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悬平台贷款:中国经济情况堪忧 全覆盖奥妙(图) |
www.sinoca.com 2011-06-13 财新网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风险化解觅径
“剥离方式不太可行,因为就意味着宣告地方财政破产”,地方政府怎样另辟蹊径?
2010年,银监会内部统计显示,当时统计的7.66万亿元的平台贷款余额中,有26%(约2万亿元)存在着严重问题,包括借款主体不明确、当期债务偿还存在严重问题、以及/或将贷款用于自有资本或挪作他用等。另有4万亿元贷款的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其本息。
这也是外界多估计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大约在2万亿元至3万亿元的由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这些项目并不存在付息的压力,还本高峰期在2012年、2013年,加之届时地方政府换届等因素影响,在未来两年,一些“本届借钱下任还、借了新钱还旧钱”的真正的“还本风险”或有所加剧。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锡认为,是否有高达2万亿元至3万亿元的违约资产尚难定论,“如果孤立地看,单个平台可能不少都得死掉,但是从整体综合看,回旋余地很大。”
针对前述路透消息中报道,银监会也参与了“剥离方案”的制定,银监会内部有中高层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澄清,银监会的职责是提示风险,报告情况,但不能代表中央决策。究竟如何处理潜在风险,还要中央拿主意,“说到底,是中央和地方的一场博弈。”
所谓剥离是否可行,业界观点不一。
一位商业银行风控资深人士认为,如果剥离地方政府债务,无异于走回头路,鼓励地方政府逃废债。“地方总觉得中央会埋单,所以依然会肆无忌惮地大干快上。”
一位财政部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剥离方式不太可行,因为这意味着宣告地方财政破产。”他认为,首先应明确政府承担的公用事业的责任和义务哪些可以自己承担、哪些可以外包?这个思路一旦明确下来,才涉及已有的资产下一步如何管理、融资等问题。
剥离债务,应是在极端情况下的办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经济体的处理方法举例。而来自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的银行业分析师都认为,如果未来的资产质量若因此发生显著恶化,而银行的拨备覆盖和净资本又无法有效覆盖产生的损失时,仍预期中央政府会尽可能地提供财务支持,这意味着中央政府的潜在债务会有较大增长。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的看法乐观,他认为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与南欧等国的公共债务危机不同,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主要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非为政府运营支出融资。债务的增长同时带来了政府资产的增长,并未导致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恶化。要解决债务危机,可以中央替地方发长期建设债券或是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地方政府还可以出售拥有的近2万家国有企业,惟一的挑战是防止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
今年以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亦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应推动地方政府发市政债,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
在央行的前述报告中,也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化解提出了制度性安排,认为地方政府应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加强债务管理,要科学认证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促进提高地方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报告的主要内容则和央行行长周小川4月在清华大学的发言基本一致。周小川当时指出,通过“市政债+财产税”的组合,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使用土地财政,能够形成约束力有效的资金流在时间轴上平移,有助于解决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央行正是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行政体制、现行税制的整体框架下,从技术上寻求一些突破和改进,用地方债替代银行贷款。”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认为。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