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一些架空世界观的影片中,能否塑造一个逼真的新世界成为了影片成功的关键。电影《星球大战:西斯的复仇》最初剧本递交之后,剧组美工为每一种将会登上银幕的剧情元素都设计了多种造型方案。后期制作小组大约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将这些特效镜头制作出来并整合到影片中。该片一共包含2151个特效镜头,至今为止仍保持着单部电影中最多特效镜头的纪录。图为影片中宏大的外星城市景观。
尽管好莱坞的化妆和模型技术非常先进,银幕上身披重甲的超级英雄在片场的实际情况往往没有那么华丽。例如在电影《钢铁侠2》中,让演员身穿模型盔甲的真实后果可能是动弹不得,这时就需要在后期制作时再给演员“穿上”盔甲。图为片场,钢铁侠扮演者小罗伯特・唐尼(左)和战友身穿安装了特殊装置的便服进行拍摄。
图为通过工业光魔公司的电脑特效技术“穿上”盔甲的钢铁侠和战友。值得一提的是,数十年间,一些超级英雄的背景故事也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而改变。早期的钢铁侠漫画有浓厚的反共产主义色彩,此一姿态在越战时期的反战风潮兴起后逐渐软化。而在2008年上映的《钢铁侠》里,主人公一开场便在恐怖主义大本营阿富汗被绑架,死里逃生后走上了一条单枪匹马对抗恐怖分子之路。
制作预算超过5亿美元的《阿凡达》,是电影史上预算金额最高的电影,全球票房超过27亿美元。影片中大量使用动作捕捉技术和3D技术,逼真重塑了近3米高的蓝色外星生物纳美人。动作捕捉技术指的是,通过采集真人演员的表演姿势和面部表情,投射在计算机屏幕上,作为动画制作的参考。图为《阿凡达》拍摄过程中,全身安装传感器的演员拍摄女主角教男主角射箭的镜头,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将作为后期制作的重要数据。
影片中的潘多拉星球,每种植物和野兽都有上百张设计图,设计过程就花费了一年半时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动用了美国、新西兰等地总计超过800人的多支顶尖特效团队,使用了4万个CPU。他甚至找来语言学家为片中的纳美人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语言。尽管影片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异世界,但男主角成为“救世主”,打败掠夺资源的地球部队这一老套情节注定了《阿凡达》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美式英雄片。图为经过后期制作的射箭镜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