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演唱《忐忑》表情夸张
核心提示
龚琳娜在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上的一首《忐忑》,如今火“疯”了网友疯狂传播,明星们积极模仿,黄百鸣贺岁电影《最强喜事》中刻意引用,连天后王菲也在翻唱……
《忐忑》为何一夜爆红成“神曲”?有人说它是“创新”,也有人批它只是迎合了网络时代人们的猎奇心理这支连歌词都没有的“神曲”,究竟为什么走红?
神奇是因为听不懂
在《忐忑》之后,由龚琳娜与六位“声灵合唱团”成员表演的无伴奏合唱《丢丢铜》登陆湖南卫视“元宵喜乐会”,在网上也再度刮起“龚氏旋风”。有人说,《忐忑》系列歌曲为中国民乐找到了发展新方向,也有人说它只是“好玩又好奇”,音乐生命其实并无可延续性……演唱者龚琳娜本人倒是充满信心,她认为歌曲要传达的就是“中国风的感觉”。《忐忑》的走红连带着让龚琳娜也变得“神乎其神”了,这首没有歌词的歌曲一夜之间掀起了一股翻唱热潮。网络上纷纷出现各种各样版本的《忐忑》,这个神是什么意思?也许有人会觉得是因为很神奇,也有人可能是因为听不懂,所以觉得它很神。龚琳娜解释说:“一个人听一个东西你懂不懂,最重要的是你感觉到什么。如果你的心理有反应了,你就是懂了,因为你进入它了”。
《忐忑》的由来
2005年,龚琳娜随丈夫老锣旅居德国,展开艰难的中国新艺术声乐之旅。从被排斥到被真心喜欢,从台下只有9个听众到有上千人聆听,这个唱歌的过程或许就像《忐忑》这个歌名一样。《忐忑》最开始创作的时候,老锣把曲子写完了,还没有名字,然后是龚琳娜在唱这个歌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心一会儿在上面,一会儿在下面,特别不安定,因而把这首歌取了名叫《忐忑》。这首歌的歌词很像戏曲锣鼓经,其中融合了戏曲中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的急速变换。这首作品唱了几年,2009年还荣获了欧洲举办的“聆听世界音乐作家作品演唱大奖”。去年9月,龚琳娜从一位朋友口中才得知,这首歌已被冠名为“网络神曲”,正疯狂走红。
龚琳娜第一次看自己唱《忐忑》的视频时甚至吓了一跳,她说“我自己也吓晕了,我觉得太夸张了”,原以为唱《忐忑》时的夸张样子是龚琳娜要的效果,可她却说:“我在唱歌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漂亮,或者我要什么,我就是一唱自己就会跟着那个情绪走了。”
此外,此曲还被不少明星大腕关注并翻唱,其中杜汶泽的翻唱版本被太太录下放上网,成为最经典的一个“斗鸡眼”版本;梁静茹录制新年贺词时声情并茂学唱《忐忑》,成为最斯文的一个“忐忑贺岁”版本;而电影《最强喜事》则顺利拿到版权,在片中使用了这首“神曲”。
缘何走红
“《忐忑》走红是有原因的。”有网友分析总结,《忐忑》之所以能走红,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歌词神秘,3分45秒的歌没一句完整歌词,所以网友只能根据唱腔发音推测出不同版本。其次是表情太投入,如果说歌词究竟是“斗”还是“呆”令人纠结,那么演唱者表演时的表情也让网友难以忘怀。还有网友仔细听了两遍,他认为“若非要听出点意思,我觉得像个火急火燎的妇女在叙事”。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忐忑》爆红应从美学价值上认识“怪文化”。他认为,这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社会允许有标新立异的东西出来。现在不仅允许特立独行,而且还希望能够出创意,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二是经过这么多年美学创意的开放,公众已经开始习惯甚至追求某种怪诞风格。因为公众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于是接受不一样的文化也成为个人特质的体现。三是在今天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络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吸引眼球的重要性。所以,“怪文化”的流行是“内外夹攻”的产物,使得每个人都锐意求新、求怪。
想象空间
龚琳娜本人说:“没想到我的演唱给大家带来那么多想象的空间。”而面对天后王菲对《忐忑》的“从一开始唠唠叨叨、疑神疑鬼,到后来疯疯癫癫,直至最后仰天长叹”的分析,龚琳娜表示这些后来的推测揣摩都是很主观的。这首歌在创作之初,纯粹就是为了想挑战一下声音技巧的极限,由自己的作曲家老公写下旋律,也没有任何的文字歌词,全是用拼音写的“啊咦”等衬词,而自己在演唱时完全没有任何的层次和设计,只是随着音乐走,诠释出曲调中那些上窜下跳的“忐忑”感。
专家褒贬不一
著名音乐人、流行音乐协会主席陈小奇对《忐忑》一曲也有关注。他认为,《忐忑》的走红就是因为创新的表现手法让观众觉得新鲜,虽然有猎奇的成分在内,但龚琳娜的做法本身已为传统音乐赋予了新时代的时尚元素,而任何形式的创新都是值得鼓励的。 “我们不能固守传统,一成不变,有创新才会有进步。 ”
广州作曲家邓伟标近年与本地四位民乐演奏家一起成立了一个 “五行元素乐团”。谈起《忐忑》,他却不以为然:“我承认龚琳娜的表演有杀伤力,但这首《忐忑》走红,说白了就是"命",并无创新。三百年前中国已有无词歌,网民喜欢这首作品也是因为她夸大了一些戏曲演唱技巧,让人产生了足够的好奇。但从技术上说,它不值得去挖掘探讨,也不具备延续性。”而他本人更欣赏龚琳娜所在的五行乐队原来的那种“轻摇滚”表演形式,“那起码是健康的,不是靠猎奇取胜”。
能让年轻人重新关注民乐是《忐忑》存在的价值
“我从未想过会有如此多的朋友喜欢《忐忑》,我觉得太好玩了,也很开心。唱歌本来就不用那么严肃,我觉得,唱歌能唱得人身心愉悦,筋脉疏通,还能有锻炼身体的作用。 ”
龚琳娜近来每天最少要接受十个不同媒体的采访,她觉得是好事,“能让年轻人重新开始关注民乐,这就是我所做的事存在的价值。 ”不过,龚琳娜现在最遗憾的是大众还只是关注一首 《忐忑》,“我更希望大家能关注我更多的作品,毕竟《忐忑》只表现了阳刚、活力的一面,我还想展示柔情和韵味。”最近,龚琳娜的旧作《孔雀飞来》、《相思染》开始被人关注并传播,这让她略感安慰。她建议大家:“听我的歌不能光听旋律,要听整体。我的音色变化很多,老锣的作曲也是在传统音乐的根基上发展创新的。 ”
音乐不是飞升的途径
无论《忐忑》怎样被恶搞,龚琳娜都不会介意。她不认为网上那么多翻唱版是恶搞,“大家的耳朵和感觉都被激活了,这才是民歌应有的存在状态。我觉得中国民乐要发展就必须放开去做,不能局限于一种模式,只要你在台上能站得住脚就行”。这首歌给她带来了回国的机会,经过考察,她发现全国都有辉煌华丽的音乐厅,缺少的只是适当的节目。 《忐忑》是一块敲门砖,先是为她敲开了武汉琴台音乐厅的大门,然后是天津音乐厅的“世外桃源”独唱音乐会,紧接着是北京的新春音乐会。龚琳娜利用博客组织了30位从各地赶来的音乐爱好者,其中也包括专业音乐老师,到长城去喊山歌,她把其称为 “声音行动”,就像和100人合唱《忐忑》一样,把音乐当成理想,而不是飞升的途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