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泡沫后的彩虹:中艺博博览会前卫艺术(组图) |
www.sinoca.com 2010-05-03 李厚霖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一年一度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如期和大家见面,虽然大家的心依然沉浸在玉树孩子悲伤的眼睛中,但艺术的魅力依然让大家迈入展厅。
艺术可能是造物者赐予人类仅次于经济创造之外的第二大能力了。在这个世界里,艺术家们会更客观又更感性的看待这个世界,然后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中,有描述,有赞美,有讽刺,有时冰冷至极,有时又看到希望,甚至直指我们的未来。
我喜欢站在它们前面。
它会让我用一种解开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让我们看到城市消费生活的另一面,体验生活并不光鲜却很深刻的一面。面对日益复杂和榨干式的生活,要想让自己抽离出来,艺术有时是一剂良药。 总体看来,今年的CIGE总体感觉比去年更丰富,除了常见的几位艺术家作品,似乎又多出了很多新面孔,作品的丰富程度也较以往更盛。 这幅作品很幽默,也给了人很多猜想的空间,肯定不仅是为了恶搞一下外国政要,但这种预示,是指美国政客很善变吗?象孙大圣?相信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这是两个艺术家的现场装置艺术,(上、左下)是位78年的年轻女艺术家黎薇的《陷阱》,(右下)是旅法多媒体艺术家杜震君的作品《人鲨》。
黎薇的作品很有意思,她的工作方法是先做雕塑,然后像一幅油画似的给它上色。作品的尺度很大,但画出来的细节事无巨细、非常震撼,很有冲击力。从她刻画的任何人或动物的眼神里甚至能看到它们的过去和忧伤,反映出艺术家的高度认真和用心态度。
这个作品《陷阱》很有意思,现场营造得象一个狗的“自由”市场,预示人们自以为给了动物“家”和保护,但以这种姿态看来,无疑是一种更深度的伤害。
艺术家王庆松的作品《安全奶》(局部) 这位艺术家经常用摄影的形式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比如中国近30年借鉴了很多国外的经验,这些东西加速了中国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文化的负面残余。这幅作品《安全奶》,用了10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模特,长桌上洒落着牛奶,作者的用意显然不是意指那些不达标牛奶那么简单,也可能是指不同的文化哺乳带来的中国发展早熟这一寓意吧。 日用品在艺术上的再创作,已经不新鲜,似乎大家一直都在通过它们重新表明态度,如同贴满美元的马桶,画满美女与豹子的浴缸,是在说物质黑洞对人的欺诈和吸收,还是在抨击我们每天在“挣”的东西,不得而知。
当代艺术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大集合,在这里,你看到什么都是正常的。象上面三幅,无论是仿佛“超市”一角,还是这位推着展品的“建筑工人”,包括(右下)这位头上戴着纸花的参观者,让人觉得一切都在参与,艺术就跟《超市》一样(上方装置艺术名,作者奚建军),早就被各种形态“货品”布满,什么波普、装置、行为、多媒体、反绘画……,贩卖的是概念,购买的是过程。 展览中有几幅作品非常具有童心,或者说能看到作者象孩子沉浸在非凡的想象当中。
年轻艺术家孙轶的作品(右上、左上)中充满着可爱的想象,茫然而认真的大眼睛、假想的机械、凭空而飞的各种物件,和下面两幅作品一样,让大家看到了年轻艺术家们心里未泯的童真。 这两幅作品未记下名字,却印象很深,“禅”其实是一种从“实”抽离的状态,是现在很多活得很“实”的人都向往的境界,但几乎每个人都抽离不出来,但艺术可以,如在梦中飞起(右),如看八大山人朱耷的鱼(左) 艺术家的作品其实充满细节。右边是韩国艺术家李东孝的作品(局部),他用常见的螺丝钉钉在原木上,然后有弯曲,再统一打磨得异常光滑细致。形成的图案有聚散、有韵律,节奏感非常强,抛开作品内富寓意不说,光是这些形式上的美感都足以让人品上十分钟。
而且从近两届CIGE中发现一个特点,来参展的日、韩艺术品都倾向于装饰化和实用性,他们的作品做工都非常精致,除却在美术展里看到之外,真想带回家做装饰。它们同这几年中国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强烈的意识形态不一样,也不知道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还是中国的艺术井喷之势太强所致。
艺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每次走出展厅都如同洗脑一般,但外面的世界仍在转动,人生要想如同艺术般千变万化太难了,大多数人还是按照既定或习惯的模式生活着,但我们可以选择有一双观察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去发现我们每个人、每一天当中的彩虹。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