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情感成为《走西口》最大看点。 《闯关东》中,李幼斌饰演的朱开山则很邋遢。《走西口》中,杜淳、苗圃饰演的角色刚出门时都衣着整洁。 一月份最受关注的戏无疑是在轰轰烈烈的央视开年大戏较量中胜出的《走西口》。这部戏因为跟去年的开年大戏《闯关东》题材相近而赢得了不少关注度。《闯关东》以传奇色彩浓重,故事厚重和李幼斌等人的出色表演赢得了收视与口碑双丰收。而《走西口》则是年轻演员杜淳和苗圃挑大梁。这部被央视千挑万选出来的开年大戏到底能不能超越《闯关东》?年轻演员能否长江后浪推前浪,山西风味比不比得过山东腔?据说,目前按播出进度比较,《走西口》收视率已经超越了当时的《闯关东》,不过从口碑上来看,《走西口》仍然在接受群众的检验,叫好的挑刺的都有。本报日前专访《走西口》两大主演杜淳和苗圃,让他们指引我们去深入这个剧,并直面回应观众质疑。
人物:朱开山vs田青
田青更儒雅
年轻的杜淳总被拿来和《闯关东》中李幼斌扮演的朱开山进行对比。杜淳自信地表示:“我觉得这个角色更趋于文书气和儒雅气,因为毕竟他是一个大的家族之后,他的血液里还是流淌着贵族气质的。其实,并不是所有走西口的都是那种乡土气很重、很野性的山西汉子,而是各色人等都有,像我这种从外形也好、气质上也好是略要带一些儒雅气的山西人也很多。”
感情:亲情vs爱情
爱情是《走西口》杀手锏
《闯关东》更多着墨于“闯”的传奇与不容易,一个半老头子朱开山的命运最牵动人心,对亲情有着重描述。而《走西口》更多是讲述走出来之后的创业经商生活,爱情成为其杀手锏。杜淳表示:“这种感情是人们比较向往的感情,纯真、纯洁、纯粹,这在现实社会里可能是比较困难的。”苗圃也深深被这段感情所感动:“我特别喜欢他们的感情,包括我看到豆花殉情啊,她就真的铁了心地就要在另外一个世界跟他在一起,挺让我佩服的。”
气质:豪迈vs内秀
一个是“闯”一个是“走”
《闯关东》和《走西口》虽然题材相似,从而勾起人们比较的欲望,然而它们的气质其实相差很多,难以比较。苗圃最有感触:“因为你想它一个‘闯’一个‘走’,从这个定义上就有一个很大的质的区别。它本身跟地域也有关系,北方人可能就更多地会比较内敛、比较羞涩、比较内秀这样的多一些,性格也不是那么地豪迈,可能会很硬、很有劲,骨子里面有劲但不是那么豪。东北那边闯就会更豪迈一点,更过瘾一些,也更有新鲜感,会有那种冲动。”杜淳也提醒观众要比较细腻地去体味这部戏:“不能是光去看,你要慢慢地去体会,从中体会它表现出来的东西。这部戏要想能够坚持下去,能够去感受它戏里带来的这种东西的话,真的是需要慢慢去体会、慢慢去挖掘这部戏的立意跟特点。并不是说给人这种特别精彩的矛盾、特别精彩的故事,它不是这种风格的。”
回应质疑
1.穿得太好了
拍砖:因生活困难而走西口,主人公却穿得干净整齐,网友质疑这个反映中国移民大潮的厚重历史剧被演绎得过于偶像化。
回应:田青家生活还是不错的
杜淳认为,不一定所有闯关东走西口的人都是乞丐才去走的。田青家里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一直都在私塾里上学,能在私塾里上学就说明生存、生活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并没有达到了乞丐的那一种程度。《闯关东》那边是淘金,在山里淘金。我们这边走西口是去做生意。我觉得是立意相同,但其实是完全两段不一样的东西。苗圃也认为,豆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条件也比较好。
2.口音太怪了
拍砖:台词里面“我”都说成“额”,让很多观众觉得听了“噎得慌”,而其他台词却又都是普通话,没有反映出山西话的特色。
回应:看一段就会适应
苗圃也觉得配音的时候很难受,“我是特别别扭的。可能主创觉得应该带一点地域的特质、特点在里面。全部都说山西话怕观众不能接受嘛,怕听不懂。要有一点地域特色但又不能太多。”杜淳则认为一开始会别扭,后来慢慢地适应之后就变成自然了:“你要连着看十集之后你就非常习惯了,猛地一看可能会觉得很别扭。”
3.节奏太慢了
拍砖:观众反映故事进入比较慢,没有想象中精彩
回应:这部戏慢热
杜淳表示,这部戏比较慢热,到后面才渐入佳境。其实前面也还可以,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什么影响吧,因为它前期、前八集的收视率也很高,还是能够有耐心慢慢去看下来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