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金改制迷雾:改制前后紫金山储量评审差25倍 |
www.sinoca.com 2009-11-27 21世纪经济报道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被低估的金矿 改制前后紫金山储量评审为何相差25倍?
金子在被刻意掩盖时发不出光芒。
改制时被打折的净资产,只是紫金矿业(10.00,-0.83,-7.66%)国退民进谜团的冰山一角。更大的疑点在于,紫金山金矿在改制前后所确认的储量,竟然相差25倍。
而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的证据表明,包括陈景河等在内的紫金矿业高管,早在改制前就对辖下金矿的巨大储量有透彻的认识。
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级的超大金矿,在紫金矿业改制时,包括探矿及采矿权、土地使用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评估值仅为3901万元,而之前国家在此投入的地质勘查费用就高达6000多万元。
抽丝剥茧之下,紫金山金矿凤凰涅磐的故事得以还原。
紫金山金矿储量疑云
改制“方程式”是否成立,首先取决于对紫金山铜矿尤其是金矿储量的估计。
如今位于武夷山脉南端的紫金山金矿,在外界的形象是凤凰,而人们很少想到的是其当初的脚本是“乌鸡”。
常被提及的一个事实是,该矿床于1992年底作为“鸡肋”项目被划给福建上杭县开发。彼时,紫金山批准的金矿储量才5.45吨,平均品位4.24克/吨,是个品位低、变化大、开发价值不大的中小型矿床。
公开资料表明,1994年10月,紫金矿业组建了“福建省闽西紫金矿业集团”,共有成员企业24家,核心资产就是紫金山金矿。
至今,陈景河喜欢对外界津津乐道的段子之一仍是,当年探明的5.45吨储量如何变戏法般地开采了近200吨尚未枯竭。
也许正是对于最初5吨多储量的过多宣扬,紫金矿业改制时,这个世界级的超大型金矿包括探矿及采矿权、土地使用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评估值仅为3901万元。
然而,有诸多或隐或显的证据证明,早在改制之前,陈景河等高管对紫金山金矿的实际储量就有深切的了解。
首先按照紫金矿业的表述,紫金山金矿是国内采选规模最大、黄金产量最大的黄金单体矿山,已成为世界级超大型金矿。
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从划给紫金矿业那年起就开始逐步显现。至1998年6月底,随着紫金山金矿三期技改工程基本完成,其年采选能力已达到70万吨规模,成为全国采选规模最大的黄金矿山。
其次,从专业素养来看,在紫金山打拼了27年的陈景河,对紫金矿业丰厚家底的了解自是超过常人。
早在1982年,陈景河从福州大学毕业分配到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后,就一直在紫金山地区进行矿产资源普查,并于1984年提出了紫金山“上金下铜”的推断。
能体现陈景河专业背景的还有他获得的一系列奖项。1990年至1995年期间,他主持 “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铜金矿西北矿段铜矿详查报告”获地矿部找矿一等奖;“福建省上杭紫金山地区金矿研究及远景预测”与“紫金山铜金矿成矿模式研究”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陈由此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紫金矿业宣传部提供的文本甚至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93年,陈景河放弃留在省城的机会转到上杭县任职,县委书记怕委屈他,对他说:“你是我们引进的大人才,你就担任经委副主任分管矿业吧。”陈景河心直口快地说:“我是冲着开发紫金山来的,分管不顶用,我要直接参与!”随后,陈景河出任上杭县矿产公司经理。
陈景河同样不该健忘的一组数字是:其间的1984―1994年,国家投入6000多万元,对紫金山金铜矿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查。
再次,紫金矿业H股招股书透露了玄机。紫金矿业H股招股书显示,同处一个矿区的紫金山金矿和紫金山铜矿由紫金矿业100%持有,拥有矿山日期是 1993年8月,矿区面积为2.88平方公里(采矿区),金属储量为金138371公斤,平均品位1.2克/吨,铜1465000吨,平均品位 0.66%。
紫金矿业H股招股书亦表明,紫金山金矿于1993年开始大规模地下开采,采选规模为5万吨/年处理黄金矿石,自1998年由地下硐采过渡为大规模的露采。
记者从其他渠道查证到的资料同样证明,紫金矿业金矿储量之多已为权威部门所认可。
福建省官方编纂的《冶金工业志》也记载,紫金矿业在国有独资时期,紫金山金矿矿区的西北矿段上部已探明金储量77.59吨,下部探明铜储量108.68万吨。
堪为佐证的还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在介绍紫金矿业199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资料中称,该地区控制铜金属量达219万吨,经过补充勘查,金矿可利用资源量达254吨。
“其实,从紫金矿业的成长历程就可以看出,紫金矿业之所从一家县级小企业一跃成为集团公司,依靠的就是紫金山金矿迅速提高的规模效益。”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如是评价:“改制之前,紫金山金矿已经是全国采选规模最大的黄金矿山,但评估值却不如其一年创造的利润。”
蹊跷的评审
由上可知,紫金山金矿储量巨大是改制前就已经公认的事实。而紫金矿业在低品位金矿开采中的综合利用技术,在2000年之前也已基本成型,并得到广泛运用。但这些无形资产,是在改制后靠着历次评审才突然璀璨起来。
1996年,紫金矿业利润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主要原因在于紫金山金矿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金矿处理能力增加了一倍,并且提纯金纯色全部达到99.9%以上,部分达到99.99%。
而紫金山金矿一期工程,是陈景河借鉴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新兴的堆浸法提金技术,该技术对于按照常规选矿技术不能盈利的低品位矿山非常适用。按照这一思路,原计划2900万元的第一期工程建设只用了700多万元。
紧随其后,针对紫金山金矿低品位、大矿量等特点,延续进行了“重选+堆浸+炭浆联合工艺”,使选矿综合回收率达80%,实现了处理量大的成果。之后,紫金矿业实施金矿二至四期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成倍扩大。而第四期技术改造在1998就已经开始,其环评报告于2000年6月27日通过了评审。
而根据紫金矿业宣传资料,1999年是紫金矿业发展史上值得记忆的一年。其依托产业紫金山金矿的黄金产量、采选规模独占全国黄金矿山鳌头,公司被列入国家经贸委黄金管理局重点扶持的十大黄金集团,被核定为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当年12月29日,紫金矿业还在紫金山金矿召开“实现产金全国最大暨利润突破5000万元总结大会”。
同时,其宣传文章亦表示,应用新技术和创新的传统技术于地质探矿和开发研究,使得紫金山金矿可利用资源迅速扩大,从5.45吨扩张到100吨以上。
事实证明,紫金山铜金矿价值在紫金矿业改制时,已经被严重低估,即使根据紫金矿业H股招股说明书,其2000年初黄金金属的储量就有144.1吨,而此时,紫金矿业尚未开始改制。并且,紫金矿业接手紫金山铜金矿时,已探明的铜矿储量达116万吨,平均品位1.09%。
耐人寻味的是,紫金矿业改制后几次评审,使得公司巨大储量“合法化”。
紫金矿业于2000年9月6日注册成立,当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邱定蕃、中国矿协高级咨询专家杨达礼和中科院冶金所研究员夏光祥等4名专家,对紫金矿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后进行评审,意见书强调,紫金矿业是目前黄金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一家企业,完全可进入世界大型先进矿山公司行列。
此外,改制一年后的2001年8月,紫金山金矿新的勘探报告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评审,确认紫金山金矿储量达138.4吨,是当初探明储量结论的25倍。
从前述诸多证据推断,紫金山金矿新的勘探结果,在紫金矿业改制前就已经有了明确结论,至少,堪称权威专家的陈景河应该了然于胸,而公司董事长陈景河是地方国有资产在紫金矿业的全权代表。
“紫金矿业改制就是为了上市融资,在改制前如果不清楚紫金山金矿的储量和采选前景,拿什么去募资?”有知情人士如此质疑,“很显然,改制前后储量的巨大反差,存在利益输送动机。”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