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专家团首席顾问刘嘉
伴随着《最强大脑》的火爆热播,越来越多的观众知道了Dr。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后那个神秘的隐形科学家团队,更让无数人产生有想要撩开面纱一窥究竟的迫切欲望。刘嘉正是这档节目的专家团首席顾问。近日,《最强大脑》科学顾问团首席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教授接受深度采访,解密《最强大脑》的幕后故事。
17页独创题目测试“智力指纹”
“我的角色是保证节目是科学性,这对我来说很简单,属于科普的范畴。”刘嘉说,在节目录制之前,科学顾问团队充分考虑了如何将心理学的智力模型用于《最强大脑》节目,整个评估体系的根基来自于Cattell-Horn-Carroll(CHC)智力模型。选手确定项目前,需要回答一份长达17页的智力测试。记者看到,这份测试题的题目共有58道,内容可谓千奇百怪,包括:是否能记住中国的火车线路图,并且回忆出北京到成都的所有线路;是否可以在1分钟之内说出30个能够描述“山”的形容词;是否可以只通过说话人的声音来测算出他(她)与你的距离和方位;是否能立刻反向背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句诗等等,知识面涉及很广,包括对通用智力、习得性知识、加工速度、感知运动等多个方面能力的测评。
“根据每个选手的能力测出的结果——“智力指纹”。顾问组推荐他从事相应的挑战项目。比如,郑千才在通用能力、加工速度两个方面表现卓越,而填字格的女孩有很强的推理能力、短时记忆能力。此外,盲拧魔方的选手,有很强的推理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运动能力等。在节目中,任何一个项目都涉及多重能力的组合。
科学团队联手电视台进行极致呈现
遴选出合适的选手后,科学顾问团还要就每个选手挑战的项目进行难度评分。刘嘉介绍,难度分“0分”意味着普通人短时训练可以达到;“1至5分”意味着普通人通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6至10分”意味着有天分并通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的水准。这个分数是专家团给整个节目提供的科学依据。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真人秀节目,并不是严谨的科学研究。因此,Dr。魏作为嘉宾,在打分的时候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他可以根据选手的表现、他的观察上下浮动。对此,刘嘉表示认可。“《最强大脑》的选手们,经常在舞台上有让人意外的表现。比如,在第一期的魔方墙项目中,现场光线折射太强了,以至于很难看清楚色块,而且挑战本身要求舞台必须是平整的,但当天的舞台不平整,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在第四期的水下盲拧魔方项目里,除了要应付水的压力,还要面对缺氧和心理压力,选手必须要有超强的竞技型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可以加分的环节。”
《最强大脑》在每个挑战项目的道具上也颇为用心。比如101条斑点狗的项目,节目组提前做过统计,全国才400条斑点狗,把101个弄到一个现场,有的坐飞机,有的坐高铁,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一切都为了极致呈现选手的能力。此外,诸如在舞台上模拟制作悬崖峭壁、复制整个超市书店、临摹巨幅油画等“大手笔”,在中国的综艺节目道具史上十分罕见。而这些游戏环节的设置,其实正是电视台和科学团队合理打造的结果。Dr。魏透露,“电视台在设置游戏环节的时候一定会咨询一下科学团队。电视台负责判断节目在舞台上呈现是否好看,而科学团队负责科学性和把控难度。”
天才有天才的人格特质
有网友和观众曾经质疑,这些选手在舞台上所挑战的项目,是不是事先演练过的?对此,刘嘉教授表示,天才研究是他专注的方向之一,他参与节目最大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发现每个人身上的独特之处,“我们对待天才的理解是存在一些误区的,天才并不是全才,而且他的才能是需要后天训练才能展现出来。比如‘超级找茬王’郑千才的魔方挑战表演让大家瞠目结舌,其实在参加节目之前,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完成这个项目。正是专家挖掘出他在视觉上的超常能力并告知他破解魔方墙的方法之后,他通过不断地练习,在节目上完美地展现了他的最强大脑。”
刘嘉说,之所以参与这档节目,是希望能通过研究发现并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曾有一个‘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也许有人认为,考上清华北大,在高考中胜出的人都是创造性的人才。其实,高考等考试仅仅测量了智商,还远远不够。成为天才的必要因素还包括天才人格特质,如抗压、情绪管理、持久性、创造力等多方面的,并不仅仅是一个IQ就够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