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之子谈富二代5大悲剧:缺宽容心 不懂感恩 |
www.sinoca.com 2011-06-01 大旗网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悲剧5:父母用金钱替代爱
没有哪个父母会剥夺子女活出饱满人生的最佳机会。不过,富裕家庭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和危险没有被足够重视。
彼得・巴菲特并没有借助“巴菲特”家族的光环和父亲的力量成名于华尔街,而是听从内心的指引,怀揣着从小对音乐的梦想,执着的追求而最终成就了自己音乐的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书中有写到:“父亲以他的习惯,认真倾听,不做评论,也不直接提建议,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彼得,你知道吗,你和我其实在做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上几笔。’”这是老巴菲特给儿子最大的鼓励。
富有的家庭往往太关注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他们给予子女大量的金钱,却没有给孩子应有的爱。对孩子而言,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是父母能够花时间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观察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并尝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但是,这需要真正的投入,而不是一张信用卡就能敷衍了事的。
孩子们懂得时间比金钱更重要,而我们成年人,尤其当我们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尽情享受公司分红的时候,往往认为金钱比时间更智能光要。之后,当金钱失去吸引力而时间变得紧迫时,他们才幡然醒悟所剩时间不多。
《特权的代价》一书作者、心理学博士玛德琳・来文曾有研究表明,美国有30%至40%的富家子弟患有抑郁症,是平均水平的3倍。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10%至15%最终选择了自杀。
忠告:打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因为它是赢得自尊的最可靠途径,并且可能是唯一的途径。为什么要努力奋斗?因为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最大潜能。所以富二代们要认清自我,告诉我们有何东西可以奉献给他人,能够成就多少事情,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在彼得・巴菲特看来,认真、热切地追求快乐,与在其他领域实现成功,都需要具备相同的品质:耐心、自知之明、走出逆境的能力和坚定的信念。
彼得后来在音乐领域大有成就,奥斯卡最佳影片“与狼共舞”的舞蹈场景配乐就是他的杰作。不过,从心所愿并非易事,彼得与其他年轻人一样,必然要经过过自己的成长道路。彼得19岁时,巴菲特给了他价值9万美元的股票。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彼得来到旧金山自己闯天下,没向父亲要钱,而是自己打工养活自己,收入不高,只能居住在一个放了乐器之后屋里已没多少空间的小公寓里。
虽然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会让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也从事投资生意,但巴菲特最终并没有逼彼得走上金融投资的职业道路,而是成全其音乐的梦想。彼得认为,父亲灌输的对财富的看法和目光长远的理念帮助他克服早年闯荡的艰辛。
从彼得身上看不到“富二代”的傲慢与阔绰,他表示会向父亲一样投身慈善事业。他在书中写道:“经济浪潮起起伏伏,惟有人的价值观是最稳定的货币,并为我们带来最丰厚的回报。”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