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明星娱乐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梅葆玖:不要称我为大师 何谓“梅派”?就是没派

www.sinoca.com 2011-06-23  东方网  [复制链接]  字体:

  6月18日上午,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青年团建团十五周年暨梅兰芳剧院揭牌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亲临现场为梅兰芳剧院揭牌。据了解,梅兰芳青年京剧团创建于1996年6月18日,已经走过十五年的时光,是继北京之后,国内唯一以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命名的地方艺术院团。

  梅葆玖:拒绝“大师”

  娱乐是娱乐,艺术是艺术。艺术家要甘于寂寞,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能浑水摸鱼,不能昙花一现,靠个什么“奖”混日子是绝对不行的。

  “原来是上海来的朋友,交关开心。”77岁的梅葆玖慢慢走向记者,身穿黑色西服,头发纹丝不乱,伸出的手绵软温柔,一口上海话更是道地老派,透着一份优雅。

  台北,剧院后台,为期四天的“遇见百年梅派”演出圆满落幕,梅葆玖亲自带领两岸三地的学生魏海敏、胡文阁、尚伟、姜亦珊、张馨月等,为宝岛观众献上梅派艺术经典的极致享受。

  梅葆玖是一个传奇。年近八十,居然照样能上台唱戏,扮相不倒,身段不倒,嗓音不倒,甜美温润一如当年。从古到今,几乎很难再找出一位如此高龄仍能上台演出的男旦。每每问起个中原因,梅葆玖总是腼腆地笑笑,缓缓一句:“多吃苹果,多睡觉,少生气。”其实,这天生的好嗓,加之幼年打下的基本功,才使他至今依然能在舞台上游刃有余,令多少人羡煞。

  如果不是父母希望他继承梅派艺术,或许梅葆玖的人生会是另外的样子。从小喜欢研究机械的他,曾经长期钻研录音技术,还为父亲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演出实况资料。在“文化大革命”不堪回首的岁月里,梅葆玖负责剧团音响,一管就是好几年,其调音水平之高令人称赞。玩音响是梅葆玖一辈子的爱好,如今北京的家里还有一间专用音响房,设备豪华先进,绝对国际一流水准。

  直到今天,出门开一部进口豪华VOLVO依旧是梅葆玖的生活习惯;香港朋友的私家飞机,他一开就是半小时,还嫌不过瘾,表示很想试一试波音747。“这还不算什么,‘文革’结束后我帮大兴农场去运大白菜,光着膀子开大卡车,一位老大妈看见了,特意跑来对我说:‘哟,这不是梅葆玖吗?昨儿在电视里还是个小媳妇,今儿个怎么就成了个大老爷们儿了?!’您看,多有趣,哈哈……”除了开好车、吃牛排、听音乐,梅葆玖还喜欢养狗,他的爱犬“COCO”是纯种欧洲贵族,吃的蛋糕必须是上海“红宝石”的,别的一概不碰。“够前卫吧?”说到此,梅葆玖自己先乐了起来。

  一聊起京剧,说起父亲梅兰芳所创造的梅派艺术,梅葆玖始终心怀敬畏。“按照我的性格,并不在乎唱戏不唱戏。如果我不上台,可能现在和我的两个哥哥一样,已经是一名出色的教授或者工程师了。可我并没有走上这条路。父亲去世之后,梅剧团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在我身上。这是使命,也是责任,每年两百多场大戏,靠我挑班演出,一直从二十几岁唱到今天。”

  戏以人传

  《新民周刊》:梅老师您好,年近耄耋,又一次来到宝岛台湾,为大家献上如此精彩的演出,实属不易。

  梅葆玖:我已经来台湾演出、讲学过好几次了,看到台上台下那么多老朋友、老观众,真是很开心。记得我第一次来台北演出时,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有我,还有叶少兰老师等等,我们这批当年名角儿的后代首次来到宝岛台湾,的确是吸引了一大批老观众来看戏的,甚至连张学良、陈立夫等国民党大佬也都悉数前来,少帅看见我就说:“你父亲的戏,我年轻时几乎都看了,还收集了好多他的唱片呢。”后来他每天晚上演出必到,看得很开心。前些年,我在和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先生私人会晤时,还和他提起一件趣事:当年抗战胜利之后,我父亲重回舞台,盛况空前。有一天演出结束,剧院方面说蒋介石先生要来后台,母亲就要我和姐姐葆都到父亲化妆间去。一会儿见蒋介石和宋美龄、宋庆龄三人来了,一番寒暄后,蒋介石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张叠好的宣纸,上面写了四个大字:“国族之华”,上款梅兰芳先生,下款蒋中正。父母道了谢,宋庆龄摸摸我的头,问我几岁啦,唱戏了没有,说要我像爸爸那样爱国,好好学戏,我一一点头答应。往事历历在目,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直到今天,美琪大戏院我父亲用过的那个化妆间还在。

  《新民周刊》:四天的戏我都看了,感觉戏码选得真不错,《红鬃烈马》本来是个繁杂的大戏,这次选了最精彩的四折。而《太真外传》则有点像旧瓶新酒,把原本连演四天的老戏集中在一个晚上,还挺精致的,结尾更用了当年您创排的《大唐贵妃》时用过的《梨花颂》,令人难忘。《凤还巢》则是歇工戏,比较轻松、讨巧。您如何看待此次非同寻常的演出?对于此次参与演出的梅派弟子们,又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梅葆玖:我觉得你演什么派,你就得拿我们行话来说叫“归派”。你要是唱梅派像张派,唱张派像程派,唱程派像荀派,那你就麻烦了。就好比您是吃炸酱面,给来点儿奶油,或者来点辣椒酱,这就完了,没法吃了这个!哈哈。青年演员到台湾来, 观众不是不懂,台湾观众不是傻子,唱得好唱得不好他都有反应,而且老观众还相当多,我一看台下都是四十、五十、六十岁的,当然年轻人也不少。我觉得这儿的观众一是懂戏,一是喜欢戏,再有是尊重流派。所以我说,是哪派你就要归哪派,这样才行。说起台湾的京剧,无论当年的“复兴”也好,以前大陆过来的老师也好,那都不是没根的呀!直到现在还有几位健在呢,那天顾正秋师姐就给我写了个条,说她由于身体原因,没办法亲临现场,托人给我送了一根高丽人参,让我补补气,哈哈,非常感谢。所以我说这次演出最大的启示,一个是要归派,一个是你贴出的戏要大家都喜欢。

  《新民周刊》:您近年来在全国政协开会时多次提交《关于重视京剧流派艺术传承保护工作》的提案,引起不少与会者的支持。有人觉得,您是梅兰芳的儿子,自然要维护流派的权威性。也有人觉得,您的这一提案,是真正在为中国京剧的未来着急,流派的继承保护很有必要。对此,您本人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梅葆玖:还是我刚才就着你说的那个,这次观众的反应之所以会好,票也卖得不错,就是因为梅剧团的演员都是归派的,所以观众一看,知道这都是正科,于是就都来了。说起要培养京剧下一代,我觉得不管大陆也好,台湾也好,唱京剧你不能离开流派这个根,离开根,一听什么都不像了,下次观众就不来了!在北京,你演新戏要立得住,还是需要老戏的基础。要做到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京剧都是这么传下来的。所以我说只要我父亲有的这些老唱片、老剧本、老相片,我都愿意提供给学生们,让他们知道,梅派是怎么传下来的。然后继续由他们身上再往下传,这样传承有序,就不会失传。咱们中国戏曲就是讲究所谓的“戏以人传”,得是靠人来传。演员靠卖票为生,你就得靠你身上的艺术把观众吸引过来。

  所谓梅派

  《新民周刊》:您本身是以维护梅派的正宗、正腔、正韵为己任。恰如您自己当年担当起梅剧团时所说的那样,“父亲在台上是怎样的,我一定还是要维持他这样子去演,一点都不敢乱动。”可同时您又是一个不断革新的艺术家,例如您前两年录制出版的交响乐伴奏版《贵妃醉酒》,还有将您父亲的《太真外传》改编成轰动一时的《大唐贵妃》,也包括您顶着各方压力,全力支持陈凯歌拍电影《梅兰芳》等等……可见您也是并不反对创新的。那么您觉得继承传统和改革发展的关系是不是就像梅兰芳先生所说的那样――“移步不换形”?

  梅葆玖:其实说到这个问题,我父亲本人就是一个喜欢改革、创新的艺术家。他并没有一味强调味儿要是那个老味,韵还是那老韵……那个时候跟现在,观众欣赏的眼光变了,咱不能说老先生不好,但是跟着时代的变化,咱们也一定得跟着时代走。我父亲身上的很多戏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所以即使他改了之后,也还都是有根有源的,那样观众才爱看。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你看《大唐贵妃》这戏,原来《太真外传》里的主腔主调我们都没敢动!包括《贵妃醉酒》,一个谱位都没动,加上交响乐为的是丰富一些,在戏剧气氛上增加一点韵味。但是我不能说加上以后它就不是京剧了,因为还得靠胡琴、二胡、鼓,还得靠这几大件。那个指挥,也是听这个胡琴,他看那弓一下去的时候,他才开始指挥,而不是说胡琴、二胡听他的,那就错了。包括我录的那张爱乐乐团伴奏的CD,好多人都说爱听。但是当初在找我录的时候,我就要求别离开梅派的韵味。如果是梅派加disco,那就麻烦了!一定要还是原汁原味的,但是可以比原来更丰富一些,加上了和弦、配器,使得声腔更优美,更有气氛。

  《新民周刊》:您父亲有很多表演是吸收了昆曲、话剧的成分。可现在的京剧似乎在唱功方面特别强调而忽略了表演,忽略了戏曲艺术整体性的美,您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梅葆玖:我觉得做演员来说,如何把戏唱好,把人物演好,实际上还是属于一个文化问题。因为我父亲虽然小时候是在科班里学习,但是他大了以后跟画家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吴湖帆等等,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写字、画画、诗词歌赋等等,他都进修。 所以他演出来的很多题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有记载的,或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传奇等等,无论是他的昆曲还是京剧,他都能从文学角度出发,在舞台上再把它升华提高。应该说我父亲的戏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

  另外,他也到世界各地走访,与当时的许多文化名人都有所接触,眼光的广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京剧必须有一个大文化的包含,这样你演出人物来就有血有肉了。所以大家说梅派能代表中国戏曲,它难也就难在这儿了!因此我也常常对学生说这个道理,让他们对此都要有清楚的认知。成功不成功,就看观众来不来看你的戏,这是最标准的。人家给你颁个奖,结果演出卖票只卖了六个人,你怎么唱啊这戏?可是观众不来你也没辙啊!现在好多的戏曲都有这个问题,没人看你能怎么办呢?

  《新民周刊》:是否因为现在的观众审美趣味变化了?

  梅葆玖:也不是。咱不提江青,不谈“文化大革命”的样板戏,可现在你再排排这几出样板戏?你排不出的!为什么排不出来?江青她不是不懂艺术,那个时候她点名要谁,谁敢不来啊?她把人家精英都集中在一起,就为了排好一个戏。其实如果以后我们艺术回归到民间了,或许就会不一样起来。现在从两岸来看,对于文艺都还有点政策问题,真正好的艺术一旦回归到了民间,我觉得就会很火热。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杰克逊问鼎史上最伟大歌手 猫王位居第三名(图)
下一篇:开放个人游 明星带你游台湾:吃喝玩乐全不落(图)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明星娱乐] 蔡康永读大学不会烧水:为过打架瘾去·[国际] 华人修甲男的另类美国梦:京剧演员转
·[明星娱乐] 刘德华为庆澳门回归十年 变京剧人物·[明星娱乐] 苏有朋自荐出演京剧名伶 余少群落选
·[明星娱乐] 陈红红毯输章子怡一大截 黎明笑对质·[戏曲] 京剧
·[明星娱乐] 陈升专辑唱京剧黄梅戏还有桂纶镁 升·[明星娱乐] 借《梅兰芳》东风 梅葆玖推唱片 称赞
·[明星娱乐] 高山林赞《梅兰芳》新歌 新专辑将展·[明星娱乐] 功夫宗师叶问PK京剧大师梅兰芳《叶问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千万别这样吃!这17种家常菜竟是健康杀手?(组图)
千万别这样吃!这17种家常
探访亚洲最快乐的国家 没想到不丹竟这么穷(组图)
探访亚洲最快乐的国家 没
全面开扒泳坛“小包子”宁泽涛 他的女神居然(图)
全面开扒泳坛“小包子”宁
赴美国Gucci超级卖场扫货 简直就是白菜价(组图)
赴美国Gucci超级卖场扫货
日本肌肉男咖啡厅 岛国妹子排长队都排疯啦(组图)
日本肌肉男咖啡厅 岛国妹
中国妻子自曝3年韩国生活:思密达的吃住行(组图)
中国妻子自曝3年韩国生活:
何必去西藏 成都边上就藏着一个天堂般藏区(组图)
何必去西藏 成都边上就藏
看看日本人拍的抗战片 究竟有什么感人的?(组图)
看看日本人拍的抗战片 究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