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你是我的幸福》剧照
《宰相刘罗锅》里演和珅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再演和珅
羊城晚报记者章琰 实习生郑骙
《你是我的幸福》上周在央视落幕,剧中长袖善舞的“丁主任”抢尽风头———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和珅”之后,王刚再次成功打造了一个“笑面虎”式的滑头形象。“你别看我戏里面演得好像八面玲珑,生活中我其实一到处理这种关系的时候就拙嘴笨舌,我最不善于处理体制内的人际关系,最怕打这方面的交道了!”面对观众给他的“定位”,王刚直呼无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王刚更多地展现出真实生活中的一面———爱表演,爱收藏,爱家庭,爱儿子……他不是左右逢源的和珅,他是真性情的王刚。
惧:人际
“我是个敏感的人,对复杂关系避之不及”
人们印象中的王刚是怎样的?一张圆润且面善的脸,背后是一颗深不可测的内心;双眉一锁,便计上心来。他笑里藏刀,治人于无形;他绵里藏针,骂人不带脏字;他语言能力超群,人际关系融洽,办事手段老到,分寸拿捏妥帖……不得不说,观众对王刚的印象,大多来源于荧屏角色;而现实生活中的王刚,却是一个极其“惧怕”复杂人际关系和权谋的性情中人。
羊城晚报:对于《你是我的幸福》,大家最爱看的是剧中的“职场厚黑学”,好像中国观众特别吃这一套?
王刚:职场之中,大家莫名其妙地就这么斗来斗去的。你说谁好,谁坏?孰优,孰劣?谁也说不清楚。好像就是一种常态、一种惯性,不斗就不正常,钩心斗角才正常。职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既有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负面文化,也有一些当下的时代原因,毕竟全世界都在改变,必然会冲击很多人的利益,还有一些观念。
羊城晚报:相比之下,是不是中国的“办公室政治”最为登峰造极?
王刚:其实也不是,整个东方文化都存在这个现象。在日本,在韩国,办公室政治玩得更厉害。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之后,人们受到各种观念的碰撞,思想相对还自由一点。而日本更夸张,比我们厉害多了,比如日本一家企业,职员一旦进去就仿佛终身为奴,太可怕了,那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国家一样,组长就像国王一样。所以你在东京、大阪,看到地铁上的人都是匆匆忙忙的,他们只有在小酒馆里才洒脱一点。
羊城晚报:你演了这么多权谋人物,但自己好像从未正正经经地坐过办公室?
王刚:你还真了解我,我这一辈子还真没坐过办公室,从没在职场、更没在官场混过。我对这个避之不及,我不愿意受体制内一个机关一个单位的束缚,就是因为我看到这些人活得太累太累了。哎呀,他们这一辈子似乎就死守着一官半职,一旦失去了比如下岗或离退休了,没有了原来那个职务,他们会变得非常非常地失落。我为什么逃避?就因为我知道这些、看过这些,所以反过来我还能去演这些、诠释这些。
羊城晚报:你是不是在跟文工团或者电视台打交道时了解了办公室文化?
王刚:有这方面的原因。以体制内的业务单位为例,他们特别有意思,他们分两条线来给人划分等级———一个是行政级别,一个是业务职称。比如说我在央视是播音指导,就是播音主持系列里的“正高”级———就是业务职称的最高级别了。那又如何呢?这个栏目组的组长是“正科”级,人家有行政级别,明白吗?人家在你面前还就是个领导。所以有时会遇到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你们有时会碰面,比如说你在办公室里偶尔开一个会,却来了一个节目组的组长,他是个正科级,他比你还年轻,有时候你就很难拿捏,你是把他当成领导呢?当成小老弟呢?还是当成什么呢?……不尴不尬的。你要是遇到一个明事理的,他就会很主动地叫一声“王老师”,然后我赶紧接话:“可别别别,你是我的领导呀!”大家逗闷子,就会比较轻松。可有些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官本位思想比较重,可能就真以为自己是领导了……这就是我后来尽量离开体制内机关的原因。
羊城晚报:但在中国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没法避免这种人际关系的问题,你一般怎么处理?
王刚:一般来讲,如果有求于体制内的人做一些事情,那么尽量由别人去做。我不太善于打这方面的交道,你别看我戏里面演得好像很八面玲珑,其实生活中我一到这个时候就拙嘴笨舌。而且我很敏感,当人家稍稍流露出一点居高临下的态度,我就会很反感。或许因为我看得比较透,真的,人有时候太清醒了反而不好。而很多人在体制内呆很多年了,他们都习惯了、麻木了,一切都觉得很正常,我就不行。前几天我和一些刚毕业的职场人士进行交流,他们都觉得我这种想法很新鲜,因为他们从学校一出来就到了机关单位,觉得这一切是再自然不过了。在他们身上,说得不好听一点,有些“厚黑”的东西。因为他没有对比,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这个挺可怕的,也挺可悲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