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区域壁垒要靠中央
“京津冀的关系,说到底,不是三方关系,而是中央与京津冀四方的关系。没有中央参与,游戏失去主角,结果就很难预料。”
在中国区域经济的成长中,区域壁垒的弊端相当明显。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16个城市的市长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协调会;现拥有32个成员市的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该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举办一次。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京津冀地区也成立了一个环京经济协作办公室,是环绕北京市的八、九个城市共同组织的机构。这个机构的职能主要是“经济协作和合作”。后由于职能所限,收效甚微,也就不了了之。
2004年,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组织召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最后达成加强区域合作的“廊坊共识”。
然而,由于受制于行政体制,以及包括税收、财政等涉及利益分配的诸多体制性障碍,再加上北京、天津、河北省行政级别相同,很难让谁说服谁,以往达成的共识并没有真正上升到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和谋划,颇受局限。
历来,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层次主要表现在定期举办的会议和比较小的项目合作上,在薛维君看来,“就是在闲人和闲组织之间干的一件事”。
“应该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务院下属的有关部委以及京津冀三方政府参加。如果由国务院办公厅召集起来,这件事就有点意思了。”薛维君说。
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结构,也是导致行政上无法统一规划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发展结构中,除了长三角城市群是“一主两副”,以上海为中心,以杭州和南京为城市副中心,三大城市融合发展,而珠三角和京津冀均是“双中心”发展结构,珠三角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京津冀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外围城市环绕发展,这种结构容易造成行政上无法统一规划发展,前者幸好有广东省统一协调,而后者呢?
薛维君直言:“体制造成的障碍需要改变体制才能够破解。”
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认为,“京津冀三地要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一定要打破行政区划僵化的制约,真正做到区域一体化的协作。此外,一定要有一个组织机构,仅靠三地的行政部门各自来做事是比较困难的。”
河北省副省长赵勇建议,在国务院层面要形成一个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成立专门办公室,最好设在国家发改委,协调三方政府共同行动;还应由权威机构牵头,组建一个京津冀区域合作研究院,站在宏观和第三方角度研究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问题和规律。
“京津冀的关系说到底,不是三方的关系,是中央与京津冀四方的关系,关键是有中央参加。没有中央的参与,这个游戏的主角是缺席的,结果就很难预料。”薛维君说。
京津冀一体化大事记
发起
(1986年―2003年)
1986年,在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的倡导下,环渤海地区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
全面启动和实践
(2004年―2009年)
200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召集京津冀三省市发改部门在廊坊召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 “廊坊共识”。
2004年6月,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在廊坊举行。会议草拟了《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已从构想、探索进入到全面启动和实践阶段。
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唐山市召开“京津冀区域规划工作座谈会”。
2008年2月,由天津市发改委倡议和发起,经过京津冀发改委共同协商、酝酿的“第一次京津冀发改委区域工作联席会”在天津召开。京津冀发改委共同签署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发改委建立“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协调沟通机制”的意见》。
加速推进
(2010年至今)
2010年10月,河北省政府《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提出了在规划体系、交通体系、通信体系、信息体系、金融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等6个方面启动与北京的“对接工程”。
2011年5月,首届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在河北廊坊召开。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