。
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虽然积累巨额美元,但因缺少投资渠道,被迫回流至美国的资本和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因此得以较低成本融资,对于中国来说,现实的困境是,所持的美元资产正因为美元超发而不断贬值。
从金融学理论考量,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通过超发货币,就可以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铸币税”效应明显,因此,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便成了自然而然的政策建议。
但迄今为止,人民币区域化尚未实现,国际化更需时日,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更为现实和迫切。
张斌表示,中国应启动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而改革的前提在于明确外储运营目标。在他看来,外储的运营应该以“真实购买力最大化”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多方面推进。
“坏消息并不一定是坏事情”
虽然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但对于美债的持有者来说,却很有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美国尚陷债务上限之争时,野村证券就发表了题为《美国财政乌云背后的阳光》的研究报告,野村证券表示,尽管陷入僵局,但好消息是美国政界人士都赞同需要修复公共财政,至少需要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
谢国忠认为,评级机构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调低的事实,会逼着美国政府采取减赤措施,而这对美债的持有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坏消息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情”他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