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基金光环褪去后的尴尬 大幅亏损凄凉清盘(图) |
www.sinoca.com 2011-07-04 望东方周刊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发行困难
亏损的折磨、清盘的冲击,令私募基金的发行陷入困境。
来自万得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多只阳光私募基金在推介期结束约两个多月后,仍没有成立的消息。据《证券时报》报道,今年4月份,深圳一家券商系阳光私募由某大型国有银行深圳分行发行,因募集资金太少而宣告失败。
为了避免发行失败的厄运,更多的私募基金选择了延长推介期的做法。5月24日,由博弘数君任投资顾问、外贸信托发起设立的“博弘定向23期”开始推介,6月23日,外贸信托发布公告称,“由于该项目目前未满足成立条件,故延长发行期至2011年7月7日。”
此前,由江苏信托发起、上海高汉新豪投资公司任投资顾问的“郎基金一号”也曾延长推介期。今年6月9日,江苏信托公告,该私募基金的推介期延长至7月8日。6月20日,“郎基金一号”公告成立,募集资金规模为3700万元。
目前,私募基金的主要发行渠道包括信托、银行、第三方理财机构、券商营业部等。与公募基金的发行状况类似,私募基金的数量众多,而销售渠道相对紧张,这也加剧了私募基金发行困难的局面。
自2007年以来,国内私募基金公司出现爆炸性增长,至今已达472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很多私募基金公司马不停蹄地发行新产品,国内每个月都有少则四五十只、多则上百只新产品发行。
为了激励销售渠道,一些私募基金公司不但免收认购费用,而且还给出了6%,甚至10%的高比例佣金。“监管层现在对公募基金管得很紧,新基金发行期间认购费用禁止打折,并严禁一次性激励;但是,对于私募基金的管理却处于真空状态。
这不但很不公平,而且也在客观上容易引发金融风险。那些不但免收认购费,而且一次性拿出6%,甚至10%高比例佣金的私募基金公司,是否在进行变相的非法集资呢?”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不无担心地对本刊记者说。
被查风波
在国内私募界,上海重阳投资的地位举足轻重。重阳投资的董事长裘国根是国内资本市场赫赫有名的大鳄,早年通过与招商系的多次“亲密合作”而掘得巨额财富。2009年9月,交银施罗德的投资总监李旭利投奔重阳,令重阳投资如虎添翼。
与裘国根的刻意低调相反,李旭利在加入私募后显得十分意气风发。在2009年12月初的“第八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他公开取笑华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说:“最早一批20多名基金经理只有王亚伟还在基金公司,不是我们不正常,而是王亚伟不正常。”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2009年至2010年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公奔私”的背景下,李旭利的过度高调让证监会的一些官员们颇为不安。2010年10月,在原证监会处级官员、原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莫泰山加盟重阳,任职总裁后不久,关于李旭利在公募基金任职期间涉嫌“老鼠仓”被查的传闻,不胫而走,随后,李旭利以身体原因为由仓促离职,从而把对重阳投资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李旭利和他在交银施罗德时的老同事郑拓同期受到查处,令国内私募界蓦然发现,证监会的监管领域不仅包括公募基金,而且也可以随时通过秋后算账的方法,辐射到私募基金。私募基金随着资产规模的快速壮大,过去那种处于监管真空的优越状态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李旭利、郑拓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上海的另一家私募泽熙投资也遇到了麻烦。从表面上看,泽熙投资比重阳投资更加低调,在泽熙投资的公司网站上,甚至没有公司管理层成员的介绍。“这家公司交给市场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媒体不要报道他们。”一位比较了解该公司的业内人士说。
然而,在圈内,泽熙投资的名号却不在重阳之下。泽熙投资的掌门人徐翔出身“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有“私募一哥”之称。2009年12月7日,他创办了泽熙投资,注册资本3000万元。2010年,他先后发行了泽熙瑞金1号、泽熙2期至5期共5个产品,从社会上募集了数十亿资金,投入A股市场。
泽熙投资操盘风格凶悍,业绩表现出众,但其盈利模式依然难脱“私募提前潜伏、公募帮忙拉抬”的老模式,其可持续性有待观察。2010年二季度,泽熙瑞金1号与浙商汇金1号杀入问题股ST大地,2010年下半年,广发系基金重仓跟进,甘做轿夫,就是其中一例。
2011年5月,因泽熙投资的重仓股出现较大波动,市场传出徐翔被查的传闻。5月31日,泽熙投资发布《告投资者书》,予以否认。6月16日,《时代周报》发表《私募一哥泽熙徐翔被查溯源》的报道,6月17日,泽熙投资再度书面声明,认为该报道完全失实,缺乏依据。
一位资深投资者认为,关于泽熙投资是否存在涉嫌操纵股价行为的争论,事关重大。对于这个至今仍云遮雾绕的重要问题,证监会不应一直保持沉默,宜尽快查清事实真相,让更多的阳光照进私募,以保护股市的健康发展。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