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2011年5月12日刊封面图片
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于2011年5月12日正式出刊。本文标题为“警惕新一轮网络泡沫”。文章认为非理性的热情又开始回到了互联网世界。投资者应对此警觉。
在互联网的繁荣于2000年前后成为壮观的大萧条后的一段时间,祈求再现一次泡沫的呼吁现开始回荡在了硅谷上空。这种愿望已变为了现实。与美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形势相比,硅谷地区让人感到像回到闹市一般。那里到处在寻找买卖企业的高手,办公室租金也在飙升,支付给数据科学(data science)一类很流行职业高手的薪酬正与好莱坞水平看齐。因此也难怪网络企业会获得如此离谱的估值。
脸谱网和Twitter虽未公开上市,但二级市场对两家企业的估值分别达到了超过波音飞机和福特汽车的760和77亿美元。本周,另一家针对专业人士的社交网站LinkedIn称,公司指望能在IPO估值时达到33亿美元。微软在紧随其后宣布收购提供互联网电话和视频服务的Skype公司上,预计会付出高达85亿美元的泡沫价格。这是后者去年销售额的10倍,其营业收入的400倍。
这些还只是全球大品牌企业与客户间的动作。在非公开市场上,一些初出茅庐企业的估价更是高得离谱,特别是只要涉及任何与中国业务有关的企业(近期,一家名为Color的分享照片的社交网站据说估值高达1亿美元,但该企业的服务品质甚至都未经过验证)。投资界对被称之为中国式脸谱网的人人网站,以及其他在美上市的中国网络企业也是趋之若鹜。
难道网络从兴旺到破裂一幕还真将轮回?的确认为泡沫不会再现的人们指出,科技领域自1990年代以来已出现了巨变。回想当时的情形,使用互联网的人少之又少,而今天的网民数量已达20亿之众,其中大多数人是在中国这类受控的新市场。超高速宽带连接在十多年前极罕见,而今天各地比比皆是。此前,众多创业小企业的确雄心勃勃,但营业收入却微不足道。今天像Groupon一类网络明星却有着可观的销售量,并具有令人生畏的盈利能力。
认为不会出现泡沫者还指出,1990年代网络泡沫发生在一些网络公司开始上市交易,幼稚的投资者将股价抬升至毫无理性程度后才开始急剧膨胀的。尽管今后可能有变化,但当前大型互联网企业的IPO数量不多。科技界至今还未表现出到处扩散的癫狂苗头;反映科技界状况的纳指虽在持续上扬,但仍远低于 2000年3月的峰值。
乐观派恐怕只在一个方面是正确的。本次网络投资兴旺情形的确与前不同,尽管它并不是因为繁荣-破灭周期奇迹般地消失。这次环境的不同,是因为正在形成的泡沫主要是在人们视野之外的非公开市场上形成,且带有前次泡沫所缺乏的全球影响。
这次形成的泡沫部分是因富足的"天使投资者"的倾力打造,其中一些是1990年代末期IOP的发财者。他们的财力已得到极大增强,并竞相角逐网络创业企业的股权。天使们甚至都无需做尽责调查就签下了投资股权的协议。当这种情形出现在向脸谱网和其他一些更成熟的网络公司投资时,以传统理念为根基的投资者们就要面临私人股权投资企业,和在不景气投资环境中渴望获利,由银行牵头的投资基金的激烈竞争。西装革履的杠杆收购大亨们,似乎比10年前疯抢网络企业股份的酒店服务生更像模像样,但他们中很多人其实对科技领域知之甚少。
这次的网络兴旺较上次的影响面更广。俄罗斯投资者的热捧可能是一个原因。Skype公司诞生于爱沙尼亚。芬兰的智能手机游戏软件,愤怒的小鸟的开发商Rovio近期筹资4200万美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的人人和中国式的YouTube的优酷网站。这些企业理应从中国快速增长,以及网络对商务和社交带来更广泛影响为投资者带来获利机会。中国网络创业企业通常在前几轮的筹资估值时达1500-2000万美元,比美国本土同类企业更高。
如此差异会带来重要的后果。首先,由非公开市场形成的泡沫,让这些企业在达到公开上市时已被吹的相当大了。脸谱网可能会变为下一个谷歌,LinkedIn公司也有着相当坚实的销售计划。但是,继它们之后都是些不敢让人乐观,且它们的估值由天使投资者的离奇思维捧上天的企业。
中国网络业的泡沫还可能引起其他地区重现非理性的估值。甚至中国本身也可能会成为泡沫最终爆裂的原因。热捧中国企业股份的投资者,未充分考虑到这些企业因涉及敏感领域而可能面对的政治风险。若影响力大的网络公司受压制,投资者们才会警醒,由此造成像出现金融丑闻那样的大规模抛股行为。
若幸运眷顾,此次网络泡沫带来的损失不会像上次那样大。1990年代互联网的繁荣,导致支撑网络基础的电信企业的估值盲目膨胀。当互联网企业股价暴跌时,电信业投资者也遭受了惨痛损失。但迄今为止尚无此波及效应的苗头。互联网产业全球化,意味着更多人可能会被诱惑到当前这股网络投资虚假繁荣形势中,使泡沫破裂时的疼苦更大。
至于泡沫何时会破裂,本刊早在上次互联网和美国房地产泡沫出现前,就曾成功发出过警告。非理性热情极少会很快转为理性的质疑。一些大量在网络创业企业上压注者会有应得的报应。因此,当投资者在甄别投资目标时,他们应非常谨慎。他们不能指望后续投资者出更高价来买走自己手中的股票。当投资被套牢时,他们可能会高呼上帝赐予自己别在最后一刻才抛掉垃圾的智慧。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