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夫收购吉百利惊动世界:美国食王吞下英国糖果 |
www.sinoca.com 2010-01-20 国际金融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1月19日,一起巨型兼并案惊动了世界。美国卡夫食品公司与英国吉百利公司终于达成协议,前者以195亿美元收购后者,世界第二大糖果公司成为世界第二大食品公司的一部分。“美国食王”吞下了“英国糖果”,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是一次国际企业的大手笔兼并。根据双方协议,收购以现金加换股的方式进行。吉百利每股价格为850便士(合14美元),其中500便士以现金方式支付,其余为卡夫的股票。卡夫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瑞恩・罗森菲尔德宣称,这起交易将使卡夫成为“糖果、饼干、规模、创新机会的世界领导者”。
两巨头的“前生今世”
卡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创始人詹姆斯・卡夫在芝加哥最早以上门推销奶酪起家,通过100多年的发展,卡夫成为美国最大的食品和饮料企业、世界第二大食品公司。
与卡夫相比,吉百利的历史更牛。1824年,约翰・吉百利在英国伯明翰销售茶叶和咖啡,并在短短的几年中将可可和巧克力变为公司的主导产品。吉百利是英国最有名的糖果公司。卡夫和吉百利的年轮加起来近300岁,丰厚的资历、超凡的实力、众多的品牌,无疑将打造出一家集食品、糖果、饮料于一身的世界超一流企业。
“联姻”来之不易
这是一桩颇费周折、来之不易的买卖。卡夫于去年9月初就开始向吉百利“求爱”,最初报价为170亿美元,被吉百利方面斥之为“敌意收购”。双方你来我往,“口水战”一度打得不亦乐乎。不过,闹归闹,双方的谈判并未完全中断。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卡夫为了吃下吉百利,可谓下足了本钱。近5个月的交易谈判中,在咨询、资金筹措手续费方面就花了3.8亿美元。在英国监管部门设定的协议最后期限19日到来之前,卡夫高层与吉百利方面进行了最后24小时的紧张谈判,最终以上调报价和提高付费现金等优惠敲定了这桩“婚姻”。
其实,吉百利被卡夫收购也不算冤。卡夫年收入高达420亿美元,而吉百利只有80亿美元。被一家收入高过5倍、雇员多2倍的公司纳于麾下,对吉百利来说,并不算丢人。再说,两巨头合二为一,可谓“强强联合”。市场方面来看,卡夫在北美独占鳌头,吉百利则是誉满欧盟。卡夫在巴西、俄罗斯、中国推销甚广,吉百利在印度广受欢迎。双方成为一家,旗下产品无疑会在这些市场上顺利扩张。再从削减成本方面来看,根据卡夫的计划,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在营运费用上节省3亿美元,行政管理上减少2.5亿美元,市场和广告方面降低1.25亿美元。
各有顾虑
不过,这毕竟是一桩惊动美国、英国的超大兼并案。卡夫方面尽显赢家的喜悦,罗斯菲尔德女士志得意满地说,这笔交易对股东和职员来说,都是“好消息”。而吉百利方面则表现出万般的无奈,该公司董事长罗杰・卡尔说,作出达成协议的决定是“一个充满酸甜苦辣的时刻”。
对股东来说,这是一笔体现了良好价值的交易。但合并后的新公司肯定要削减成本,裁员“不可避免”。也许由于吉百利在英国实在是家喻户晓的大品牌,4500名英国职员饭碗连首相布朗和商务大臣曼德尔森都惊动了。布朗表示,“我们决心尽力确保吉百利在英国投资水平不变”,“尽力确保吉百利职员的岗位安全”。曼德尔森也说,罗斯菲尔德给他写信保证将尊重吉百利的遗产和职员,他将邀请罗进一步讨论卡夫未来计划的细节,讨论结果将向吉百利职员公布。
困扰吉百利职员的不只是常见的“兼并后遗症”――裁员,还有对这家200年老字号的不舍和英国传统的珍爱。1月19日公布协议当天,在该厂工作了31年的一位妇人感叹:“这不只是担忧工作,还关乎英国的本份。这是一个伟大的英国公司的结束。”吉百利创始人家族的曾孙女费利西蒂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得更狠:这桩交易绝对是一个悲剧,如果听说吉百利被一家“汉堡奶酪”公司收购,“我的爷爷、爷爷的父亲、爷爷的爷爷都会气得在坟墓里打滚”。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