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官方数据,刚刚过去的这轮美国经济衰退(recession)正式起始于2007年12月、结束于2009年6月,历时一年半。此次衰退,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以后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尤其是,衰退后的复苏速度之缓慢,更为过去几十年所罕见。这种情形,使得美国人如坐针毡,精神倍受折磨。有鉴于此,美国多数选民在本月初的中期选举中对刚刚执政满两年的奥巴马与民主党愤怒地说“不”。
不过,最近这些天陆续出台的一组经济数据还是相当鼓舞人心的:
1。10月份美国新增工作岗位151,000个,公司新增工作岗位数达到了今年4月份以来的月度最高。
2。根据最新公布的UMCSI(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nsumer Sentiment Index)数据,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由10月份的67.7上升到了69.3,创最近5个月的最高。
3。美国小企业信心指数(Small Business Optimism Index)由上月的89 攀升到了本月的91.7。
4。美国的年通货膨胀预期(Expectation of inflation one year from now)在10月份达到了3%,比9月份的2.7%提高了0.3个百分点。这就进一步消除了人们对通货紧缩的担忧,显示出美国联邦储备局(Federal Reserve Board)推出的第二轮货币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2,QE2)已经开始发挥刺激消费的作用。
5。美国股市自09年3月探底以来,一路稳健回升。当然中间的涨涨落落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股市的常态。道琼斯工业指数已经由当初的不到6000点,回归并比较稳定地占住了11200多点的高位。目前的股指位置基本上与经济泡沫暴涨前的2005年初持平。
6。虽然今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长低于预期,但已经稍微高于去年同期。第三季度的数据又略高于第二季度。按一般规律,第四季度的GDP增长将会更高。
7。在过去一周内,以美元计算的黄金价位大幅下跌,从周二的最高位$1424.20每盎司一度跌落到周五的最低位$1359.59每盎司,最后以不到$1368每盎司收盘,跌幅达到将近4%。因QE2而引发的这轮黄金涨价至此强力受阻,显示出世界对美元的需求依然比较旺盛,美元的国际储蓄货币地位依然相当稳固。
那么,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是一个私有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的国家,税收是联邦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失业率高,税收就少,政府就难以办事情;失业率高,政府还要提供高额的失业救济;失业率高,国民的总体消费能力就低,而且消费信心也会受到打击。总之,很多问题要么是直接由高失业率引起的,要么是与高失业率密切相关。就业率问题解决不好,其它的问题都难办。
下面请看一组图表:
1。美国的失业率(2007-2010)
2。过去5年道琼斯工业指数变化(2005-2010)
3。过去1年道琼斯工业指数变化(11/2009-11/2010)
4。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1978-2010,源于UMCSI)
5。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2009-2010,源于UMCSI)
6。过去1年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变化($/盎司)
7。过去1周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变化($/盎司)
注:本帖中所引用的数据、图表均可通过GOOGLE获得。图5是本人利用从网上获得的数据绘制的。由于本人是100%的经济学外行,如有误读、误解有关数据,敬请方家不吝指正。其他网友亦请自便拍砖:))
我注意到归坛里一些喜欢思考严肃问题的网友,不少人都认同这么一个观点:美国的这场经济衰退,依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表现。与历次危机不同的只是,这次衰退是产生于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背景之下--全球化的信息纽带、全球化的金融联系、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全球化的市场竞逐、全球化的资源争夺。。。由于全球化,美国人所经历的苦楚,其它国家的人民也在不同程度上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反过来,太平洋、大西洋彼岸“蝴蝶翅膀的颤动”,又通过全球化的气场传递到这块北美土地的上空、并引起强烈的共鸣风暴。。。
但不管怎样,既然是周期,危机的产生应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的恢复同样也应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是,有乐观的网友提出:美国的这场经济危机将会“不治而愈”。这就太小瞧其冲击力了!
在前一部分我们已经说过:美国经济虽然已在恢复之中,但其步履非常的缓慢。究其原因,是危机对美国的经济机体伤害相当之深。让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个图,它比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次经济危机中丢失工作的比例。从2007年底开始的这场衰退,导致了有4、5个月的工作丢失率(与失业率概念不同)接近或超过6%,这是其它各次危机远远不能相比的。
下面这个表是劳工部统计的从2006初到今年9月份为止的丢失工作的情况。很明显,今年的情况已经大大好于去年。
虽然现在裁员在逐渐减少、新开工机会在明显增加,但就业的缺口还是非常之大。请看下面这个图:
考虑到人口增加的因素,现在就业市场上工作机会短缺达到11.5 million个!
众所周知,这次美国的经济危机,源于美国金融系统的过度投机和老百姓的过度提前消费所导致的次级信贷危机。雷曼兄弟的倒闭,几大金融巨头的摇摇欲坠、在政府救助下涉险度过难关,使得整个美国金融界有浴火重生之感。现在他们变得非常谨慎、非常保守。美国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很难借到钱,而中小企业历来是美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大的主力军。中小企业与个人的融资渠道不畅,新的工作机会就难以大规模产生。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全球一片反对声中强硬推出其QE2方案。不可否认这有美国自私、霸道的成分,但我想,美国政府确实是迫切希望借此解决国内市场的融资问题、从而为提高就业率铺平道路的。QE2本身新印6000亿美元货币,加上QE1剩余的钱和回笼的钱,总额将不会低于8000亿投向市场。用得好的话,这些钱是可以解决大问题的。最理想的效果,是一箭四雕:
1。帮助中小企业等增加新开工机会,立竿见影提高就业率;
2。刺激消费;
3。稀释债务(俗称“剪羊毛”);
4。变相使美元贬值,促进出口贸易。
到目前为止,美国在使美元贬值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以下所示,是最近半年来美元与世界上其它几种主要货币的兑换率的走势:
但是,货币贬值是一把双刃剑,需要非常慎重处理。尤其是美元这样的世界储蓄货币,相对的稳定与坚挺是其信誉的保证。好在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其它币种可以与之分庭抗礼。
>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缓慢、失业率高企不下,一些持悲观论调的人认为此次经济衰退的影响甚至比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还要严重。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那场大萧条,开始于1929年,一直延续至30年代末期,在有的国家延续到了40年代初期。萧条所至,世界上主要国家鲜有幸免。再加上经济萧条与二战联在一起,用雪上加霜、哀鸿遍野来形容当时的惨状一点都不过分(美国由于本土上没有战争,情况略微好一些)。只不过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经很难设身处地去想象和感受当时的情形罢了!
其实,即使是在此次衰退尚未结束之前,我都是坚持认为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是不错的。理由很多,除了政治制度、高教体制、科技创新体制、货币地位、军事实力、有效国土规模、自然资源等等显著优势之外,美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并不太坏。研发、服务与制造业三驾马车的配合,其实是基本协调的。全球化带来的制造业外流,对美国的经济结构确实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由于美国原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其政治、经济体制的自我调整能力,这种影响在金融危机之前得到了合理、有效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要将在前文中引用过的显示工作岗位缺口的那张图再贴一遍:
我猜想,很多人在看这张图时,可能惊鄂于目前的工作岗位缺口之巨大,根本没顾得上注意它所透露的另外一层信息。其实,这是一张叫人“喜忧参半”的图。它所透露的积极意义与前面所谈到的工作岗位缺口的意义一样重要。
这张图清楚地显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的就业市场基本上是稳定的。尽管全球化的影响早已存在,但美国在其本土上依然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使得当时的失业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比好些其它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失业率都更低。这表明,美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好就业问题。
确实,面对全球化的挑战,美国要致力改善其制造业,核心是要降低因高工资、高福利而抬升的产品成本。底特律的老牌汽车制造厂是典型的例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轮减薪潮将会不期而来。
在经济危机的阴霾笼罩下,这几年在美国研发市场上投入的风险投资显著减少;又由于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不佳,政府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也显著减弱。但是,美国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备的科技创新软、硬件体系是其它国家很难COPY的。今后,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可能还会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设立更多的研发分部,但主体的研发工作将会(也只能是)继续由美国本土的中心来承担。美国在医药保健、生态环保、IT技术、新能源开发应用等领域都有着长远、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美国在这几年对外国人才的吸收容量有明显的减小,但这不等于美国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减小。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恢复,美国对外国人才的吸收容量将会重新放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美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是大学学费上涨过快,它已经使得许多中产阶层家庭不堪重负。从长远来讲,这将影响到美国青年人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因而会影响到美国未来的竞争力。因此,象美国的制造业一样,美国的一流大学在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时,如何节约开支、降低操作成本,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在结束本帖前,我给网友们讲一个笑话:
我的一位朋友与他的另一位朋友以前经常会就美国衰败的问题争吵不休。有一回我的朋友争急了,就这么对那位朋友讲:如果说中国、印度能容纳15亿人,以美国的宜居、宜耕有效国土面积,容纳18亿人绝对没有问题。可是美国现在才只有3亿多一点人口。而且美国早已实现了现代化,现在无须大规模建房、修路、搞基建,所以不宜通过投资基建抬升GDP。但是美国可以通过放宽移民条件,允许从墨西哥、中国、印度移民二亿人来美国。那样,美国的廉价劳动力也充足了,基建也能够热火朝天搞20-30年或更长时间,GDP也会随之持续大幅度上扬。还有一点,增加2亿人口,对现在的3亿多美国人的优质生活环境也不会影响太大,至少会比墨西哥、中国、印度的总体生活环境要好得多。
他最后问那位朋友:“你说美国能衰退到哪里去?!”。从此以后,那位朋友再也不与他争吵这个话题。
我今天的帖子也写完了。谢谢大家的时间,并祝周末愉快!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