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日本的报刊杂志报道,就很容易了解,尽管也会有网民认为矢野不该去演那些或残暴或狡诈的日本军人,但大部分时候,他是被普通人所好奇甚至羡慕的存在。他的姐姐会夸耀弟弟在中国的成功,他的侄辈会跟着他学中文,甚至,在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大幅降温期间,还有日本节目邀请他露面大谈“如何与中国人搞好关系”。在日本人眼中,矢野浩二是一个励志样板,更是一个奇迹。
矢野浩二的个人经历,也确实够得上“励志”二字。2000年,由东京追梦变为北漂的他,已经是三十而立,却一事无成。在无数次的专访中,矢野都会讲述着他在困难时受过多少中国朋友的帮助,无论是在北京举目无亲时的第一次生日宴,还是导演拉着他挨桌向圈内朋友引荐……就这样,一步又一步,矢野从《走向共和》到《记忆的证明》《烈火金刚》《小兵张嘎》《大刀》等抗日剧,彻底变成了中国老百姓眼中的“鬼子专业户”,日本媒体也接二连三地为他拍纪录片、做专访、开专栏。在专栏里,他指责日本人对中国的关心不够,批判日本式论资排辈的职场文化,指责名古屋市长在南京市访问团面前的失礼行为……
其实,对于“鬼子专业户”的定位,矢野并非没有过疑虑。在东京的时候,矢野浩二曾是前任明星、现任日本千叶县知事森田健作的助理兼司机。在矢野只能接到杀人魔角色的那段时间,他曾经在电话里向森田倾诉苦闷,森田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我告诉他(矢野),你是个演员,又不是政治家,你只要按照导演的要求把角色演好就够了。”
资深政治家森田健作的话,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尽管他演出了多部抗日剧,但多数日本人并未把矢野浩二唤作“日奸”的理由。在政治正确与专业精神之间,普通人只需要背负专业精神,而不必强行背负政治正确,这已经成为了能被大部分国民接受的共识。也正因如此,日本大神级演员香川照之才能毫无心理压力地出演《鬼子来了》和《拉贝日记》。
同样,矢野演得再出名,也是他的个人选择。他在中国的持续走红,在唤起中国人对日本的兴趣上,可能产生促进的作用。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承认矢野浩二的成就,是日本打出的一张外交牌——但它不会改变日本政府始终不正面承认二战时的侵华历史且不做深刻反省之今日国家形象。
矢野的中国式走红,一方面是因缘际会,一方面,确实得益于日渐开放的环境和文化的包容,让他能接到更多“人性化”的角色,比如《少帅》中的菊池武夫。在黄柳霜的时代,备受磨难的民族需要用国家荣誉来填补自信,所以个人在生存奋斗中的妥协往往不被理解甚至曲解。而在今天,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的排位,却在悄悄发生着位移。
虽然矢野并未曾对日本暴民大喊过“谁也不能阻止我爱中国”,但他曾经写过一条微博说:“我在日本向日本观众和日本国民是否能表态‘我爱中国’这句话?我能!”
与矢野的表态相映成趣的是,近些天,“共和国脊梁”倪萍老师因为在微博上说了句想把家搬到加拿大的意向,便遭遇万众唾骂,虽然她赶紧又晒护照又澄清说自己热爱祖国,但直到如今,唾骂未息,群嘲又起。
奉行“不添乱、不反对、不弃权”朴素原则的倪萍老师,也许永远也不会明白,无论是否移民,无论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都是一种正常的个人选择权。一定要把日常生活与政治正确紧密相连,只能是自己拿起绳子,绑住了原本自由的双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