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伯南克讲话 厉以宁不愧是“宠物经济学家” |
www.sinoca.com 2010-11-05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通胀控制目标:伯南克2%与厉以宁4.5%
余丰慧-凤凰博客
这两天关于通胀控制目标问题,中国几个专家纷纷发表意见。最早是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认为,中国通胀率控制目标应该提高至4%,接着,中国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说,中国须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涨率,再接着就是重量级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公开表示,中国通胀率警戒线应该调至4.5%,并且说3%的通货膨胀率警戒线是适用于西方的,中国是可以承受4.5%的通胀率的。
这段时间同时受关注的是,美国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是此项政策的决策者、执行者和竭力支持者。笔者注意到,美联储竭力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由有二:一是美国经济比预期增长复苏要慢,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二是美联储认为美国通胀率水平过低,应该适度提高通胀率水平,以刺激经济,调动企业生产和百姓消费的积极性。笔者由此联想到,中国几位专家的建议不是与伯南克的美联储不谋而合吗?
那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想把美国通胀率目标提高到多少?是与国际警戒线一样提高到3%,与中国年初确定的控制目标一样,还是调高至与厉以宁教授建议的4.5%之高。要说对物价的承受能力,美国民众比中国要高得多。因为,美国民众收入要高的多,美国社会保障体系比中国健全的多,美国本身就是高收入、高消费国家,美国消费对经济拉动占比高达78%以上,美国长期就是依靠百姓消费来拉动经济的,美国有负债消费和寅吃卯粮消费的传统,因此,美国百姓对物价的承受能力与中国应该不在一个档次上。然而,伯南克力主建议提高的通胀率控制目标,既吓笔者一跳,又令笔者无限感慨。
上周五,在美联储波士顿联储分行举办的“低通胀环境下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会议上,伯南克在题为《低通胀下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的讲话中表示,大部分货币委员会官员都认为物价增速应该保持在“2%或稍低”的水平上(10月19日 《第一财经日报》)。就这样一个2%或稍低的通胀控制目标,就被解读为,标志着美联储在采用正式的通胀目标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被作为美联储实行进一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基础和宽松环境。这足以看出,美国对通胀率多么重视,对国际警戒线3%的通胀率水平多么敬畏呀!
那么,目前美国国内通胀率如何呢?根据美国劳动部的数据,美国9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个月仅仅上升了0.1%,除了波动的食品与能源价格外,物价已经连续第二个月“纹丝不动”了。与一年前相比,总体物价水平仅上涨1.1%,核心物价仅上涨0.8%,为1961年以来最缓慢的年度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物价指数8月份已经到达3.5%的历史高位,比美国物价指数高出2.4个百分点,预计9月份可能再创新高。
中国比美国物价上涨如此之快,中国百姓比美国民众收入如此之低,一些专家不是给政府出谋划策控制物价上涨,不是站在百姓角度尽快遏制通胀率抬高,以免给百姓带来更大生活压力,而是建议百姓忍受更高物价上涨率、建议将通胀率控制目标调高至4%甚至4.5%的高位。实在让人寒心呀!
与美国物价水平相比,以美国百姓收入相比,更加感到立即遏制中国大陆物价上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与伯南克的2%或者稍低的通胀控制目标相比,深切感到忍受更高物价上涨、将通胀控制率提高至4%或者4.5%完全是是一个馊主意,完全是不顾平民百姓死活、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哗众取宠的歪点子。
【早前】厉以宁:中国通胀警戒线应提高至4.5% 社会可以承受
新京报
厉以宁表示,如果国际油价、铁矿石价格和粮食价格继续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3%的通货膨胀率警戒线是适用于西方的,而中国近期来看,维持9%的经济增长率是可能的。如果9%的经济增长率还把3%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一个警戒线,会给经济带来很多问题。4.5%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警戒线是可以的,是社会可以承受的。
中国8月CPI同比上涨3.5%,也创下22个月以来的新高,有分析师预计9月CPI可能会再创新高。
随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他支持新一轮货币刺激政策以抵御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并防止通缩,美联储重启购买国债的计划即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毫无悬念。11月3日的下一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也因此成为市场焦点。
首次明确2%通胀目标
上周五,在美联储波士顿联储分行举办的“低通胀环境下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会议上,伯南克在题为《低通胀下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的讲话中表示:“鉴于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各项政策目标,在条件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可能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伯南克的讲话也标志着美联储在采用正式的通胀目标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他表示,大部分货币委员会官员都认为物价增速应该保持在“2%或稍低”的水平上。
这是伯南克第一次在公开讲话中如此清晰地用一个具体数字作为美国央行的通胀目标。这也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美联储将试图把任何新的刺激计划与2%的通胀目标挂钩。
“尽管2011年的经济增速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明年的增速似乎不太可能超出长期水平。”伯南克在讲话中强调,相对美联储的目标水平,“当前的通胀率过低”。
最新的通胀数据也支撑了伯南克的“通胀论”。根据美国劳动部的数据,美国9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个月仅仅上升了0.1%,除了波动的食品与能源价格外,物价已经连续第二个月“纹丝不动”了。与一年前相比,总体物价水平仅上涨1.1%,核心物价仅上涨0.8%,为1961年以来最缓慢的年度增长。
用口水淹死厉以宁我们还得忍受高通胀
叶檀-财经网博客
通胀泰山压顶,厉以宁先生在10月16号发表的一席话,让自己成为民意的天然靶子。他表示,4.5%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警戒线是可以的,是社会可以承受的,
用口水淹死厉以宁也没用。
通胀是既成事实。按照国家统计局较为保守的统计数据,8月CPI为3.5%,9月为3.6%,已经超过了3%的警戒线。这还不算完,通胀压力继续上升。10月23日,宏观经济学家宋国青教授发表研究报告,认为10月CPI接近4%可能性很大。央行行长的一席话可以佐证,加息后,央行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行长周小川10月18日的演讲,表示国内信贷持续扩张动力仍然较强,跨境资本流动蕴含潜在风险,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周期性不良贷款增加等宏观风险将会显著上升,金融业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是中国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工作重点。10月22日,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周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论坛再次提示,美日等国最新经济措施将会促使全球流动性继续保持非常宽松,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会共同面临较大的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通胀只有一个原因,货币发行量超过了财富增长量。
我国的通胀就是典型,截至今年9月底,广义货币发行量M2的余额已经达到创纪录的69.64万亿,10年前,这个数据是12万亿左右,过去十年,我国M2年均增长约18%,货币成长可谓创全球纪录。按照李迅雷的观察,未来十年,如果年均增长12%,则M2将从目前的68.7万亿元增加到284万亿元;如果年均增长15%,M2将增长到340万亿元。也就是说,货币发行量一直高于GDP的增长,更是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
国内货币发放越来越多,国外输入的热钱越来越多,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升、随着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在全球超量发行的货币无孔不入的时代,中国政府想以一己之力维持资源价格稳定,必定独木难支。美国与欧元区目前还处于较为紧缩的状态,有充分的动力大印钞票。以美国为例,9 月份 CPI 环比上涨 0.1%,同比仅增长 1.1%;核心 CPI 持平于前月,同比增长 0.8%,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充足空间。
看看我们的身边吧,普通盒饭开始上调价格,菜场里没有3元以下的蔬菜,所有的大宗商品与高端投资品价格疯狂上涨,就算把张悟本全捉将牢里去,农产品价格仍然无法回落。9月份CPI主要拜食品价格所赐。
真正的问题是,既然通胀难以避免,如何应对通胀?
一次性小幅加息毫无用处,反而让全球套利资金更加兴风作浪。所谓的降息周期,是美联储在货币时代吹响的投资号角,而降息周期,则是鸣金收兵的号令,让全球的美元回归美国大本营。如果中国继续小幅加息下去,可以肯定,热钱会越来越多,升值压力将越来越大,人民币资产将越来越高,到最后形成特大泡沫堰塞湖,悬在中国人的头顶,摇摇欲坠。
动用货币手段抑制通胀,中国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或者一步加息到位,或者一步升值到位,或者边加息边升值,实行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
上述选择都是休克疗法,可以彻底断绝国际套利资金的退路,但在某些人眼中无异于自掘坟墓。因为升值到位就意味着全球热钱流出中国,随之而来的必须是宏观经济紧缩。相信目前没有任何一个银行家、任何一个政治家敢于作出如此的决策――前美联储主席、“通胀杀手”沃克后继无人,倒是凯恩斯主义的传人遍地开花。
格林斯潘带来的最糟糕的遗产,就是使多数人误以为经济就是调节货币的松紧,经济结构调整可以通过货币调控一蹴而就,钻入了货币的死胡同无法抽身。
此时看看厉以宁的话不无好处。厉以宁表示,资产市场形成巨大泡沫一旦破裂就会形成二次探底。要抑制资产泡沫,关键在于一定要认真落实非公经济36条。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让大量民营经济转入实体经济领域,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民营企业中的一些优质企业要在国家的扶持之下加快自主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这样中国的产业升级问题可以加快完成。
厉以宁的话包含三段推论。通胀是不可避免的,最好的办法是利用通胀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发展高效率的民营经济,利用资产泡沫解决通胀与经济失衡。
厉以宁这段话的危险之处在于,没有看到目前CPI数据的保守色彩,在财政不透明的情况下,贸然提升通胀耐受力,等于变相增加强权者的掠夺空间。在中国经济面临内外压力之时,坚定地用市场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坚定地守住CPI4%的底线,坚定地建立全民创业自我保障的体制,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不二法门。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