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一个80后青年的8年买房奋斗史 买房真是个技术活

www.sinoca.com 2011-06-25  天涯社区  [复制链接]  字体:

  我参加工作是在1999年,当时刚刚20岁,我步入社会的时间恰好和中国房地产兴起的时间基本吻合,这样看来在房地产一事儿上某还是属于“过来人”的,哈哈。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在700元左右,记得刚工作那会,我们这里开了几个盘子(有几个现在看来都是老城区的标杆性小区了)。老爹老妈当时就骂上了:**小区,那地方也要卖1800?搞错没有,那地方以前是农场啊……我们住这地儿当时新房子才买1500……(一线城市的看官们不要笑,一般三四线城市也就这个价码了)

  说到这里,俗话说在家靠父母,有必要先说一下我的老爹老妈。我爹是给ZF打工的,我妈是给企业打工的,退休前她服务的国企标签是中房集团**分公司,就是中国房地产集团某某地区分公司,他们在我们当地混的也算是比上绝对不足,比下稍微有余的那种。按道理说,像我的父母在房地产的事儿上还是应该属于先知先觉的那种类型,可惜在我的故事中,他们不是……而且可以进入反面典型。在今年之前,我对我父亲的印象还是一说到房地产,他就用坚决决绝一定以及肯定的口气说,“你们看着,房价肯定是要跌的……我们这里造这么多房子给谁住……我搞了一辈子经济工作,我会不懂”……唉……仔细的筒子可能会问,为什么说是今年以来发生了啥事让老爹闭嘴了?很简单,他今年也买了新房了,高位接盘,悲催吧……哈哈,我不觉得,这是后话,按下不表,还是延着时间的脉络继续我的故事吧。

  我的第一套房子

  把第一个时间的截点停留在2003年,这是中国楼市的第一个春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进行地如火如荼。当时我记得在老城区这块已经找不到2000以下的房子了。出于谈恋爱、组织小家庭的准备(套用现在的专用词汇就是“刚需”),到了该为自己买房子的时候了。当时我家是这样的情况,父母居住的是一套98年的房改房,他们给我准备了一套80年代末建造的房子,是房改的时候单位某领导退出来的,改为商品房销售那种,90多P,当时单位内部价11万就给买来了,父亲的理由是随着西区新城的开发,单位里迟早是要搞集资建房的(还是老观念呀)。我当时不乐意了,那要等到啥时候,凭啥别的小孩能住新房,我要住旧房呀。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给自己买一套体面的新房。

  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个人前进的不竭动力,当时的我对楼市根本谈不上理解,最致命的是周围没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圈子(这个我在以后还会说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但我毅然瞒着家里就把那套旧房子给卖掉了。呵呵,实在没有想到,我参与的第一次房地产事务居然是卖房子,更让我意外的是短短两三个月时间,这套旧房子居然涨价了,还赚了3万块钱,这样,我就有了近15万的本钱。

  接下来,我疯狂地找寻合适的房源。我注意到在离父母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楼盘,位置特别好,而且由于城市的特殊格局,我们这个城市的老城区是不能造高楼的,偏偏就这个小区居然还能弄个电梯,造个小高楼,很是有标志性。当时这个楼盘一期早已疯抢而光,现正在买二期,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二期房子的开盘价3280,真TMD是天价(当时市区比较好的盘子房价基本在2500-3000左右,上到3000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南区那边要便宜一些,在1500---2000的区间),那是当时我们这里最贵的楼盘了,要知道,我当时一个月也就才能领到1000多元得银子。

  对于我来说,这个楼盘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成熟的配套——超市、医院、学校、影院……你想要的配套全有;

  2、优美的周边环境——虽然地处老城区,但小区北面靠湖,西面邻江,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3、从小生活在这一带,环境熟悉,与父母家也近,方便相互照顾;

  4、很有眼缘(这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形了,在以后的几次买房过程中经常有所感触)。

  唯一对我造成压力的就是那昂贵的价格了,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于是,我打定了主意,从这个楼盘一期的二手房中去淘淘宝。当时房地产交易并不规范,有些人凭着和房产公司的关系订个房子,交点押金,却不去付清款项,以图在短期内赚个差价。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人居然以2500的价格急售这个小区一期的房子,不再犹豫了,我立马出手了。至今我仍然记得当时见面的情形,那位房东是两个人来的,后来我才知道,另一个人是来逼房东还帐的债主……哈哈,我的运气还是不错的,付了5万元的差价,顺利地拿到了我人生中第一套房子——当时市中心最高档的楼盘,均价2500,120个平方。这样下来,我两套房子买卖后,其实是以2万元的差价抵消了一年多时间的房子涨幅,这以当时房地产涨价的速度来说是非常值得的。我们这个小区不少房子都转了一手,比如我对门的那位,就是几个月后以3000元一个平方从别人手上转来的。我是属于比较成功地乘人之危,进行了一次海底捞月,偷偷地再笑一个。

  当时这套房子总价30万,付了首付以后,我贷款14万,分期10年,每个月还款1500左右。这以当时的收入水平来说,看似有些入不敷出,好在有伟大的父母在背后支撑,起码还能管吃管住。有意思的是,没过多久,奖金开始涨了,于是,基本上我把所有的固定工资全部用于还贷,奖金拿来支付日常用度,居然还不是特别紧张。现在,这套房子的按揭早已还清,房价嘛翻了四五倍铁定是有的,而这里的房子基本属于非卖品,要卖的话随时可以套现哦。

  在第一个故事中,其实还有一个插曲,我觉得蛮有意义,可以提供大家分享。我们单位有一个同事,比我大了4岁,他是农村来的,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他买房子比我略早,当时他看中了一个楼盘,也是非常不错的,总价也要30万左右,而他手上连同家里支援的只有2万元现金,我至今很佩服他的胆量,他居然举债9万,硬是付了首付,然后每月按揭1600多……当时很多人劝他一定要慎重,或者买个偏远一些的房子,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使我深受鼓舞。

  说了我第一次买房的经历还有我同事的故事,并不是唆使大家不顾一切地去买房子,一则现在的楼市和当时不可同日而语,后面我们还要分析这个趋势;二则当时缺乏对楼市全面认识的我们说到底也是瞎猫撞了死耗子的成分居多(毕竟是搭上了房地产发展第一个高峰,说白了也没多大技术含量),尤其是我那个同事。但从中有几点心得以供大家参考:1、对于刚需来说,眼疾手快、胆大心细、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千万别让自己在等待中浪费了青春、损耗了金钱;2、年轻人对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规划,不但会学习,还得会折腾。3、买房子一定要选对地段,选对品质,也就是要发现并选择优质资产。记住,行情好的时候,什么房子都能涨价(但不是什么房子都能卖个好价钱);而行情不好的时候,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就能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点切记切记。4、选房看房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也就是解决所谓的眼光问题,这也是需要不辞辛劳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恐欧债危机扩散 美股大跌 黄金重挫油价收高
下一篇:80万人民币美国买房?群众纷纷表示:不靠谱不敢买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财经证券] 美国海归月薪1.5万仍月光 合理规划实·[财经证券] 80后月薪多少算是正常水平 多数人“
·[财经证券] 售楼小姐自曝潜规则 告诉你怎样买房·[社会万象] 80后海归归国下乡养土鸡 创业睡草窝
·[国际] 中国80后富二代女孩白宫亲历见证拉登·[财经证券] 热钱涌动港楼市再升温:香港宣布限制
·[财经证券] 都是中国的错?西媒称中国人结婚买房·[社会万象] 湖南80后夫妇生下“非洲”宝宝 可能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千万别这样吃!这17种家常菜竟是健康杀手?(组图)
千万别这样吃!这17种家常
探访亚洲最快乐的国家 没想到不丹竟这么穷(组图)
探访亚洲最快乐的国家 没
全面开扒泳坛“小包子”宁泽涛 他的女神居然(图)
全面开扒泳坛“小包子”宁
赴美国Gucci超级卖场扫货 简直就是白菜价(组图)
赴美国Gucci超级卖场扫货
日本肌肉男咖啡厅 岛国妹子排长队都排疯啦(组图)
日本肌肉男咖啡厅 岛国妹
中国妻子自曝3年韩国生活:思密达的吃住行(组图)
中国妻子自曝3年韩国生活:
何必去西藏 成都边上就藏着一个天堂般藏区(组图)
何必去西藏 成都边上就藏
看看日本人拍的抗战片 究竟有什么感人的?(组图)
看看日本人拍的抗战片 究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