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春晚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原谅我套用这个滥俗的句型,实在是没办法,春晚年年办,就免不了年年谈,谈来谈去也谈不破大天,直到最后意兴阑珊一切免谈。今天我是抿了两口儿,借着酒劲儿,才想再把这个春晚谈谈。
春晚,如果不作说明,一般是指央视春晚。自1983年开办,30年时间,据说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你在其中却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央视蛇年春晚总导演哈文在人民日报上说:春晚的主要任务是伴随大家过年,家里打着麻将也好、吃着年夜饭也好、聊着天儿也好,电视开着,春晚就在那儿。这话让我又想套用一个同样滥俗的句型:看与不看,春晚就在那里。虽说哈导的话里多少有点谦卑甚至无奈,但我怎么硬是咂摸出一点直销广告盘踞荧屏的滋味?
如果春晚是一种文化,那是什么文化呢?以央视的地位,当然是要雅了。毫无疑问,春晚越来越华丽,所谓盛世大联欢。可是年复一年,无非是热闹的歌舞开场,接着主持人亮相造句,接着唱歌,接着小品,接着再唱歌,间或舞蹈,接着再小品,哦,还有杂技,还要唱戏,以示弘扬传统文化,却总是那几张老脸谱,零点倒计时一过,又high起来,毕竟已到难忘今宵的时候。在这当中还有一个不是节目的节目,那就是各驻外使领馆给全国人民拜年,语速奇快,宛如放鞭炮。您还别说,有些国家我是头回听说,算是长了见识。这样描述春晚,也许会被讥为游西湖的马二先生,没有情趣,不懂审美。可是仔细想想,难道春晚不就是这样的吗?
话说回来,春晚又能怎样呢?哭哭啼啼的?那也得是幸福的。骂骂咧咧的?那也得是幸福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圣人的教诲是不能忘记的。这样的春晚,可以解释为春风沉醉的晚上,甜甜的,腻腻的,忽忽悠悠的,迷迷糊糊的。有它不多,没它还真像少了点什么。怪不得人家哈导还说了,老百姓现在的生活都很丰富,春晚对于观众来说更多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习惯。习惯,岂是看不惯就掼在地上的?
过年抱着一种平静的坏心情,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过年嘛,老是想着王小二怎么行?反感不反感,春晚都在那里。与其瞧着春晚别扭,不如赏着春晚研究,不当课题做,吐槽也好啊。一班先知先觉们,已经把春晚改装成新浪杯春晚吐槽大赛了,娱乐精神不输春晚吧?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春晚在那里,就看你怎么看。
忽然想到《大腕》里的葛优,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点评着电视里的节目,当然都是批判了,却乐滋滋的,那状态何其受用。举世皆醉,唯我独醒,精神优越感超强,再不堪入目也能娱乐自己。以前讲“内部资料,供批判用”,现在不妨讲“央视春晚,供吐槽用”。哦,经此一改,春晚又有得折腾了。(作者:阿肥)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