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剧里的潘长江和郭达(左)
赵本山(中)将其小品风格延续到《关东大先生》之中,是否成功则见仁见智 近日,中央一套和中央八套的晚间“黄金档”均被带有浓厚东北味的电视剧“占领”,它们分别是赵本山自导自演的《关东大先生》以及潘长江自导自演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这两部剧播出后,观众反应出现两极分化———北方观众被东北式幽默逗得前俯后仰,而许多南方观众却对赵、潘二人抖出的“包袱”一脸茫然。
记者昨天(5日)从央视影视部主任汪国辉处了解到,剧集的收视率虽然尚未统计出来,但从网友的反应来看,的确是南北存在差异。记者又从广东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林建平处得知两剧在广东地区收视极低,《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为0.9,《关东大先生》仅为 0.15。林建平分析,这两部剧带有强烈的“乡土文化”特点,但并不一定能被南方观众接受。
◎俚语对白听不明
《关》、《清》二剧在北方的口碑很不错,尤其是地道的俚语式对白受到称赞。有网友发帖说:“‘大先生’和‘清水蓝天’里东北俚语的那股子煽动劲儿和热辣辣的热乎劲儿,让人听得贼爽!”
不少南方观众却并不这么看。有网友表示,虽然有字幕,但观看过程中常常还是听得一愣一愣的。比如剧中时不时出现一些东北口语如“你噶哈去了?”(你干嘛去了)、“长得这坷碜”(长得不好看)、“别得瑟了”(少臭美)、“真招人稀罕”(真讨人喜欢)、“当心我削你”(小心我打你)等,都是属于“看(听)不懂”一类。有南方网友索性模仿东北腔发帖问:“我说你们到底说啥捏?”
而在广东,这种情况更是明显。林建平指广东的观众倾向于粤语配音的电视剧,这也是为什么广东诸台热衷于将引进剧都改配成粤语的原因。
◎“包袱”笑料不理解
林建平认为,东北剧在南方“惨败”的根源还是在于南北生活环境不同,观众的心境也不一样:“什么样的语境看什么样的剧,南方人没经历过‘包饺子’、‘暖炕头’的生活,自然融不进东北人喜欢‘唠嗑’的乐趣中。”像《关东大先生》中“韩特使”说:“说话咋这有劲呢? 跟上了粪似的。”北方观众大多会心一笑,但不少南方观众就会心里嘀咕:“这是在骂人吗?”
还有“你咋老皱着个眉头跟草花钩似的”、“梳中分的头型,睡觉都分瓣”等对白,比喻全源自花花草草,类似的“包袱”有许多都不能被南方观众所理解。林建平说:“南方属于市井文化,像《外来媳妇本地郎》讲的就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乐趣;而东北多是乡土文化,央视这两部剧体现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式的幽默,但南方观众并不一定能接受和体会。”
◎讲究“底蕴”不习惯
让南方观众感到不习惯的还有剧中人物动辄就引经据典,对白也是“说得比唱的好听”,文化味太浓。比如《关东大先生》中人物聊天,随随便便都会冒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都是宫里的人儿,相煎何太急”的感叹,而当巡警的说起话来像说相声:“霹雷一声震天响,我这眼神当巡长。明天传遍北市场,兄弟们为我鼓鼓掌。”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说话方式听起来很不习惯。”
潘长江之前还宣称《清》剧要“体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厚重感”、要做一部“‘幽默有力量’的中国喜剧”,其言论也遭到不少南方观众调侃:“觉悟太高,我们思想跟不上”。林建平认为:“南方讲究的是节奏感,对于北方过于浓厚的文化教化,很多南方人接受不了也不想接受,之前的《走西口》、《闯关东》都太厚重,宏大的叙事、深远的历史,都是重娱乐的南方人所不喜欢的。”
◎风格夸张受不了
有南方观众表示,《关》、《清》二剧分别是赵本山和潘长江小品剧的延续,生活化的电视剧也因此被演绎成了风格夸张的舞台剧。还有网友指出,赵本山的“斗鸡眼”、范伟的“大舌头”、小沈阳的“娘娘腔”,都让人明显感觉到“在演戏”,这样的表演风格并不被崇尚真实感的南方观众所喜欢。
另外,剧中的情节设置也饱受诟病,比如《关》剧中叶丽莎的钻石项链被盗,赵春安两句话就把她的疑心消解了;《清》剧中钱多多和同寝女生的矛盾,每次都三两下被解决掉———人物个性之戆直,矛盾解决过程之快,在不少南方观众看来都显得不真实。
实习编辑:小卉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