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牵手,台下打官司,相亲节目嘉宾两种迥然不同的表现,引来观众无数的追问(制图/陈昂)
2010年以来,相亲节目席卷整个电视圈,《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缘来是你》、《为爱向前冲》、《爱情来敲门》等层出不穷。国内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观:一个个俊男靓女面对面互相挑选表达爱意,在几百人甚至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面前挑选自己心中的伴侣。
婚恋节目,已经讨论得太多,无论低俗、作秀、炒作、跟风,总是吵得很热闹。但在婚恋相亲节目想出各种奇思、各种招牌抬高收视的同时,观众的要求开始变得简单:在把前台打理热闹的同时,电视台有没有再去关注一下牵手成功的兄弟姐妹们近况如何?一场非诚勿扰式的大胆相亲,能否真正换来一段成功的婚姻?
看客追问
不晓得他们到底有没有牵手
守着电视看了一年半的相亲交友秀以后,热心的观众不满足了:约会成功的嘉宾们,为啥从此杳无音讯?在金鹰网《我们约会吧》论坛里,不少人在追问:“很想知道张中媛和那位把她约走的GG,他们还好吗?我觉得他们简直就是绝配啊!”
有人说,这只是一场秀,看得高兴就行;也有人提出,以“非诚勿扰”为口号的真人交友,不应该只把工夫放在台面上:“如果是一档娱乐大家的节目的话,大家就在这里乐下吧!但如果是一档真人类节目,就应该追踪报道下成功的双双对对,希望看到在节目现场速配成功后生活了解一个月就结婚的主!”
节目组回应――
有心追踪,人力物力都不允许
“我们也想做,但系统的回访不太可能。”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组宣传人员张毅解释说,节目的录制过程很紧张,根本不可能系统地去关注每一个嘉宾,“我们不可能给所有嘉宾一个月打一次电话问情况吧。”
《我们约会吧》最初有个环节,回放上期约会成功的男女嘉宾的台下约会过程,讲述他们的约会生活,但一段时间后这个环节突然消失。
“人手的原因。”湖南卫视制片人刘蕾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她解释说,嘉宾来自全国各地,如果一个个进行追踪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现在上过我们节目的已经有2000多人了,我们没办法做到一个个去追踪报道”。但她表示在台下一直都有联系,“许多嘉宾跟导演成了朋友,会把他们的一些故事告诉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给我们秀恩爱,晒求婚”。
她认为,作为电视台有这个责任去关注一些后台的故事,他们也在做这种延续性的关注,“但作为常规环节,目前的精力已经无法达到”。
[引子]
上周娱乐圈,婚恋相亲节目再一次成为焦点:因参与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走红网络的女嘉宾孙雅莉,5月底被节目中的男嘉宾鄂皆豪告到法院,原因是在两人谈婚论嫁时,孙雅莉突然悔婚,而且拒绝返还鄂皆豪赠与的宝马3系轿车及一台夏普电视。《非诚勿扰》男女嘉宾“台上牵手台下打官司”的戏码,聚焦了无数观众的目光,也再次引发了一场对于婚恋相亲节目的“全城热论”。
看客追问
高关注度能否带来高成功率?
婚恋相亲节目大多走的是娱乐化路线,台上针锋相对,插曲不断,观众看得一阵乐呵。但大多数观众还无法做到“只在乎曾经拥有”:“我还是想知道到底成功了几对。”“这些相亲节目究竟是为谁服务的?大多数是为了一群大龄青年的父母吧,一群对孩子充满爱的父母,这个人群善良单纯,又爱子心切,能不能告诉他们到底是否能成功……”
关于成功率,《非诚勿扰》女嘉宾罗蔼轩曾公开发表观点,电视相亲能够提高成功率:“我认为成功率是直线得到提高的,不能只看节目上当时的牵手成功率,节目带来机会才是道理。”但不少相亲节目里,有嘉宾连续几期出现,引起观众的质疑,直指他们是为了出名而来。
节目组回应――
别想太多,这只是一个平台
“这只是一个平台。”在张毅看来,节目更多的意义是提供信息,让嘉宾获得更多机会。
至于《我们约会吧》,刘蕾说,节目的定位一直是交友,而不是相亲,“这只是一个缘分的开始,一个契机,并不是说能够把人生的阶段浓缩,下了台就能够直接去领证的”。作为曾经《玫瑰之约》的制片人,她在被传说《玫瑰之约》成功率有多高时也被质疑着现在这档节目的成功率,但她反对比较,“《玫瑰之约》办了8 年,‘约会’才一年多,8年一般男女都要结婚了吧。”
刘蕾表示,台上成功牵手后也存在很多变数,“可能吃个饭喝个咖啡发现感觉不对,就崩了”。但增加机会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像‘马夫哥’已经收到了好几万封邮件了。”张毅也透露,上周有两位《非诚勿扰》男嘉宾打电话来说要准备结婚了, “下台后就有很多人加QQ,发邮件。下个月13号就有一对结婚,打电话请我们去喝酒呢!”
至于“钉子户”,刘蕾承认,其中有节目的考虑,“他们认知度很高,电视节目是应该有辨识度的,一个人上去,几分钟下来,观众根本记不住。”但她否认这是炒作,“我们无力炒作”。她认为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出在嘉宾身上,“上了节目,台下很多人发邮件的,可能挑选余地大了,就自己也挑花眼,沉浸在那种被人追的感觉里面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