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高校管理开放色狼有可乘之机
在北京市青少年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看来,校园性骚扰事件的频发,有其主观性和客观性。
从主观来说,高校年轻女性密集,女大学生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对于性的理解也相对单纯,因此容易成为“色狼”下手的目标。而从客观性上来说,不少高校系开放式校园,管理相对宽松,也给了一些“色狼”以可乘之机。
新京报记者发现,从法律意义上说,“性骚扰”的定义并不明晰。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时,“性骚扰”一词才首次出现在中国的法律条文中。在佟丽华看来,要发现并解决高校频发的性骚扰问题,除了校园安保上建立起防范机制外,还应该加强立法,明确定义性骚扰及与之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佟丽华看来,康宸玮的报告,尽管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依然存在样本量少,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但这不能掩盖其价值。“最大的价值在于,从学生的角度,去探讨校园性骚扰的成因和对策,这是常规研究的一种有益参考。”佟丽华表示,由于制作周期长,经济回报低等原因,这一课题堪称冷门,而康宸玮发挥了在校学生的优势,完成这样一篇报告,值得肯定。
对话
“根除校园性骚扰几乎不可能”
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却热衷于采访、调查。昨天下午,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康宸玮表示,如果有机会,自己倒是愿意客串一次记者。
新京报:当初为什么会做这个调查?
康宸玮:对于社会而言,校园性骚扰可以算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过去的公开报道也好,调查报告也好,很少关注到具体的人。实施者的心理和社会动机是什么?对受害者的影响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在北师大等高校越来越频发?作为大学校方和普通学生该如何预防?安保是在哪一块出了问题?这些都是我关心的。
新京报:前后花了多长时间?
康宸玮:关注这个选题,是今年的4月份,最终报告成型是8月29号,前后四个多月。
我把自己的想法发到了网上,一方面是征集线索,另一方面也是招募助手。最后参与的,有六七个人吧,基本都是中文系的同学,主要做一些资料收集和当事人采访工作,最后由我来整合并成稿。
新京报:有没有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支持?
康宸玮:学校一些法律专业的老师,帮助我进行了一些法理上的梳理。另外,从学校保卫人员那里,也获得了一些第一手的材料。
新京报:报告中所使用的案例,如何保证真实性?
康宸玮:案例都是来自微博、朋友圈,另外也通过学校的论坛找了一些。基本都是对公开材料的梳理和重新解构。
对于所取得的案例材料,我会进行预判和后期筛选。筛选的路径包括对部分当事人的采访,以及通过保卫处这类部门进行求证。报告中所引用的60个案例,是可以保证真实有效的。
新京报:你认为这样的调查报告意义何在?
康宸玮:就校园性骚扰这件事来说,想根除几乎没有可能。但是通过这样的一份报告,能够给包括北师大在内的高校安保工作提供参考,帮助提升统筹意识,建立群防体系,我相信这是一种社会意义。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