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一季度中国出现了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但是这丝毫阻止不了外汇储备继续创新高。4月14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稳居全球第一。而上次中国出现季度贸易逆差是在2004年1季度,当时的外汇储备只有4500亿美元。短短七年间,外汇储备增长了近七倍。
不过,中国外汇储备突破3万亿美元,更加凸显了全球经济失衡。这也正是4月14日在华盛顿召开的G20集团财长会议上各国财长想要针对解决的问题。有分析认为,在中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外汇储备的大量激增,将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除了会吹大资产泡沫,导致通货膨胀之外,热钱的流入将使得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而人民币升值会对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而面对迅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政府决策机构使用手法却十分单一,大多数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或其它资产。截至今年3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11547亿美元,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的37.92%。然而,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债券和股票市场有可能会濒于崩溃,那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将面临化为泡沫的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如何花去这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十分热心。近来,西方媒体发表不少文章为中国出谋划策,其中不乏正确的观点,当然也有一些离奇的建议。4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中国买得起意大利》的文章,为中国如何使用这笔巨额外汇储备提出3点建议:
一是可以买下意大利。意大利全部主权债务到2062年的本息之和为3.031万亿美元,与中国外储3.044万亿美元相差无几;二是可买下美国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从埃克森美孚到摩根大通,或者是欧洲前十五的股份,其中有必和必拓和埃尼公司;三是可以囤积250亿桶布伦特原油。根据2月份的消费量,这可满足中国近13年的石油净进口需求。
这些建议听起来不错,但离现实却有很大差距。不过,第三条建议仍有可取之处。因为花外汇储备购买石油等大宗商品,总比用于购买美国国债要强得多。换句话说,中国与其购买美国国债或资产,还不如用这些钱来激活内需,让国民从中受益。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努力激发国内消费潜力的正确轨道上。
然而,在这一点上,国内许多专家的观点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认为将外汇储备“直接转为财政投入”以及“直接分发给老百姓用于消费”的讨论,从经济学角度看都是错误的,因为其后果不是“货币危机”就是“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对此,我们难以苟同这种观点。
众所周知,把巨额外汇储备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和其它资产,无疑是极不明智的。如果相信中国内需的潜力较大,辅以适当的政策确保国内投资增长,那么对外需放缓的担忧就可以减轻。面对手中握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从服务于国内建设角度看,把外汇储备转变成增加的进口,从而满足国内建设的需要,显然成为今后合理使用外汇储备的最主要渠道。
进一步推论,现在是到了中国该大举进口包括大宗商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的时候了。这一进程如果从2005年汇改之初就逐步进行,那么当前,无论通胀形势,还是人民币升值压力,都不会像现在这样痛苦。中国如果在出口额增长的同时,大量增加进口,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的总供给,缓解目前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更为主要的是能够逐步扭转持续近20年的长期贸易顺差格局。而通胀和顺差,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直接的逻辑关系。
现在,政府决策机构在考虑如何外汇储备时,应牢记这样的原则:3亿美元外汇储备属于中国全体国民。基于这一原则,动用这些外汇储备就应为民众办实事。例如可以把部分外汇放到企业、商业银行和个人的手里,适当的“藏汇于民”;或者根据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现状,可划拨部分外汇储备设立“社保补充基金”,为现有的社保基金“添砖加瓦”,确保社保金能长期、持续地按时足额发放。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