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口音真的不重要。事实上却是真的很重要。口音对了,马上就能得到认同。口音错了,马上成为另类。从前说人靠衣装,衣服能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在这个移民时代,口音就是移民们的另一个“衣装”,从应聘到交友都有很大影响。
据《北京晨报》介绍,坚持要以内在美取胜的,可能在展示的机会来到之前就会出局。原文如下。
中国富二代王思聪
说话的腔调,或是口音,几乎就是无法避免的。而口音有时候能说明很多事情。小说茶花女里面,教授让卖花女摆脱市井口音,就一下将一个女摊贩变成一个淑女。
王思聪接受英国记者采访后,其英语被评为东北英伦腔。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高大上还是相反?英伦腔一般来说是好事。东北腔呢?大概这就要看对东北的感觉而定了。不过给人感觉王思聪说得挺好的,腔调用语都很得体。报道说王思聪曾经在英国名校上学。可是曾在外国上学的年轻人多了去了,有些几乎就是在这边长大的,而其中一些人的英语,除了广东腔就是北京腔,用语就更别提了,和王思聪不在一个水平上。
认识一个年轻人,说普通话挺正常的,可是一说英语就让人感觉不对。他工作环境里大部分同事都是岛民和土著,他的英语大概是受了他们的影响吧。理论上这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实中事情没那么简单。岛民和土著受到歧视和误解是不争事实。说话像他们,你就是他们,就会让人低看一点。在目前环境里可能融入得很好,可是要上一层楼,就会变成阻碍。在新西兰,这几乎就是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的分别。学校里教的英语肯定不是这个腔调。电视上的广播标准也不是这个腔调。连土著节目里的英语部分都不会是这个腔调。
听说中国流行雇菲佣,因为菲佣能顺便教小孩英语。不知道这话有多真,挺担心将来同胞们一开口说话都带菲律宾腔。带中国腔就算了,到底是中国人,无可厚非。带菲律宾腔又算什么呢?
这让人想起早阵子更新手机里面的导航软件。更新后,声音是一个印度女声。怎么听都觉得不舒服。如果在印度,那挺正常。在新西兰有一个印度女人指路,怎么都觉得不对。最近突然又变回美国口音了。马上觉得顺耳很多。美国口音和印度口音都不是本地口音,为什么美国口音就感觉对呢?说到底,就是自己肤浅狭隘。听过联合国秘书长说话都知道大叔的韩国腔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不知道他是秘书长,陌生人肯定会猜他是开便利店的新移民。
口音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和人们的偏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北京腔普通话和河南腔普通话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分别。虽然知道,就好像不能以貌取人一样,用口音来判断一个人,可是这种判断又是无可避免的。如果说得一口英女王那样的英语,绝对就是教养的保证。说得一口德州腔英语,那大概就是养牛的。当然如果穿着得体的话,也可能是开油田的。
理论上口音真的不重要。事实上却是真的很重要。口音对了,马上就能得到认同。口音错了,马上成为另类。从前说人靠衣装,衣服能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在这个移民时代,口音就是移民们的另一个“衣装”,从应聘到交友都有很大影响。坚持要以内在美取胜的,可能在展示的机会来到之前就会出局。
其实王思聪,他这个东北英伦腔到底是高大上呢,还是怎样?他大概是不用理会人们的看法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