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哈林
《中国好声音》凭借其成熟的节目模式和制作运营,成为这个夏天最受关注的文化事件。然而,从最初的一致好评,到结尾的一片质疑,制作方灿星制作团队也承认这并不是一档完美的节目。团队经验、学员包装、节目剪辑等方面都存在不可忽视的漏洞。对此,记者采访了灿星制作团队宣传总监陆伟,也采访了一些普通观众,从不同角度探究《中国好声音》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
反思【1】未能脱俗“好故事”适得其反 学员特色未发掘充分
《中国好声音》在开播之前便做出承诺:节目不会考虑学员的身份、背景,也没有煽情故事和“毒舌”评委。但事实上它最终仍未“脱俗”,节目中还是有很多作秀的成分,有些“秀”适得其反,违背了“好声音”的宗旨。
意想不到的是,56位学员中,有“故事”的学员最终多未走得长远,反而是几位“简简单单”的人获得了更好的口碑。失去父亲的徐海星、大山里走出的吉克隽逸、小王子李维真、高考失利的郑虹,这些“有故事的人”都被陆续“揭穿”因而饱受质疑,这也无疑给他们未来的发展设置了很多障碍。非常会唱的徐海星最终以超低的票数惨败就是最好的例证。
而张玮、王韵壹、吴莫愁、梁博等人,他们在这个舞台上都没有讲故事。但事实上,他们并非真的没有故事,王韵壹从小就是个孤儿,吴莫愁同样失去了父亲,但他们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把这些经历讲出来博取同情,反而是节目做到最后,这些故事才被曝光,反而为他们增添了不少“分数”。
关于“故事”的争议,宣传总监陆伟表示,其实节目选择学员的标准仍是“声音”,后续的故事只是想让学员的形象更加丰满。第一季结束之后,团队也做出反思,由于制作经验不足,对很多学员的特色发掘得并不充分,一些个性学员也没有打造好,希望在下一季中这些失误都能得到改善。
反思【2】导师未导学员并非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
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微信号:yangkunmusic) 四位导师无疑是《中国好声音》的一大亮点。他们在乐坛的地位直接影响着节目的号召力,四个人在节目中所展现的个人魅力都可圈可点。
然而,从导师最终的“指导效果”来看,学员的进步并不大。陆伟说,这是比较遗憾的一个方面。由于节目制作周期较短,学员的演唱水平并未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甚至有些学员在后段的表现反而没有最初好。这也是节目组需要反思的地方,下一季会给导师和学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导师充分发挥作用,让学员在前后阶段发生明显的变化。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从四位导师在第一季的表现来看,他们充当的角色作用,更多的是“评”,而不是“导”。特别是盲选结束后,在导师考核阶段的点评,切中要害的不多,多是“你的表现非常完美! ”这样的客套话。四人相比,刘欢的多数点评都可以体现出一位声乐老师的专业水准,庾澄庆则代表了台湾音乐人的专业与敬业,那英和杨坤,更多的则是体现了真性情的一面。
反思【3】剪辑遗憾下一季力争让更多的学员露面
《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制作团队在国内电视领域是非常专业的。全场26个机位、1000多分钟的录制素材剪成两个小时,画面质量已经获得了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很多细节捕捉得都很好,递话筒、后台家属等细节画面的剪辑,让观众印象深刻。
然而,宣传总监陆伟在和记者总结节目漏洞时却对剪辑表示出遗憾。他说,由于这是团队第一次制作这种类型的节目,在各方面的经验还不足,节目最理想化的剪辑效果并没有呈现出来。
在这方面,观众也会有所体会。比如,最终的“年度好声音”梁博,其盲选时的画面在节目中的播出时间只有几十秒,还有大批学员也只是一闪而过。陆伟说,下一季会在剪辑方面有所突破,争取让更多参与录制的学员都能出现在节目中。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