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左)和陈晓
从2008年11月入狱,黄光裕已经成为各大媒体年刊盘点家电行业必不可少的关键词。2010年,依然不会例外。
这一年,黄光裕身在高墙之内,然而他与在江湖上行走自由的陈晓上演了一部不亚于好莱坞剧情的商业大片,两者既是导演也是主角。而此时,李途纯与他一手创建的太子奶毁于对赌协议,破产还债的决绝和无奈更像是一记警钟。由此,家族企业模式与职业经理人、投资者的冲撞被推至台前。
中国家族企业在成长中一直探求着自己的生存模式,很多个黄光裕、陈晓、李途纯在2011年还要为此上下求索,他们的选择是什么?去还是留。
家族内部的伦理和道德
如果拍一部中国民营企业的传奇发展历史的影片,国美电器无疑会成为众多导演热捧的题材。而这部电影的主角――一个17岁的潮汕小伙子,从在北京前门倒腾旧家电到三次问鼎中国首富,而又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身陷囹圄,这个人正是“国美帝国”的制造者黄光裕。
2010年,身在高墙之内的黄光裕也一直没有闲着,而是指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黄氏家族保卫战。
在最初从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的位子退下时,黄光裕也许并没有想到国美会有如此轰轰烈烈的“去黄化”运动。如果换做常人,对“去黄化”或多或少心里会有一些别扭。我们无从求证黄光裕当时心里是不是这样想了,但随后他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证实了他对陈晓的诸多不满。
8月4日,对黄光裕以及国美都是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身陷狱中的黄光裕通过控股公司Shinning Crown,提出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动议,要求陈晓出局,同时撤销孙一丁的公司执行董事的职务,并提名邹晓春(黄光裕多年法律顾问)为公司执行董事,提名黄燕虹(黄光裕之妹)为公司执行董事。
至此,黄家与陈晓之间的争斗不再是遮遮掩掩,而是演变成了撕破脸的血淋淋的厮杀。
从彼此信任到临危受命,再到各自为阵、反目成仇,黄光裕与陈晓演绎的不仅仅是个人恩怨,而是把家族企业模式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冲撞推至台前。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身陷囹圄的“硬汉”同样颇具视觉冲击力,他就是被称为赌徒的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
2007年初,太子奶集团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并签了一份对赌协议。日后也正是这份对赌协议让李途纯和他的太子奶悲情落幕。
资本的利益
有人说陈晓是一个“道德上的失败者”,有人说“黄光裕败北后还将恶斗连场”,有人认为这是一场“道德和资源之争”,还有人干脆表示“国美之战的输赢大局已定,赢家非黄非陈而是苏宁”……
而当今的国美局势或许正如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所言:“旁观者讲理,而当事人讲利。取消一般授权,黄光裕大股东地位确保,陈晓留任避免管理层动荡,一方保全核心利益,一方保全面子,大股东和二股东各取其所,各退半步,是妥协也是合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认为,在公司框架下的争斗,不是为了你死我活,而是利益的折中,应理解、尊重市场的选择。
如果说黄光裕和李途纯仅仅是为了控制欲而与对手刀枪相见,倒不如说是他们的资本帝国受到了不能容忍的侵犯。
回首黄陈之争的整个过程,其实早在2009年贝恩资本与陈晓达成同盟,并用股权激励的“金手铐”锁定了黄光裕旧部之日起,黄氏家族就嗅到了危险。
还是资本。
对利益的追求永远是商人最真实的面目。黄光裕不惜撕破脸捍卫的控股权,陈晓背着骂名掀起的“去黄化”运动,那些黄光裕昔日的亲信们“倒戈”,李途纯不顾一切签下的对赌协议……
既然是资本的博弈,那就需要遵从市场游戏规则。而商人们大都也清楚地明白这一点,资本面前不讲友谊,不谈亲情。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彼此可以是同一战壕、患难与共的兄弟;而为了利益分配,双方亦可以恩断义绝,反目成仇。
谁会否认陈晓、黄光裕曾有过“蜜月期”?谁又会否认当初李途纯与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资本巨头曾达成的信任与默契?彼此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时就有一纸合同,然而一旦出现触及双方根本利益或底线的情况,也难免会怒目相向,对簿公堂。
当职业经理人面对“家长”
中国企业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里,家族模式始终贯穿其中。
不仅仅历史上有著名的晋商、徽商,就算在当下经济已经飞速发展的中国,家族企业模式也依旧比比皆是。依靠血缘关系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以及对市场时机的及时把握,使得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迅速崛起,然而,随着这些企业的日益壮大和逐步扩张,“家族式管理方式”所产生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职业经理人开始成为家族企业不二人选。
然而,引入职业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而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问题也一贯被家族企业视为难以把控的风险。因此,职业经理人在家族企业中也往往会出现“有职无权”的尴尬局面。尤其在非常时刻,或许细微的分歧和沟通不畅就可以引起双方的疑虑和猜忌,最终导致决裂。黄光裕和陈晓显然未逃脱这一法则。而黄陈之争,无疑给家族企业对引入职业经理人蒙上了更厚的阴影。
或许是太多的中国企业家骨子里背负着“成王败寇”的信条,为此,他们心甘情愿地在沙场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在这一过程中,职业经理人不过是阶段性的“盟友”,而他们最信任的始终莫过于血脉相通的“皇亲国戚”。
“经理人的权利与义务的边界在哪里?科学合理的经理人权利、义务配置结构是什么?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现行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还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万国华坦言,“黄陈之争,与其说是道义之痒还不如说是法律之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家族企业都因与职业经理人的“天然隔阂”而各自为阵、大摆擂台。相反,不少家族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可以互相借力、取长补短。而这也许就好比不同的家庭存在不同的婚姻,而在不同的婚姻中,也会隐藏着不同的命运与法则。
商场如战场。
相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家族企业对投资者的芥蒂似乎要更深一些。投资者已经不再是一些理念和执行力上的冲突,而更多的则是资本的瓜分和较量。
黄陈之争、李途纯的陨落,都给中国家族企业上了深刻的一课。然而,回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当今经济不断发展的车轮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中国家族企业绕不过去的路。面对各路投资者的“虎视眈眈”,以及职业经理人的“信誉危机”,2011年,中国家族企业的保卫战该怎么打?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家们不断探索。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